丙肝的复发应该指的是丙肝患者经过正规的抗病毒治疗之后,丙肝的病毒定量检测不到,在疗程结束之后一段时间检测HCV RNA,病毒量再次增高。 慢性丙型肝炎目前的治疗方案有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治愈慢丙肝的有效较高,但是治愈后仍有较低的复发的风险。近两年来还可以选用DAA直接抗病毒治疗方案,治愈率更高,但是是否存在远期的复发风险,目前未能观测到。 所以,建议丙肝治疗疗程结束后,可以每隔半年或者一年检测丙肝的病毒定量,特别是已经合并有肝硬化的患者。
乙肝是由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关于乙型肝炎产生的原因其实是关于乙型肝炎感染的途径,乙型肝炎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分娩后传播。 在我国40%至50%乙肝病毒感染者是由母婴传播积累而成的,微量的污染血进入人体即可造成感染,例如输血以及血制品、注射、手术、针刺、共用剃刀和牙刷、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都可以传播乙型肝炎病毒。 其他途径,包括密切的生活接触、性接触,也是获得乙肝病毒感染的途径。
乙肝DNA5次方提示乙肝病毒载量复制活跃,有传染性,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其病情是否严重,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需要结合患者既往是否有乙肝病史,家族中是否有肝癌患者,近期是否有消化道不适症状,例如乏力、纳差、恶心、厌食、腹胀等不适症状。 同时需要了解患者的肝功能转氨酶,尤其是谷丙转氨酶是否存在异常。还要了解患者上腹部B超或者是肝脏的CT。了解是否存在肝硬化或者是慢性肝病的改变。综合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才能了解患者肝病的病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在达到抗病毒治疗指针时,建议及时抗病毒治疗。
五味子有保肝以及再生肝脏组织的功效,能够促进肝脏的解毒过程,保护肝脏免受毒害,同时还有保护和增强心肌机能等多种功效。五味子作为一味中药,具有降低转氨酶的作用,对转氨酶高的肝病患者可以起到的辅助调理作用。 但是乙肝的治疗不能单纯使用五味子,应结合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上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酌情予以抗病毒治疗,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必要时可以予以五味子辅助调理,使用时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关于丙肝2A的问题,丙肝2A属于丙肝RNA的基因分型。在我国较为常见的基因型是1B型和2A型。2A型相对于1B型来说,其治疗效果更好,治疗反应更为灵敏。 丙肝基因分型在流行病学和抗病毒治疗方面有一定意义。目前,丙肝抗病毒药物主要是DAA直接抗病毒药物,大部分DAA药物对所有的基因型均有良好抗病毒效果。
关于乙肝抗原的问题,在乙肝两对半检查项目当中,有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一般是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e抗原一般提示被检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除了乙肝两对半检查,我们还需要了解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DNA ,上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同时还要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乙肝病史,近期是否有消化道不适等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乏力,厌油,腹胀等不适症状。综合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以及体格检查才能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
谷丙转氨酶在肝细胞损伤时释放入血,是临床上反应肝细胞功能最常用,最灵敏的指标,同时谷丙转氨酶也是抗病毒治疗的检测指征之一。 根据2019年最新版的慢乙肝治疗的适应症,建议对所有乙肝病毒DNA阳性,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患者,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转氨酶升高,即可建议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期间,ALT也是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如果抗病毒治疗以后,仍持续出现ALT的异常,需警惕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
目前临床关于百合用于乙肝的研究较少,并未发现有清除乙肝病毒的作用。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包括抗病毒治疗、改善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延缓肝硬化、肝衰竭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饮食上以清淡的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可有利于肝脏的修复,但同时要防止发生脂肪肝,避免饮酒。 平时应避免食用可能会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及成分不明的保健品等。 乙肝人群最重要的是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定量等,防治乙肝病毒活动和肝炎的相关并发症。
丙肝患者或者是丙肝病毒的感染者生育的问题,其实是指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问题。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类似于乙型肝炎,但是由于体液中丙肝病毒含量较少,而且为R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低,其传播能力较乙型肝炎局限,主要是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包括输血及其制品,注射,针刺,器官移植,血透析,生活密切接触,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但是丙肝RNA阳性母亲传染给新生儿的几率约4%至7%。在女性妊娠前如果发现有丙肝抗体阳性,丙肝RNA阳性,达到抗病毒治疗指征时及时抗病毒治疗。目前临床上丙肝治疗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在丙肝抗体或者病毒治疗疗程结束后再考虑生育或者妊娠。
根据乙肝大三阳母亲乙肝病毒载量的情况有所不一样,如果乙肝大三阳的母亲已经服用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或者在妊娠期间行母婴阻断,乙肝病毒载量降低,是可以行母乳喂养的。但喂养期间,如果发生乳头皲裂,或者是宝宝发生口腔溃疡,应停止母乳喂养,减少乙肝病毒进入婴儿血液的机会。 如果乙肝大三阳的母亲未经过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或者母婴阻断,HBV DNA载量较高,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一般不建议进行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