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孩发烧细菌感染的问题。儿童发热的原因根据年龄不同,常见的细菌感染原因也有所不同。常由受凉或者天气变化等诱发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或者是肺炎。如果有饮食卫生不注意也会引起肠道的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腹泻高烧等情况出现。 要了解除了发热是否有伴有咳嗽咳痰,鼻塞流涕,是否伴有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除了常见的呼吸道、肠道细菌感染,例如猩红热,败血症等都可以引起发热。 如果出现高热不退,需及时就诊,完善血常规,CRP、PCT,必要时进行血培养,胸片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患儿抗感染等支持对症治疗。
布什杆菌是一组球杆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阴性杆菌可以引起动物原性的传染病,在人类感染以后可以出现长期的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以及淋巴结肿大。 治疗的药物根据及慢性病不同药物治疗方案有所差异,急性和亚急性的感染要求休息,病原治疗是应该选择能够进入细胞内的抗菌药物。 鲁丽抚平多西环素作为首选方案,也可以选用四环素联合利福平治疗,但有神经系统受累者可以选择四环素联合链霉素方案。
关于牛痘预防天花的问题,牛痘也是一种痘病毒,人类感染流牛痘病毒以后只会引起轻微的红疹不适,而不会有致命性的危险。而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抗原有相同的抗原结构,人类感染牛痘病毒以后产生的抗体,可以防止再次感染牛痘,同时也可以抵抗天花病毒。 所以感染过牛痘的患者都不会再感染天花病毒,这就是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病毒的原理。 因为接种牛痘疫苗,天花是第一个被人类在自然界中消灭的传染病。在1980年,人类就消灭了天花,同时停止了天花疫苗的接种。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可以表现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关节痛,极度的疲乏,可以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白细胞减少。 登革热的潜伏期是指被伊蚊叮咬以后感染登革热病毒,但是临床上尚未出现任何症状之前。登革热的患者,在潜伏期末即已经有传染性,它的潜伏期一般是3到15天,通常是5到8天,潜伏期的长短,根据感染登革热病毒的数量以及机体免疫力情况而长短不一。
关于接种黄热病疫苗的问题,黄热病疫苗,是用来预防黄热病的一种疫苗。黄热病是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发热,黄染以及出血。临床上大部表现为普通型,但是其中有15%的患者可以出现重症的黄热病感染,可以导致患者死亡。所以一般在前往疫区的国家是需要接种黄热病疫苗。 我国并不是黄热病的流行国家,目前暂未有黄热病流行,或者是确诊病例的报道。一般黄热病流行于南美洲,中美洲,非洲等热带地区,亚洲的热带国家也有分布。一般建议前往非洲,例如安哥拉,肯尼亚,尼日利亚,苏干达,卢万达等非洲国家,或者南美洲国家时,需要接种黄热病疫苗。
六岁以下的幼儿在感染乙肝病毒以后,多呈隐性感染或者轻症感染,体内可以出现EB病毒抗体,但是无嗜异性抗体。15岁以上的青年中可以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的典型发病,EB病毒抗体和嗜异性抗体均呈阳性。35岁以上的患者比较少见,一般发病以后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患者感染EB病毒以后,可以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典型的发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可以表现为发热,咽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显著增多,血清中可以测得EB病毒的抗体。
如果患者出现咳嗽黄痰的症状一般是提示存在上呼吸道的细菌感染,但是除了常规细菌感染以外,还需要排查结核菌的感染。 感染部位可以是支气管、肺部,也可以是鼻咽部或者是鼻窦腔,需要进一步完善血常规、炎症指标、胸部CT等相关检查。 还需要行痰找优势菌、痰培养、痰找抗酸杆菌等,必要时需要行鼻窦部CT检查排除鼻窦炎,在明确感染的部位以及感染细菌以后积极予以抗感染治疗。 如果是结核感染还需要看结核治疗。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人接触病畜及其产品,以后可以被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炭疽,表现为局部的皮肤坏死以及特征性的黑痂,其次,还可以表现为肺炭疽和肠炭疽。 其主要的传染源为患病的食草动物,如牛,羊,马,骆驼等,其次是猪和狗,它们的皮毛、肉、骨均可以携带细菌。 人因为间接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以及染菌的动物皮毛,肉,骨粉均可以引起皮肤炭疽;吸入带芽孢的尘埃可以引起肺炭疽。人群普遍易感,但是病后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50%以上的儿童感染EB病毒后可以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伴有皮疹、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可以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血清嗜异性凝集抗体阳性,并且血清中可以查到EB病毒的相关抗体,检测EBV DNA为阳性。 儿童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症多数预后良好,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早期可以使用阿昔洛韦、干扰素等抗病毒治疗。 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还包括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和EB病毒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这两种疾病预后较差。
婴儿可以通过宫内途径感染巨细胞病毒,可以通过母亲的产道感染病毒,还可以通过母乳喂养而感染巨细胞病毒。另外,包括接受输血或者血制品、器官移植、直接接触有传染性的分泌物,包括唾液和尿液都可以感染巨细胞病毒。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点,可以表现为婴儿肝炎综合症,其特点是婴儿期起病、黄疸、肝大和肝功能异常四大特征。其中48%至78%的婴儿肝炎综合症,主要的感染源是由于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导致。 巨细胞病毒除了可以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方面的常见症状以外,还可以引起血液系统疾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紫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