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唾液是否会传染性疾病的问题。目前临床上证实乙肝病毒感染者唾液中含有乙肝病毒颗粒,密切的生活接触也可能是导致乙肝病毒感染的途径之一。但是乙肝病毒患者,乙肝患者唾液中携带的病毒接触到正常人完整的皮肤粘膜时,一般是不会感染的;如果口腔有破损或者是溃疡的话,则有传播的风险。 另外,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包括唾液,血液,乳汁中也是可以检测到病毒的,如果同艾滋病患者接触时,另外一方口腔内有破损的情况,接触到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唾液也有被感染的可能,虽然这种可能性较小。
安全套并不能预防所有的性传播疾病,安全套主要是用来避孕,但同时能降低一些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例如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疾病的相互传染。 但安全套的有效率有90%左右,部分安全套可能因为质量问题导致破损。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性病主要是通过性传播的途径传染,但是除了性行为以外,包括密切接触,肢体接触,皮肤粘膜接触都有可能会导致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风险。所以安全套性行为并不能避免感染所有的性传播疾病,仍然有可能会感染一些性病的。
最常见的: 第一个是呼吸道传播,如麻疹,白喉结核病,禽流感等,通过病原体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或者气溶胶中易感者吸入时可以获得感染。 第二个是消化道传播,病原体污染食物、水源,易感者进食时获得感染,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第三个是接触感染,接触传播,例如钩体病,血吸虫病。 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也有可能获得感染,例如,麻疹,流行性感冒。不洁性接触也可以传播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虫媒传播,可以导致疟疾,斑疹伤寒。血液体液可以导致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的传播。
关于游泳是否会传染性疾病的问题。如果在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目前认为不会传染性传播疾病。如果在非正规的场所游泳,有可能会感染其他的疾病。例如,如果是在血吸虫疫区游泳,有可能会导致血吸虫的感染。 如果是在不正规经营的游泳馆游泳,游泳池内的水未定期正规的消毒,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腺病毒,支原体感染等传染的可能。所以建议一定要在正规的,有经营执照的场所游泳。
关于在传染性肝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急剧升高的酶,一般指的是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在肝细胞损伤时释放入血,是临床上反应肝细胞功能最常用,最灵敏的指标。 在急性肝炎时,可以出现明显的增高,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也会出现增高。除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特异性较高,并且谷草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线粒体损伤,通常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无论何种肝炎,首先会表现为肝功能血清酶的异常,除了要检测肝功能,血清酶指标以外,需要完善病毒性肝炎,凝血象,上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关于传染性肝炎患者饮食中是否应少吃脂肪的问题。 在肝炎活动期的患者,常常有恶心,厌油,腹胀,食欲下降等消化道不适症状,在病情活动期,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饮食中应减少脂肪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患者的胃肠道负担。而在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消化道症状逐渐改善以后,患者的饮食中可以逐渐增加脂肪类食物的比例。而在患者病情完全恢复后,其饮食可以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在肝炎的病情活动期,患者常会有恶心,厌油,腹胀,纳差等消化道的不适症状,饮食上一般易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使用一些高油脂,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肝炎的患者应避免饮酒,避免食用一些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伤的药物,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 如果慢性肝炎进展至肝硬化晚期并发肝性脑病时,饮食上需要注意低蛋白饮食;如果有并发消化道出血,病情好转以后需要避免食用一些粗纤维的食物,以防诱发消化道出血。
根据肝肝炎的患者目前是否处于病情活动期,其饮食要求有所不同。如果目前正处于肝炎活动,病情比较明显时,患者常有消化道不适症状,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使用油脂的食物,以免加重患者的胃肠道症状。 待患者肝功能症状,肝功能好转,病情稳定以后,患者可以逐渐增加饮食中脂肪类的食物。但是在平素的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分强调高营养,以防发生脂肪肝,同时需要避免饮酒。
传染性肝炎较为常见的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传染性肝炎在肝炎活动期,病情活动的时候,患者常常有腹胀,恶心,厌油,纳差,呕吐等消化道不适症状,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进食含有脂肪类食物有可能是会加重患者的胃肠道症状。 所以在病情不稳定,在治疗期间,饮食上应尽量避免减少摄入脂肪。在病情稳定,患者食欲好转以后,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脂肪的摄入量。在急性肝炎和戊型急性肝炎完全恢复以后,可以恢复到正常饮食,避免饮酒即可。
是病毒性肝炎的饮食护理问题。在病情活动时,患者常有一些恶心,厌食,腹胀等消化道不适症状,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进食脂肪类食物,因为有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症状,避免饮酒。如果在肝炎病情治疗好转,患者食欲恢复以后,可以逐渐增加饮食中脂肪的含量,但是仍然建议避免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以患者进食后无不适症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