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T又叫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常常作为内源性凝血活性的综合性筛查指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部分凝血活酶、钙离子以及接触因子的激活剂,再观察血液凝固的时间所得出的时间就是APTT,APTT正常范围为30-45秒,超过正常对照的十秒以上有临床意义。 APTT延长常常见于先天性的凝血因子异常如血友病,也见于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的肝病、DⅠC以及维生素K缺乏等。在临床上使用肝素时可以使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测。APTT缩短主要见于DⅠC的高凝期以及一些血栓性的疾病。
罗布麻、银杏叶、荷叶属于中药,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罗布麻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同时有利尿的作用,并且还有安神的作用,对高血压、肾炎及神经衰弱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银杏叶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脑血管病等的辅助治疗。荷叶有促进肠蠕动、降血脂、抑制神经兴奋的作用,另外还有保护肝脏、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所以在平常可以用于通便排毒、减肥、降血脂等保健作用。
吸口气憋住心跳变慢,是因为这个动作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升高,从而导致心跳减慢,这也是我们临床上所做的一个动作,叫ⅤalsaⅠva动作。所以在临床上,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也可以通过做ⅤalsaⅠva动作,通过这个动作使迷走神经兴奋,从而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能够得到终止。 另外诱发恶心呕吐反射、压迫单侧颈动脉窦、压迫单侧眼球或者用冷水敷脸,都可以刺激迷走神经使之兴奋,从而都可以用来作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非药物终止方法。
器质性三尖瓣疾病引起的三尖瓣关闭不全而造成三尖瓣返流极为少见,在临床上引起三尖瓣反流最主要的原因是各种原因导致右心室扩大,从而引起相对性的三尖瓣关闭不全所造成的三尖瓣反流。 其中最常见的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从而引起右心室扩大而导致三尖瓣相对性的关闭不全。 这种三尖瓣关闭不全所引起的杂音、为柔和、吹风样的杂音、吸气时增强,在3/6级以下治疗上主要是要积极治疗原发的慢性肺部疾病,防止其反复发作。
左背白天出汗,不一定就是心衰的表现。左背白天出汗,可以是身体虚弱或者缺乏某些营养成分有关系,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另外如果对于存在一些导致体质虚弱的慢性疾病,要针对原发的慢性疾病进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也会出现汗多的情况,也会引起左背白天出汗。 这是因为心力衰竭的患者,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动过速、心悸和汗液分泌增多所引起,对于这种情况,主要是要积极的治疗心衰,心衰如果得到有效的控制,出汗也会相应的减少。
心惊主要指的是心悸,心悸是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心悸的原因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心悸发作的时候,心跳可以加快,也可以变慢,心律可以规则,也可以不规则。 常见的引起心悸的原因,主要包括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增强,包括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另外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心肌肥厚也能引起心悸。 引起心悸的原因还包括心力衰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房早、房颤、房扑等都可以引起心悸。
保护心脏的药有很多种类型,从狭义来讲,包括抑制心肌重构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拮抗交感神经的药物如阝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保护心脏血管的药物如调脂药,特别是他汀类的调脂药物;预防心肌梗塞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等。从广义方面来说,降血压的药物、利尿的药物等通过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从而也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高血压的患者是不需要吃补药的,补药对高血压来说并没有什么的好处。相反有些补药可能还会引起血压的波动,对高血压造成不利的影响。 高血压的患者,最主要的是要采取综合的措施进行降压治疗。首先要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的调控,包括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多吃蔬菜。保持良好的心态,戒烟戒酒,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保证充分的睡眠。要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必要时联合使用,采用个体化治疗。在降压的同时,还要积极控制其他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糖、血脂、尿酸等。
一躺下就感觉到心脏跳动不适有很多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性的因素和病理性的因素,生理性的因素常常见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或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等情况下。 病理性的原因首先见于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如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厚造成心脏搏动增强以及一些心律失常,也可以见于其他系统的一些疾病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患者要到医院去就诊,明确心脏咚咚跳的原因,主要是要排除一些器质性的疾病有利于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替米沙坦是可以一起服用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替米沙坦是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这两种药物一起应用治疗高血压,具有协同的作用。高血压的治疗,首先要选择长效的降压药物,必要的时候要联合应用,这样可以增加治疗的效果,同时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替米沙坦一起合用治疗高血压,可以起到协同治疗的作用,同时能够减少副作用的产生,这是符合降压治疗的总体原则。降压治疗的总体原则就是把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同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减轻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防止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