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血压的正确方法如下: 1、在测量血压之前先休息5min左右。如果是刚刚参加完运动锻炼,应该休息半小时以上; 2、裸露上臂。最好把袖子脱下来,如果把袖子卷上去,有可能会造成肱动脉卡压,影响血压测量结果; 3、保持端坐位。将裸露的上臂放松并放在桌面上,掌心向上,将血压计的袖带缠绕在裸露的上臂上,并保证袖带水平跟心脏位置处于同一水平。在缠绕袖带的时候,松紧适度,以能塞进一个手指为宜,袖带的下沿距离肘窝横纹1~2cm; 4、打开电子血压计的开始按钮开始测量,在测量血压的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动,不能说话。

要快速降血压可选择口服降压药,比如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等,也可以选择静脉使用的降压药,比如硝普钠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 快速降血压只是在出现高血压危险、高血压急症的情况下,才选择使用的降压方法,而且在血压降低到一定程度,也要延缓降血压速度,以防止发生意外。 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不建议快速降血压,而应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逐渐将血压平稳控制下降。

要想有效的降低血压,就需要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 1、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限制每天食盐的摄入量,避免吃油腻食物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比如各种肥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子酱等等。还应该杜绝烟酒,适当运动锻炼,保持心态平衡,避免熬夜。 2、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理的长效降压药并按时规律服用。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措施,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对于人们常说的所谓的降血压的偏方、单验方,可以作为辅助降血压的措施,但绝不能依靠这些措施控制血压。

测心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数脉搏。数一下一分钟内脉搏搏动的次数,可以大致判断心率。这种测心率的方式容易受心律失常的影响而产生误差。 2、心脏听诊。可以通过心脏听诊的方式记录一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也可以判断出心率。 3、如果有家用的电子血压计,在测量血压的时候同时也可以显示出心率。 4、心电图检查。可以通过计算心电图中PP间期或RR间期计算心率,也可以数一分钟之内心电图QRS波的次数,以此计算心率。

绝大多数情况下,早上血压高于晚上血压。 这是由于在早上起床之后,原本处于抑制状态的交感神经突然被激活,释放的儿茶酚胺类物质会增多,所以会引起血压的升高。这种现象叫做血压的晨峰现象。 在高血压患者身上,这种高血压的晨峰现象更明显。在下午或者傍晚的时候,人体的血压会出现第2个高峰期,但是第2个高峰期的血压值仍然比早上血压的最高值偏低。也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晚上血压要比早上血压高。这种情况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这种情况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更高。

早晨血压高,应该调整服用降压药物的时间,在早晨起床以后第一时间要口服降压药。 大部分人早晨会存在一个血压高峰,在血压高峰之前应该提前服用降压药。可以使降压药的起效时间与早晨血压高峰时间重合,可以达到到良好的控制血压的目的。要保证晚间的睡眠时间与睡眠质量,避免长期的熬夜,因为睡眠不好也可以造成晨间血压增高。 如果在规范治疗的情况下早晨血压仍然较高,需要找专科医生重新调整所服用的降压药物。

孕妇血压高对于胎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孕妇血压高很容易造成胎儿窘迫、胎儿发育迟缓、胎儿死亡等。 孕妇高血压会造成胎盘的动脉发生硬化、痉挛等病理改变,会造成胎儿的缺血缺氧,所以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孕妇高血压一定要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好血压,一方面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比如限制每天的食盐摄入量,避免吃油腻食物,可以适当吃优质蛋白食物和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另一方面选择合理的降压药控制好血压。

孕妇窦性心律不齐并不一定都是病态。 窦性心律是正常心律,是指心脏正常搏动的节律由窦房结发放的电冲动引起,这是一种正常的心脏搏动节律。 窦性心律不齐是由多种因素导致,比如受呼吸的影响可以出现窦性心律不齐。怀孕后受体内某些激素水平的波动,随着胎儿的生长,心脏受压等等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出现窦性心律不齐。也有极少数的窦性心律不齐是由心脏方面的某些疾病引起,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来明确。

月经期一般血压不会升高。月经对于血压几乎没有直接影响,并不会引起血压的升高或者降低。 但在月经期间可能会有某些因素,比如焦虑、紧张等有可能会使血压升高。能升高血压的因素主要包括吃盐过重,经常吃油腻食物,比如各种肥肉、动物内脏等、不运动锻炼、体型肥胖、经常熬夜,或者在社会和家庭中有某些因素导致精神过度紧张等。 引起血压下降的原因有营养不良、患有某种恶性消耗性疾病以及心脏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低、贫血等也能导致血压下降。

月经期间血压不会高。 因为月经并不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月经是妇女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并不是病理疾病,也不是引起高血压或其他疾病的原因。在月经期间应该注意保暖,避免吃生冷的食物,生活作息要规律,以防止影响正常的月经周期。 如果有高血压,日常生活中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锻炼、杜绝烟酒等。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理的降压药,并按时规律长期服用,以便更好的平稳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