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心衰、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瓣膜病的诊治、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救治。尤其...
房颤的复发,是随着自然病程,房颤本身就有这个发作趋势。如果早期没有在危险因素,和它的一般状态得到很好的控制和管理的话,房颤随着年龄增加,发生的几率和概率会增加,而且房颤的持续时间会延长,而且会对病人造成更大的灾难。房颤的复发,一定要建立在跟医生的良好配合,还有长期正规的管理,包括各种因素和风险的控制和预防。
经常我在门诊看到病人拿着阿司匹林,拿着氯吡格雷、波立维、泰嘉,还拿着替格瑞洛,有一些拿着铝镁匹林这些药。刚才讲到CHA2DS2-VASc评分,如果评分男性大于一分,女性大于等于两分以上,我们要求进行正规的抗凝治疗。不管是阵发房颤还是持续房颤,不管发作的频度如何,我们都是建议正规抗凝治疗的。
这个问题非常好,中医的治疗包括非常多的方面,不光是中医中药的治疗,还包括中医的康复治疗,还包括中医的一些特种病的治疗。中医的特色疗法有很多,内治外治法,中医的调理对人整个的经脉,脉络、经络、还有气血、阴阳、脏腑、情志,各个方面的调理是综合作用的。
房颤可以喝茶。中国人习惯以茶会友、怡情养性,这是个很好的习惯,但过度喝浓茶,由于茶中的化学成分,比如茶碱,会导致心率增快、代谢量增加、心率过快、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和应激状态,咖啡因也有类似的问题,因此也不主张喝咖啡的。
考虑到房颤对心脏功能和身体健康状态的影响,在房颤病程不长的情况下,病人可以干活,但要控制和把握好劳动量、劳动强度。即使是运动员,过度的体力活动也会刺激心脏,给心脏造成不小负担,引起或加重房颤。对于房颤病人来说,运动量、工作量有U型曲线,过度或剧烈的运动会引发房颤;
房颤病因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肺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及围手术期应激状态都会引起房颤。处于疼痛、感染、发热、贫血或应激状态下,以及手术、围手术期、大量饮酒、剧烈或过度运动、睡眠呼吸暂停、打呼噜严重的情况下也会发生房颤。
老年人房颤反复取决于老年人的基础病因,房颤属于慢性损害,心房纤维化随着年龄增加、基础疾病病程,房颤的发生发展是渐进性的过程。除预防以外,不能完全避免房颤复发,早期发现阵发房颤时,建议病人积极做手术治疗。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必过分担心,因为每个人的个体的体质状态不一样,它合并的基础的状态不一样。年龄因素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需要从年轻的时候开始保养好自己的心脏,那么注意所有危险因素的控制,这样的话,即使发生了高血压,发生脑卒中,发生了房颤,做正规化的治疗和管理的话,如果对药物的依从性比较好,医患之间的沟通合作、信任关系建立得非常好,这样我觉得病人的预期寿命还是非常乐观的。
六类抗心律失常药里面,倍他乐克是其中的一类。倍他乐克是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血管很多疾病都有非常大的益处,比如降血压、减慢房颤过快的心室率、预防心肌缺血发作、减少心肌耗氧量、预防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拮抗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状态等,对心衰病人预后改善也有好处。
我们不主张房颤病人大量饮酒,偶然地少量饮酒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有房颤病史的病人,尤其是有过房颤手术和卒中病史的病人,不主张喝酒,哪怕是少量饮酒。饮酒后血压会增高,心率会变快,心脏的代谢状态会发生异常改变,房颤患者在这方面尤其要注意。
对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随着基础病因的复杂,还有进行性的加重,如果同时合并房颤,他的心脏功能会下降。由此会给病人造成心脏功能恶化,心功能不全,慢性心衰,还容易引起房颤,引起血栓。因为房颤的时候心房跳动比较弱,里边的血液比较缓慢,在左心耳容易形成血栓,随着血流会栓塞到脑,造成脑的卒中,脑的中风,甚至是系统性的栓塞。
因为有一些病人发生的房颤,即使时间并不长,有些阵发性房颤。发作以后时间没有超过48小时,叫阵发房颤。有一些病人在很短的时间,哪怕六个小时的房颤,也有血栓。形成微小的血栓脱落,造成的脑袋的栓塞,脑的缺血事件发生,病人也会发生头痛的事件,这对病人有一种先兆。有一些严重的时候,栓子直接脱落,会造成病人偏瘫失语、嘴巴歪、言语不能、吞咽困难,这些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
房颤形成血栓的治疗,分为几个方面:1.血栓在左心耳,从鼻孔口腔下到食道看到心房,左心耳血流缓慢的地方有血栓,这种血栓要经过正规的抗凝治疗溶解血栓,减少风险。如果CHA2DS2-VASc评分中,女性大于或等于2分、男性在1分以上,建议病人做抗凝管理。
对房颤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心衰或者是心脏肌肉的疾病,是心脏的神经系统性的疾病。实心脏是一个泵组织,是肌肉收缩的一个泵,由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组成,两个心房负责辅助泵血,两个心室主导泵血,往体循环和肺循环去泵。正常人的心脏,它的跳动是非常有规律的,心房跳一次心室跳一次,一般人的频率基本在60到100左右。
房颤发生脑梗的几率很难评测,可以在人群当中对房颤发生脑梗的风险做一个评分,即CHA2DS2-VASc评分,主要评估内容和标准有以下方面:年龄在65-75岁是1分,大于75岁是2分;女性是1分,女性是个单独的危险因素;
房颤射频消融风险非常低,尤其是随着这几年技术的进步、医疗器械的改进、房颤术式和房颤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目前采取的术式和手术方案能够使病人获得更大的益处。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可能性和成功率更高,风险基本在可控范围内,相对来说它的获益远远大于风险,技术日趋成熟。
房颤要注意长程管理,房颤不是发作一次以后就不会再发的疾病,它是个进行性的慢性管理疾病。除要对全身的基础疾病、慢性状态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以外,还要注意跟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生保持联系,做到医患互助、互通有无、互相信任,在这样的状态下长程管理。
装起搏器的病人能否坐飞机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病人年龄较大、血压不稳定,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气压变化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出现紧张焦虑情绪造成心脏负担加重。因此,年龄较大、心脏功能储备差,合并很多基础疾病,如高血压、脑中风的病人要在严密的监测和陪同下,经过临床医生的评估再去考虑坐飞机。
老年人房颤的护理措施涉及到老年人基础状态的变化,老年人发生房颤后,容易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心脏功能不良,因此要特别注重日常膳食管理、药物正规化调控,监测血压、心率、尿量、体重、神志、运动功能的改变。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发生的时候,要观察神志、意识状态的改变、手脚的活动、构音功能、吞咽功能、反应力、应激力等。
预防老年人房颤首先要把他的预防间期前移,主张四十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以后的女性每年做1次心脏的监测和管理,控制好所有的危险因素,包括血压的监测和管理、冠心病、心脏血管的筛查、戒烟限酒、避免剧烈运动和运动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