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主要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特别在脊柱微创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年纪大了的确会加重临床症状。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肌肉韧带,甚至一些骨性结构都可能进一步发生退变,也就是退化。这种退化意味着1+1有可能大于2,即椎间盘突出和退化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可能使症状加重。甚至有的人在椎间盘突出的基础上,还可能出现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腰突是可以做牵引的。 相信有很多腰突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这样的体会。但这并不代表牵引对于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都屡试不爽。首先,我们知道牵引的效果:牵引能够减轻突出椎间盘区域的应力,让椎间盘局部的应力减少。甚至有的人可以让椎间盘突出的一部分进行还纳,从而减轻对神经的压迫,所以它是有用的。 然而,对于椎间盘突出非常严重,甚至合并有椎间盘脱出、游离这种极端情况,牵引就没有任何效果。因此,选择牵引还是不牵引,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病情轻重。
椎管狭窄确实可以不通过手术来治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椎管狭窄的严重程度。例如,在椎管狭窄的初期,许多人可能会表现出间歇性跛行和腰痛的症状。间歇性跛行是指走路走不远,需要走一走歇一歇。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但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那么大多数情况下建议患者进行保守治疗。通过适当的有氧运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患者可以得到较好的改善。 因此,对于轻中重度的椎管狭窄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通常,通过保守治疗方案就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然而,我发现许多病人在与我交谈时过分关注影像学结果,并要求我判断其病情轻重。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我们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来综合评估。例如,有些病人在影像学上看起来突出很小,但症状却非常严重,这是因为突出物恰好压迫到神经根,引起剧烈疼痛。相反,有些病人的突出较大,但由于神经根避开了突出物,症状可能并不严重。 因此,所谓的轻度椎间盘突出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压迫确实很轻,甚至影响不大,大多数情况下通过保守治疗都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脊柱侧弯30度是有可能得到改善的,但这取决于发现的时间和孩子的年龄段。 例如,孩子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好,因此早期干预更为重要。对于30度的脊柱侧弯,应尽快采取支具干预措施。然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脊柱侧弯达到30度,除了手术外,纠正起来会比较困难。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的干预措施。总的来说,对于30度的脊柱侧弯,治疗效果还是相对较好的。
腰椎骨折后多久可以下床,与选择的治疗方式、个人感受以及骨折类型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例如,较为常见的压缩性骨折,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疼痛不明显,一般卧床2-4周左右就可以下床。有些情况下,如果疼痛不明显且压缩不严重,卧床一周左右,随着疼痛的进一步缓解,也可以下床。然而,对于老年患者,疼痛可能会比较严重,如果坚持选择保守治疗,卧床时间可能会比较久。 因此,在不同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腰椎椎管狭窄的病人,如果病情严重,的确存在瘫痪的风险,但幸运的是,这种情况的比例极低。椎管狭窄直接引起瘫痪的概率非常低。 我跟大家解释一下原因,大家就明白了。腰椎管狭窄多数是退行性疾病,也就是因退变而产生的疾病。退变疾病的特点在于它是缓慢发作的过程,所以在疾病缓慢发作的过程中,并不会对神经造成急性的、突发性的压迫。如果是急性、突发性的压迫,有可能会导致瘫痪。由于这种病情进展缓慢,神经往往会经历一个缓慢的耐受过程,因此不会出现立即的功能障碍。
腰椎椎管狭窄的最主要病因是退变因素。 除了退变以外,还可能有外伤、先天因素以及继发因素。继发因素指的是由于肿瘤、炎症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的椎管狭窄。退变因素实际上是指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骨性结构可能发生增生,韧带结构可能变得肥厚,这些因素聚集在一起,最终导致神经压迫和椎管狭窄。
脊柱侧弯的病人中,腰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对脊柱有一个平衡的概念。 平衡概念指的是,尽管脊柱看起来像一根直立的棍子,但它周围附着着许多肌肉。可以想象,如果脊柱发生侧弯,就像比萨斜塔那样,肌肉会尝试将其拉直。在年轻时,肌肉状态较好,能够尝试进行这种拉力。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会逐渐退化,导致失代偿,这被称为拉动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我们经常提到的腰痛。
青少年出现高低肩并不一定是脊柱侧弯。 当然,有的孩子出现高低肩是由于脊柱侧弯引起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是因为姿势性问题,比如双肩肌肉不平衡,或者由于长期写字学习养成的不良姿势,导致可控或可以自我纠正的不等高。 要进行鉴别,简单来说,拍个片子就能看到。一般脊柱侧弯多数在片上能看到脊柱有侧弯,这时肩部不等高可能是侧弯引起的。而对于单纯姿势性的肩部不等高,往往拍片时发现不了脊柱侧弯。
腰椎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式,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现在有多种选择。大致可以分为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两大类。 微创手术包括经典的后路TLIF手术、内镜下的通道手术如UBE手术、大通道手术,以及通过通道在侧前方进行的XLIF或OLIF手术。这些都属于微创手术范畴。而传统的开放手术则包括后方正中切口的PLIF手术等。 无论是微创手术还是开放手术,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去除狭窄椎管的压迫,解除神经压迫,以改善症状。
腰椎椎管狭窄加重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加剧,这种疼痛感就是指的不好的感受。 其次,许多椎管狭窄的病人在椎管狭窄后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例如原本可以走500米甚至1000米才需要坐下来休息,但现在可能走200米甚至100米就需要休息,这也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此外,有些人可能原本只是走不了远路,但现在突然出现一侧下肢剧烈难忍的疼痛,这也可能是腰椎管狭窄病情加重的表现。
骨质疏松导致腰椎骨折在临床上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骨质疏松本身就表明骨头的质量不好,如果此时又合并骨折,往往会产生1+1>2的负面效应。 在治疗上,一方面需要缓解骨折带来的疼痛,进行骨折性的针对性治疗;另一方面也需要对骨质疏松进行针对性治疗。只有把基础打好,才能一方面改善骨折带来的疼痛,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防止下一次再出现骨折。
腰椎骨折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最典型的症状是疼痛,表现为局部疼痛。 2. 活动受限,例如翻身等动作可能会受到影响。 3. 如果有外伤,骨折局部可能会出现皮肤的皮下瘀斑或淤血。 4. 在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如果合并神经压迫,如车祸损伤或高处坠落的病人,可能会伴有神经功能障碍。
小孩子脊柱侧弯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话题。从专业角度来看,医学上通常将10岁以前的儿童脊柱侧弯归类为早发性脊柱侧弯,英文简称EOS。 对于这种早发性脊柱侧弯,我们可以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在5岁之前,一般推荐采取保守治疗;在5到10岁之间,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以通过生长棒进行治疗,而如果不严重,则可以通过支具和手法等方案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我们不应该强行固定孩子的侧弯,而是要给他们留出一定的生长空间。等到孩子10岁以后,由于肺功能发育较好,这时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脊柱侧弯的原因多种多样,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可能是特发性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弯多见于青少年,其特点是原因不明,虽然有研究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或其他因素有关,但并没有确切的指向性。 除了特发性脊柱侧弯,还有先天性脊柱侧弯,如脊柱骨头在出生时就出现异常,例如半椎体、蝴蝶椎等,这些异常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导致侧弯。 此外,脊柱侧弯还可能是继发于其他病因,如神经肌肉性疾病、肿瘤或炎症等,导致继发性脊柱侧弯。 因此,脊柱侧弯的病因相当复杂,涉及的因素也较多。
脊柱侧弯是否需要治疗因人而异,主要侧取决于弯的严重程度。 例如,如果侧弯度数较小,如10-20度,且患者没有任何症状,通常选择保守治疗。对于20-40度或45度的患者,可能需要支具干预。而当侧弯超过45度,甚至达到50度以上时,如果患者对外观有较高要求,并且伴有临床症状,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老年性腰椎骨折自愈的可能性存在,但难度较大。 原因在于老年人腰椎骨折最常见的病因是骨质疏松,其基本情况较差。因此,希望老年人腰椎骨折完全自愈比较困难。 对于由骨质疏松引起的老年性骨折,除了推荐病人通过药物缓解疼痛、改善骨折影响外,更重要的是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以预防下一次骨折的发生。
30岁的脊柱侧弯患者仍然有治愈的可能,但其治疗方法与青少年或更小儿童的治疗原则完全不同。 简单来说,如果侧弯程度不严重,可能更多地选择保守治疗来改善侧弯带来的不适感。然而,如果情况较为严重,比如侧弯引起的疼痛、乏力或神经压迫较为明显时,甚至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因此,脊柱侧弯是可以治疗的,但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关于小孩脊柱侧弯是否会越来越严重,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总的来说,小孩脊柱侧弯的进展风险是比较大的。 首先要看小孩脊柱侧弯的原因是什么。一般早发的脊柱侧弯,病因比较多见的是先天性脊柱侧弯。这一类疾病往往是由于骨头的发育异常引起的,出现脊柱侧弯加重的风险还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除了先天性脊柱侧弯,还有特发性脊柱侧弯。这类情况下,骨头没有异常,但由于小孩身上潜能很大,这一类也发生脊柱侧弯进展的风险是蛮大的。 所以,总的来说,小孩脊柱侧弯的进展风险还是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