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化肝功最主要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肝功能如果出现异常,需要根据具体的异常指标,明确具体的病因。临床上引起肝功异常的疾病包括酒精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等。明确病因后需要积极对因治疗,同时应用保肝药物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大黄通便颗粒一般服用后6~8小时左右起效,建议晚上睡觉之前用开水冲服,第二天早上起床后进行排便。大黄通便颗粒的主要成分为大黄流浸膏,具有清热通便的功效。便秘的患者可以服用,能改善便秘症状。建议便秘患者除了服用泻药外,还要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一些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芹菜、马铃薯、菠菜、土豆等,避免吃辛辣食物。
大便潜血阳性一般是不能治愈的。大便潜血阳性提示消化道出血,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引起大便潜血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临床上常见的引起大便潜血阳性的疾病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小肠肿瘤、结肠癌等。建议完善内镜检查,明确出血的部位及原因后积极治疗。平时还要注意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大便培养主要是对大便标本进行培养,看是否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感染。 临床上一般会先检测便常规,如果结果有异常提示感染,会进一步做便培养。如果患者有反复腹泻的症状,也需要完善便培养,有时需要多次留取便标本进行检测。建议配合临床医生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细菌、寄生虫等,要尽快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大便里有少量黏液是正常的,少量的黏液由肠黏膜细胞分泌,能保持肠道润滑,一般与粪便均匀混合,不易被发现。 如果出现肉眼可见的大量黏液,要考虑是否有肠道疾病如细菌性痢疾、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如果出现大便里有大量黏液,需要及时就诊于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完善便常规、血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行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具体的病情。
大便一般储存在大肠中,先以稀便形式存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最后形成粪块储存于直肠。大肠有很强的吸水能力,食物残渣可以在大肠中停留十个小时以上,大肠吸收食物残渣的部分水分后使食物残渣成为粪便,通过人的排便反射系统排出体外。 建议平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补充足够的水分,这样可以有效预防便秘发生。建议多吃一些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不能吃过于油腻、高脂肪的食物。
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吃饭太快、吃饭过多、精神紧张焦虑、大量喝酒或者喝碳酸饮料等,这些情况都有可能使膈神经受到刺激从而引起打嗝的症状。 出现打嗝的情况,可以做深呼吸调整,如果是在吃饭需要暂停进食。还可以使身体弯腰至90度,大口喝下几口温水,可以缓解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的目的。如果打嗝症状严重,还可服用巴氯芬、氯丙嗪等药物缓解。
老是打嗝主要是因为情绪紧张焦虑、暴饮暴食、过量饮酒、饮食过快等刺激膈神经,从而引起打嗝症状。大多数情况打嗝都是暂时性的,可以自行缓解。如果是在进食时出现打嗝症状,需要暂时停止饮食,做一做深呼吸,适当喝点温开水。如果是在其他情况下出现打嗝,可以伸拉舌头或采用按摩方法缓解。顽固性的打嗝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麻醉膈神经的方法,缓解打嗝症状。
吃了早餐如果抽血化验血常规、凝血常规等检查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如果检查肝功、血脂、离子等检查是有影响的,如果吃饭过于油腻的话,还可能因血脂高导致血液标本无法正常检测肝功能。 建议在行血的化验前尽量避免吃饭、喝水,等待抽血化验完成后再吃饭喝水。另外,血的化验类型较多,不同的病情需要完善不同的化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血化验。
胃不好可以抽血化验血常规、抗幽门螺杆菌抗体、肿瘤标志物等检查。长期胃部疾病可出现营养不良,有的会因铁吸收减少而导致缺铁性贫血,所以需要检查血常规。怀疑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可抽血化验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看是否有感染。对于不明原因消瘦、胃部不适的患者,可行肿瘤标志物检查,筛查有无胃部肿瘤,必要时行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