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骨微骨折说明骨折不是很严重,这种情况可以保守治疗的。目前可以用支具固定或者是石膏托固定。如果是急性期需要患肢抬高间断冰敷,减少毛细血管出血,缓解肿胀疼痛,一定不要按揉。外用消肿止痛酊,口服壮骨伸筋胶囊。 一般来说固定6周左右拆除石膏托后,关节会出现明显的僵硬活动受限,这是正常的并发症,是由于长时间不活动粘连引起的。关节适度的伸曲锻炼,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单纯胫骨骨折,特别是横折或者是短斜折属于一种稳定性骨折,这种情况可以保守治疗,石膏托固定,患肢抬高口服活血化瘀,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 保守治疗的缺点就是容易发生移位,再就是长时间固定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如果不稳定性骨折,也可以手术治疗,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或者是髓内固定。好处就是使骨折达到较好的位置,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缺点就是费用就是比较高,容易发生感染等风险。
螺丝骨骨折是一种方言叫法,正常的就叫外踝骨折。一般来说,踝关节7厘米以内的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影响到关节的稳定性,积极一些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可以早期活动关节,避免关节僵硬和韧带粘连,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超7厘米的骨折,虽然有移位也不会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可以保守治疗石膏托固定,当然,如果外踝骨折单纯裂缝,没有移位,也可以考虑保守治疗,石膏托或者支具固定。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出现骨质疏松,那么他引起椎体压扁性骨折的风险性就要增大,骨质疏松还会引起髋关节腕关节的脆性骨折所以说一定要预防骨质疏松。 要多运动,补补钙多吃蔬菜水果含钙高的食物,海带虾皮等。 口服仙灵骨保胶囊,增加骨密度也有止疼的作用,如果骨折不是很严重可以卧床休息一个月然后佩戴支具下地行走。 当然如果压缩的比较严重,也可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第2天就可以下地行走了。
临床上很多患者外伤之后,局部会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的情况,但拍片显示没有明确的骨折线,这种情况不能排除,一定是没有骨折。特别是手部舟状骨骨折,当时拍片可能看不到骨折线,两周左右可能才可能看到骨折线,这种情况需要按骨折对待,就是说也是需要外固定患肢制动抬高。 即使最终确诊没有骨折,这种治疗方法对软组织损伤恢复也是有好处的,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想要明确诊断,大多需要做三维ct明确。
骨折三个月这种情况应该是骨痂塑形期除非很严重的粉碎性骨折,目前骨折应该是相对结实稳定肢体可以适度负重或者是用力锻炼,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如果是外踝等非负重部位的骨折可以下地行走。如果拍片显示骨折线很清晰,说明骨折愈合的不好。 这种情况是不能过度活动的,容易引起骨折移位或者是内固定的折断,局部可以热敷理疗烤电改善循环口服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
桡骨远端骨折主要发生在中老年患者,老年患者钙质流失比较多,骨质比较脆摔倒之后容易发生。 骨折之后腕关节会出现肿胀畸形疼痛活动受限,从形态来说可以分为科雷氏骨折、史密斯骨折,还有巴尔通骨折。 大多数骨折可以保守治疗,如果有移位需要手法复位,然后行夹板或者支具固定一段时间口服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 除非关节面部位的骨折影响到关节活动度,这种情况大多需要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
足部骨折及下肢的骨折,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肿胀,活动后肿胀疼痛。 主要是由于长时间不活动,局部韧带粘连,血液循环不好引起的。 加强锻炼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可以热敷理疗,最简单的就是晚间热水泡脚。 热水中可以加红花、姜片、艾叶伸筋草等活血化瘀的中药,42~44度泡半个小时以上,主要目的就是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 有助于骨折的愈合也有助于韧带粘连的松解。
间隙性骨折又叫裂缝性骨折,可以认为是一种比较轻微的骨折,就是完全骨折没有发生移位。 治疗方法大多数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比如石膏托支具固定、患肢抬高避免下垂,口服活血化瘀、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并且要观察固定的松紧度、避免过松和过紧引起骨折移位、定期复查拍片。 当然关节部位的裂缝骨折也可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可以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等。
脚部骨折对位对线要求不是很高。就是说大多数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等保守治疗方法,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需要石膏托固定6周以上,患肢抬高避免下垂,口服活血化瘀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当然如果移位明显可以影响以后的功能,这种情况大多是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位置。无论手术或保守治疗愈合时间,完全愈合好大多需要3~4个月左右可以正常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