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主动脉夹层发病前,很多病人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这个病的特点是突发性,没有预兆。 但是,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循,比如病人有高血压且未得到控制,或者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增粗,加上病人可能有家族史或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这些因素都可能诱发夹层。 然而,在夹层破裂发生之前,也基本上没有任何症状。对于这种病,主要是预防,对于存在夹层发生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
瓣中瓣适应二尖瓣。 最开始的瓣中瓣是在主动脉瓣上,以前生物瓣毁损的基础上,再放一个,即介入一个瓣膜。 现在就是在二尖瓣上,以前做过生物瓣置换,造成瓣膜毁损,通过介入的方式来做,也越来越多。毕竟安全性较高,应该说是很适合做的。
如果患者本身知道自己有冠心病,在出现了比如心前区明显的胸闷、憋气,或者是压榨性的疼痛,伴有大汗淋漓这些情况,就要高度怀疑有心肌梗死。这种情况应尽快到医院治疗。
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的治疗方法如下: 1、要根据病人的心脏彩超结果来判断瓣膜返流是否导致心脏增大和心脏功能降低(EF值下降)。 2、观察病人是否有活动后心累、气促、心功能下降等症状。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可以选择观察。然而,对于主动脉瓣中重度返流的病人,他们通常都有心功能改变。 因此,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到专门的心脏内外科医生那里进行随访,以确定是否需要手术。
心肌桥应该说是非常常见的,在正常人中,可能有20%-30%的患者都有心肌桥。 心肌桥不一定会引起冠脉的狭窄。也就是说,心肌桥如果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的一些情况,要限制患者的运动。 如果没有导致冠状血流影响,也没有引起狭窄,做任何运动应该都没有影响。
卵圆孔是正常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遗留的房间隔的薄弱环节。 它是两层结构、连贯结构,没有口,未闭就是一个缝。有个缝就有可能从这个浅层的缝导致异常的分流。我们正常人中有30%左右的人都有卵圆孔未闭。 当然,有些患者会通过未闭卵圆孔把右心系统的栓子通过这些孔进入左心,然后导致栓塞。所以会导致一些病人有卵圆孔相关的脑梗塞、头痛、头晕这种情况,就需要做处理。
以下人群不能吃阿司匹林: 1、没有明确禁忌的病人一定不能吃,但有些病人要慎重。 2、如果患者有胃溃疡,特别是胃消化道出血时,这类患者要慎用。 3、有些病人,特别是冠心病患者,就必须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这种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同时要服用保护胃的药物。 此外,患者一定要到消化科医生那儿做随访,包括做肠镜和胃镜的检查,看有没有溃疡的情况。如果没有溃疡,应该还是能够服用阿司匹林的。
冠心病有可能引起心律失常,要预防它,首先就要治疗冠心病。 治疗冠心病根据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来定。如果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三支血管有超过75%以上的狭窄,加上这个患者还有心绞痛症状的话,首先一点要做的是冠状动脉的再循环化,也就是说,冠状动脉支架和搭桥手术。 做完这些手术过后,再看心律失常有没有改善,然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主动脉夹层破裂的症状非常典型,表现为剧烈的撕裂样的胸部和腹部疼痛,通常伴有大汗淋漓或四肢冰冷。 这种疼痛非常剧烈,一般的止痛药物都无效。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尽快就地医院就诊,并做CT检查以排除或明确主动脉夹层。
患主动脉夹层的原因还是比较多的。 1、最常见的主动脉夹层原因是高血压。 2、升主动脉或主动脉瘤也是常见原因。遗传性疾病,如马凡氏综合征、先天性主动脉二叶畸形,也可能导致升主动脉扩张。 如果病人有这些因素并出现剧烈的胸腹部疼痛,要高度考虑是夹层发生了,应赶快到医院进行救治。
心肌桥是否会遗传,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来说明。 心肌桥是非常常见的,在正常人中可能有20%-30%的人会有心肌桥,但它不导致冠状血流的改变。 冠状血管长在心肌里面,但心肌收缩时没有造成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这个情况是不需要处理的。 只不过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心肌收缩时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引起严重的缺血,这个情况才需要处理。
主动脉瓣上的赘生物,说明患者可能有心内膜炎。 赘生物是心内膜炎引起的细菌斑块。如果患者没有主动脉功能性改变,也没有返流情况,且赘生物较小(如10毫米以内),在早期可以尝试药物治疗,进行正规的抗炎治疗。 如果赘生物引起了瓣膜毁损,或有并发症,或抗炎治疗无效,则需要手术治疗。
房间隔缺损只要有,我们认为都有手术指征,不论大小。 尽管比较小的房间隔缺损可能没有症状,导致病人做手术的意愿不高,或者甚至没有检查出来。有些病人直到房间隔缺损发展到晚期,肺动脉压力增高,心功能下降,才来做检查,通常是五六十岁的年纪才发现。此时再做手术,已经比较晚了。 对于小的房间隔缺损,现在的手术技术非常简便,我们一般采用微创介入封堵的方法来进行。 因此,我建议,一旦确诊有房间隔缺损,还是尽早到医院,找专门的医生进行咨询。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异常的血流现象,即左心房的血流进入右心房,这会加重右心的负担,最终导致右心肺动脉高压。 此外,房间隔缺损还可能成为右心血栓进入左心的通道,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栓子可能进入左心,进而导致房缺相关的脑梗塞或重要脏器梗塞的风险,因为静脉系统中可能存在血栓。 如果没有这个孔,血栓不可能导致梗塞,但有了这个孔,血栓就可能通过这个孔进入左心,再进入大脑。
心肌桥手术治疗的方式有以下2种: 1、冠脉搭桥手术,也就是在心肌桥引起的血管狭窄的前后加个桥,绕过狭窄部位。 2、效果更好,就是心肌桥剥离,也就是引起冠脉狭窄的局部心肌,把它剥掉,把受压迫的心脏血管显露出来。
心脏瓣膜的手术方法比较复杂,手术方式多样。 1、包括传统的开胸方式,微创的腋下小切口,以及胸部小切口。 2、通过血管入路介入进行瓣膜置换的方式。植入的瓣膜分为机械瓣和生物瓣两种。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介入方式进行的手术只能植入生物瓣。
部分心肌梗死表现为上腹疼痛,是因为心脏本身是没有痛感神经的。 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心绞痛,包括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绞痛,都不是心脏本身疼痛,而是一种牵涉性疼痛。 心脏的疼痛范围,是在上腹到双耳以下,包括手臂,这些部位的疼痛都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导致的。 当然,这种疼痛必须伴发明显的胸闷和憋气,不是直接有痛就是心肌梗死,只有伴发了明显的胸闷、憋气的情况,才可能是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非常大。 当一个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如胸痛和胸闷,并被120送到急诊时,首先应考虑急性心梗的可能性。 如果怀疑急性心梗,应立即绕行,直接在导管室进行冠脉造影。如果冠脉造影显示心肌梗死,应立即进行血流开通,包括溶栓和支架植入,以最快速度改善心肌的血供。
主动脉狭窄可以做修复,但不一定能够修复。 当主动脉狭窄病变程度不是很重,特别是有些先天性的,比如主动脉二叶畸形的类型,可以尝试做主动瓣的修复。 总的来说,主动瓣不管是狭窄和返流的修复难度都比二尖瓣要高,但可以尝试做修复。
主动脉夹层被视为终身性疾病,原因有两点。 1、即使进行了手术,也不可能处理所有发生夹层的血管。 2、发生主动脉夹层的人可能有某些危险因素,如血压控制不佳,这些因素可以通过控制或减轻。 然而,对于先天性或遗传性因素,我们无能为力。因此,主动脉夹层患者需要定期随访,以防止血管继续病变。
情绪波动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1、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血管即冠脉血管狭窄,或者以前有过心肌梗塞的情况。 2、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升高或心率加快,这会增加心肌氧合需求,进而引发冠脉痉挛,从而诱发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