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关闭不全在早期或者程度较轻的情况下,如轻中度,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的药物包括强心药、活血药和利尿药。 但如果二尖瓣返流程度较重,如中重度或大量返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建议到医院找心脏外科医生进行评估,因为很多情况下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心脏搭桥术后,如果需要取出体内的钢板,仍然需要进行一个小手术。 这个手术是在原来的切口范围内进行的,具体是在胸骨钢板表面做2-3个小切口,每个切口大约2-3厘米,这个手术通常能在15-20分钟内完成,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快速的手术。患者术后一般第二天就可以出院。
心脏搭桥术后的持久性取决于多个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包括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肾功能衰竭,以及高血压和血脂的控制情况。 2、桥血管和靶血管的状况也至关重要。例如,使用乳内动脉连接到前降支的桥被认为是“金桥”,其10年通畅率超过90%。而采用桡动脉,如连接到右冠或回旋支的桥,其10年通畅率也在85%以上。相比之下,静脉桥的10年通畅率则相对较低,大约在60%到70%之间。
根据当前的指南推荐,老年人在瓣膜选择上有所不同。 对于二尖瓣,65岁以上的老年人应考虑更换生物瓣,而60岁以下的老年人则应考虑更换机械瓣。至于60至65岁之间的老年人,可以根据他们的个人意愿来决定。 对于主动脉瓣,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考虑更换生物瓣,而50岁以下的则应更换机械瓣。
心脏搭桥和心脏支架都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冠脉重度狭窄的情况。区别如下: 1、支架治疗是通过在人体内血管内放置一个支撑物,即支架,来撑开阻塞的地方。 2、心脏搭桥则是在狭窄的远端和近端之间建立一个旁路,以便让远端得到血液供应。 这两种方法主要分为内科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65岁进行换瓣手术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进行心脏手术的年龄也在不断提高。以我们医院为例,瓣膜手术的平均年龄大约在60岁左右,我们甚至为88岁的患者进行过手术。每年,我们为80岁以上的患者进行瓣膜手术的人数接近10人。 因此,65岁可以被视为一个中位数年龄,无论是进行换瓣手术、搭桥手术还是瓣膜修复手术,都是没有问题的。
二尖瓣返流和心包积液在严格意义上讲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二尖瓣返流的情况非常严重,它可能会导致心功能急剧下降,进而引发心衰。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所谓的心包积液。 通常来说,如果心包积液是由二尖瓣返流引起的,这就意味着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心包积液的原因有很多,而二尖瓣返流只是其中的一个非常少的因素。
三尖瓣病变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功能性三尖瓣返流。 这种返流通常是由于二尖瓣病变引起的,导致左房压增高,进而使肺动脉压增高或心脏扩大,从而引起三尖瓣相对性的功能性返流。 当然,三尖瓣本身也可能存在风湿性病变、退行性病变或先天性病变。总的来说,三尖瓣病变的原因较为复杂,但最常见的仍然是功能性三尖瓣返流。
心脏搭桥术后再狭窄,血管堵塞的情况确实存在。 相较于冠状动脉支架,心脏搭桥术后出现再狭窄的机会相对较少。然而,一旦发生狭窄,处理起来较为复杂。 通常,我们首先考虑能否进行内科介入治疗。如果内科介入不可行,那么只能选择再次进行外科手术,即再次冠状动脉搭桥。这样的手术风险,相较于第一次手术,会显著增加。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1、对于轻中度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或者心脏功能较好、非严重心衰的患者,首先推荐的治疗方法是控制活动量,其次是少量服用活血管药物和利尿药物治疗。 2、对于中重度的二尖瓣返流患者,或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患者需要到正规医院的心脏外科就诊,往往这类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二尖瓣重度返流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功能下降,甚至心衰。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决定。 1、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强心药和利尿药。 2、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那么就需要考虑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手术干预主要包括瓣膜修复和瓣膜置换。 这些治疗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瓣膜具体情况和年龄来确定。
胸骨开胸术后,钢板是否需要取出,通常取决于病人的具体情况。 对于绝大多数病人来说,如果安装钢板后没有出现任何症状,那么通常不需要取出,因为我们现在使用的钢板是一种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较好的材料,大部分患者安装后不会感到不适。 然而,有部分病人可能会在天气变化或进行运动时,在钢板所在区域感到疼痛或酸胀。对于这些出现症状的病人,可以考虑取出钢板。
心脏搭桥体内有钢板可以做核磁共振。 心脏搭桥术后,钢板和钢丝通常会被用来固定胸骨,这些材料对人体的影响不大,并且与组织相容性较好。它们主要由合金制成,其中以钛合金为主。
房颤做消融手术复发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情况。 一般来说,内科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大约为50%,这意味着大约有50%的病人会出现复发。 除了内科导管消融,还有一种外科胸腔镜微创射频消融的方法,其复发率大约在20%左右。
心脏血管狭窄在以下情况可以做心脏搭桥手术: 1、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如果狭窄程度大于75%,并且伴有心绞痛,尤其是不稳定心绞痛,即在休息和夜间都出现心绞痛的情况,那么建议进行搭桥手术。 2、如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5%,或者是多支、多处的冠状动脉狭窄都大于75%,这种情况也是建议做搭桥手术的。
目前,绝大部分心脏手术是通过胸骨正中切口进行的。在手术过程中,胸骨会被划开。手术完成后,为了将胸骨合拢,需要使用钢板或钢丝进行固定,以防止胸骨再次绷开。 一般来说,术后的钢板和钢丝与人体的相容性较好,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处理。然而,部分病人可能需要将它们取出。
三尖瓣关闭不全在轻度或轻中度时,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心功能不全症状,这类患者通常通过观察和避免重体力活动来管理病情。 如果出现右心衰的症状,如脚肿严重,可能会使用少量利尿剂。然而,对于中重度以上的三尖瓣返流患者,影响较大,可能导致严重的右心功能不全,包括右心衰。对于这种情况,患者需要接受专门的心脏外科或心脏内科医生的诊治。
心脏搭桥手术中,我的理解是使用三根桥血管。通常,我们最常用的一根血管是乳内动脉,另一根是胸口的动脉血管。除此之外,大隐静脉也是比较常用的搭桥材料。 现在,全动脉化搭桥越来越受到推崇,我们越来越多地运用桡动脉,包括双侧桡动脉来进行搭桥,因为全动脉的桥血管效果更佳。
三尖瓣轻度返流通常没有特殊症状,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疗。 需要做的是定期复查心脏彩超,以了解三尖瓣病变是否有进展。一般来说,只有当三尖瓣返流达到中重度以上时,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
患者接受了心脏瓣膜手术,出院时间大约几天,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以我们医院的情况来看,通常情况下,不仅换瓣手术,包括搭桥手术和大血管手术在内,术后根据病情,7天左右就可以出院。当然,是否出院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当时的心功能、复查的心脏超声以及胸部CT的结果。也就是说,在7天内出院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