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逐渐升高。 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约有1%-2%的人会发生房颤。而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的发生率则更高,大约在10%-20%之间。如果患者同时存在心脏器质性病变,如瓣膜病变,那么发生房颤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此外,随着心脏的增大,房颤的发生率也会相应提高。
二尖瓣狭窄通常是风湿病的一种常见表现。 如果患者出现房颤,这通常预示着病情已经进展到病程的中晚期状态,此时患者的二尖瓣狭窄程度应该是中度以上。此外,患者的心房一般在50以上才容易出现房颤的情况。 因此,如果出现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患者应尽快到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一般来说,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帕金森症和房颤之间没有绝对的关系。 帕金森症是一种老年神经系统疾病,而房颤是心脏节律方面的异常,可能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中都较为常见。由于帕金森症主要见于老年人。 因此,这两种疾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主要是进行心脏彩超检查。 2、如果病人的心脏功能尚可,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感冒。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明显的心衰、劳累性心跳或胸闷等症状,建议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或考虑手术治疗。
心肌梗死和房颤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关系。然而,房颤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冠心病。 如果冠心病患者出现了心肌梗死,这表明冠心病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阶段。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同时也可能引起心肌细胞电活动的异常,这些异常最终可能导致房颤,包括实性心律失常。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是风湿性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在早期病变不严重且未出现房颤的情况下,患者不需要服用华法林。 然而,随着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情发展至后期,可能会导致心房增大、房颤发生或心脏功能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治疗心功能外,还需进行抗凝治疗。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通常建议患者最好到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通常指的是机械瓣置换时需要使用华法林。 当然,在生物瓣置换的早期,即前3-6个月,也需要服用华法林。这是因为瓣膜在血液中,尤其是机械瓣的活动,可能会产生微血栓。这些微血栓会逐渐累积,最终可能形成较大的血栓,导致中风或影响瓣膜的正常开启。 因此,需要使用抗凝剂使血液保持轻度不凝状态。服用华法林时,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定期调整,以避免剂量过多或过少。
风湿性心脏病能治愈。 风湿性心脏病常常导致心脏瓣膜出现狭窄或关闭不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 如果患者出现了瓣膜中度以上的返流、关闭不全或狭窄,并且伴有明显的心功能减退,那么就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能够完全恢复患者的瓣膜病变状态,并有可能达到基本根治的效果。
房颤消融后,大约70%-80%的病人能够恢复到正常的心率。 房颤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房颤消融。房颤消融分为内科的导管介入和外科的腔胸腔镜手术,或者是在进行开放瓣膜手术时同期进行房颤消融。 这些手术都是针对房颤病因制定的方式,我们通常称之为迷宫手术。迷宫手术是治疗房颤最主要的手术方式,其消除房颤的成功率大约在70%-80%。
预防血栓形成时,吃药的方式不同,这是因为血栓形成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产生血栓最常见的因素之一是房颤,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必须服用华法林。而如果病人是因为高血压或粥样硬化,需要防止冠脉血栓和脑血管血栓的产生,这时则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和波立维。
当病人同时患有房颤和瓣膜疾病时,我们通常没有其他选择,必须同时处理这两种情况。 在手术中,我们一般会先消除房颤,然后再进行瓣膜修复手术。然而,这两项操作都是在同一个手术期间完成的,所以顺序并不是最重要的。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先进行瓣膜成形术,然后再消除房颤,但这并不影响手术的整体效果,因为所有操作都会在两三个小时的手术时间内完成。
房颤射频消融后三个月心律失常,需要确定具体是哪种心律失常,因为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 最常见的可能是房颤的复发,它也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但另外,也有可能是患者的心率变快或变慢,尽管这属于窦性的正常心率。 对于这两种情况,治疗方式是不同的。实际上,在房颤手术后的三个月内,复发的几率大约有20%。
风湿性心脏病的预防应该从娃娃抓起。 虽然目前接受手术的病人多为40、50、60岁的中老年人,但这些病人的病因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年轻时期,甚至是幼儿或青少年时期。当时,他们可能因为感冒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通常是由于咽部的连续性感染未能及时处理,最终引发了心脏瓣膜的风湿性反应。这种反应导致瓣膜增生和钙化,最终造成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从而发展成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心脏病和心包积液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心包积液是指心脏的心包腔内出现液体,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心脏功能不佳或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然而,风湿性心脏病如果发展到晚期,心功能尤其是右心功能急剧下降时,可能会引起心包积液。 如果心包积液是由于风心病引起的,并且已经导致了胸腔积液,这表明风心病已经非常严重,需要外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我们说抗凝治疗时,华法林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如果在服用华法林,我们给病人的建议是: 1、在服用华法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凝血功能检查。 2、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用量。 3、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要均衡,绿叶蔬菜的摄入要维持在一个规律的、均衡的状态,不要今天多吃明天少吃,这样就不成问题。
换生物瓣膜后有房颤吃不吃华法林,要根据手术方式来决定: 1、不吃华法林:换生物瓣后如果出现房颤,可以在进行换瓣手术的同时进行消融治疗,并闭合左心耳。如果患者接受了左心耳闭合手术,那么可以不服用华法林。 2、要吃华法林:如果在手术中只处理了房颤和瓣膜问题,而没有处理左心耳,导致左心耳仍然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必须服用华法林。
房颤与脑梗之间确实存在关联。 房颤的主要风险在于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这些血栓一旦脱落,便有可能进入脑部,进而引发脑梗塞。尽管脑梗塞的成因多样,并非全部由房颤引起,但在一些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脑血管病变的患者中,如果他们存在房颤并出现了血栓和脑梗塞,那么这种情况就需要高度怀疑是由房颤所导致的。
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最佳的治疗方法是进行外科手术,包括瓣膜置换成形术以及房颤消融。如果不采取手术治疗,患者发生心衰和栓塞事件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患者出现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这表明瓣膜病变已经进展到病程的中晚期。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狭窄程度通常在中度或中度以上,心房往往有明显的增大。
服用华法林的INR调整是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 一般来说,如果病人患有房颤,在服用华法林后,INR的调整范围应在2-3之间。而对于那些没有房颤但接受了瓣膜手术需要服用华法林的病人,INR的调整范围通常在1.75-2.5之间。 此外,还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为有些病人的INR控制较低,而有些病人的INR控制较高。这种调整是基于病人全身状况,特别是是否存在出血倾向来决定的。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多种多样。 在早期,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心累和气促。随着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即使在休息时也会出现心累和气促的症状,特别是有些病人会出现明显的双下肢水肿,以及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的情况,有些患者甚至整夜无法入睡,出现严重的心衰症状。 此外,还可能因为房颤导致脑栓塞、脑梗塞和偏瘫等情况。这些症状的出现预示着病人的预后不佳。 因此,建议患者尽早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