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壁毛糙,本来是不需要特别处理,但是要考虑它具体的情况,如果胆囊壁毛糙是因为,同时合并有胆囊结石,造成了慢性的胆囊炎,有反复的腹痛,胆囊炎发作的表现,建议要做手术治疗,特别是对于结石在三厘米上,这种癌变几率比较高,更是建议要做手术治疗。
胆囊壁如果查出增厚能不能自愈,一般情况还是不太好会恢复。但如果胆囊壁增厚,是激发于急性炎症,在急性炎症得到控制,胆囊壁水肿消除后,可能胆囊壁就没有以前那么厚了,但是能不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不太好确定,有可能恢复到慢性炎症的状态,虽然急性炎症小了,但是还是处于慢性炎症的状态,那么胆囊壁的厚度,可能也会比一般的厚。
胆囊壁厚0.4公分,具体分析严不严重。如果是在急性炎症的时候,因为胆囊壁水肿,它会明显的增厚,一般胆囊壁不超过0.3厘米,实际绝大多数正常人,胆囊壁是很薄的,可能只有一两毫米,那么超过三毫米以上的胆囊壁增厚四毫米,算不算厚呢?
胆囊炎做b超可以确诊,而且可以肯定b超检查,对胆囊炎应该是特别有效、直观、方便,也比较准确、便宜同时也是没有放射线、没有伤害、可重复的检查。而且不止对于胆囊炎,对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b超都是特别适合的检查。
胆囊切除以后,对身体的影响要看情况,但对于大多数人,有3-6个月的适应过程,过了这段时间人体也就适应,没有什么影响了。具体情况来分析,如果手术前胆囊就已经是萎缩,或者是胆囊里面充满了胆囊结石,那么这时胆囊虽然在身体里,但是胆囊已经不能发挥它的正常功能了,如果是对于这种人群,胆囊切除以后,那么就跟手术以前反应不会太明显,有很多这样的病人,手术以后一个礼拜就吃火锅,也完全没有事,这就是因为他手术前后,胆囊功能对他的影响不大,因为手术前胆囊就已经失去功能了。
胆囊疾病表现最常见,典型的是,右上腹的胀痛或隐痛,有时候也会向右侧的背,肩胛部或者背心放射,觉得这个地方不舒服,还有一部分人可能会表现出,剑突下就是常说的心窝子这个地方的不舒服。他的不舒服这种感觉有几种表现,可能是隐隐的痛或是会胀痛,还有一些人是绞痛,可能是在胆囊炎急性发作,比如有结石卡在胆囊颈部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可能会出现绞痛,当然不同的人胆囊炎发作的程度不一样,这种剧烈程度也不一样,如果是结石没有卡在胆囊颈部,或者胆囊管没有造成卡顿的情况,一般这种症状比较轻微,有的人可能觉得也说不太清楚,就是
胆囊壁增厚说明,在绝大多数情况,应该是胆囊炎症的表现。比如说有胆囊结石后,胆囊结石刺激胆囊壁,长期可能会形成慢性炎症,就会导致胆囊壁增厚。或者是在急性发作时,比如胆囊结石位于胆囊颈部,导致胆囊颈部卡顿后,造成胆囊排空障碍,形成急性胆囊炎,胆囊壁就会水肿。
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要分具体情况,如果是结石性胆囊炎,总是有胆囊炎的发作,反复的腹痛,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建议要手术治疗。如果只有胆结石,没有腹痛发作,结石也不是充满型,胆囊的功能也正常,也没有萎缩,那么这种情况不一定要做手术。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是属于一个专业的问题。肝脏一般来是分成几叶,常说的有左内叶,还有左外叶,右前叶、右后叶。如果把它分成半肝,是左半肝和右半肝。但如果讲分段,属于肝脏解剖上,专业的一个知识,最早是Couinaud(奎诺)提出了这个分段的概念。
肝胆管的结石,是可以排出的,它是通过胆管,进入到胆管下端开口,然后最后进入到肠道,可以排出。但是肝胆管结石的排出,还是比较复杂的,原因是因为肝胆管里面,长了结石以后,特别是在肝管里面,有可能继发胆管炎症,然后出现胆管的狭窄,或者是结石远端的胆管有扩张。
肝脏的回声呈点状密集、弥漫性的增强,主要常见于脂肪肝,或者是有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表现。一般是在彩超检查后,报告的解读。脂肪肝常见的原因,一个是酒精性脂肪肝。大量的长期饮酒、酗酒,造成的这种脂肪肝。还有非酒精性脂肪肝,跟我们代谢有关系。
胆囊切除术后一般3-6个月以后,可以恢复到正常的饮食了。当然正常饮食还是建议不要太过油腻。每个人体质情况不一样,还有手术前胆囊的功能的储备也不一样,这个过程会有区别。比如手术以前,胆囊已经萎缩了,或者胆囊结石把胆囊充满了,这种情况胆囊已经失去正常的功能,手术过后,这种胆囊的丧失对病人没有什么影响,术后跟术前感觉一样,很快可以恢复正常饮食。
男人的阑尾炎是在右侧,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阑尾发炎,表现都是右下腹的痛。也有可能有一些人位置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阑尾都是位于右下腹。但是阑尾的位置,会有略微的一些变动,比如说有的阑尾比较靠近盆腔一些,阑尾炎发作的时候,痛的位置就会靠下一些。
胆结石最怕的食物,是属于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特别是高油脂的食物,含油脂量比较高的食物,很容易造成胆囊收缩、排空。因为胆囊结石位于胆囊里面,胆囊在进食时,特别是高油脂、高热量饮食时,胆囊收缩、排空,就比较厉害。
敲打胆经最好是在早上,在春天和阳气上升时。从中医来讲,胆经叫作胆阳,对于身体的调理很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么最好敲打胆经,是在春天的时候,早上的时候,帮助胆阳上行。有人把胆经比作电梯,敲打时我们的阳气、血气就顺着上行,敲打胆经可以帮助我们强身健体。
胆囊炎发作时,胆囊痛最常见的、经典的位置是在右上腹,还有后背。大多数人是在右上腹,有的人也会向背部放射。当然也有一些会表现是剑突下,就是老百姓说心窝子的这个地方痛。它的痛法就是一种隐痛,有的人会是胀痛,但是如果是出现了胆囊结石有卡顿的时候,有可能表现是胆绞痛,剧烈绞痛、疼痛程度很重。
肝囊肿确实有多发性的,叫作多发的肝囊肿,而且还有一种类型,多囊肝,是多发性肝囊肿中一种特殊类型。当然绝大多数的多发肝囊肿不是多囊肝。肝囊肿是先天性的疾病,简单就是像肝脏上面长了一个水泡,像气球皮里包了一包水,原因就是因为淋巴管,或者胆管的滞留,发育异常引起的。
切除胆囊后,大多数的病人,术后有逐渐适应的过程,术后开始几天甚至一个星期以内,饮食要严格控制,从流质到半流质饮食,到可以吃一些肉。但是一定要减少油脂的摄入,要吃一些清淡的饮食,减少辛辣刺激的饮食。油脂类食物会促进胃液、胆道的排空,可能会增加胆道、上腹部、胃肠道的不适。
之所以不产生抗体,跟每个人的体质、自身的免疫反应是有关系的,还跟查的时间有关系。一般打了疫苗以后,抗体产生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打了疫苗以后,很快就去查血,这个时候可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保护性的抗体,去查抗体的定量会比较低。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接种乙肝疫苗以后,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这个时候意味着,接种以后体内产生足够的抗体,对人体是有保护作用。如果我们,再次接触到乙肝病毒,抗体会对它进行清除,对身体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