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从早期到晚期的时间主要取决于肝硬化的原因,以及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 一、慢性乙型肝炎或者慢性丙型肝炎,若在肝硬化早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进展到晚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相反,可能从早期到晚期只需要5-1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 二、其他原因导致。只要控制和去除了损伤的因素,也是可以控制进展的。
肝硬化白蛋白降低,要看白蛋白的严重程度,若严重低下,合并有腹水、浮肿等的情况,就要进行白蛋白的及时的补充。可以通过静脉滴注来尽快提高腹腔静脉里的白蛋白含量,减少腹水的形成,保证运输功能的有效进行。 饮食补充,是要谨慎的。当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吃进去的白蛋白,可能会形成血氨升高,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
肝硬化为肝实质破坏、纤维化增生等,若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不可逆。 一、若为早期肝硬化、肝纤维化,可进行抗病毒、抗纤维化治疗,部分肝硬化可逆。 二、若为失代偿期的肝硬化,可逆几率较小,需积极治疗,定期复查,降低发展为肝癌的几率。
长期饮酒导致肝硬化的机制:酒精进入人体以后,在胃肠道吸收,但是要肝脏代谢。长期过量摄入酒精,肝脏的代谢能力就会有所下降,肝脏会受到酒精的损害,不停的有肝细胞的损害坏死,然后出现纤维化的增生。纤维化的形成后,形成结节样的状态,慢慢会形成肝硬化。 另外,长期饮酒不单单影响肝脏,还会影响胰腺、大脑、心脏。
肝硬化4项检查为3型胶原、4型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若单一指标升高,不一定为肝纤维化活动。若4个指标都升高,可能为肝硬化。 不能单凭血的肝纤维化4项判断肝硬化,因为可能有波动过程。需综合生化学指标、影像学等判断。
肝硬化的患者可能出现脾功能的亢进,但不是有肝硬化的患者都需要切脾。 脾功能亢进使得血小板减少,若减少程度在50×10^9个/L以上,较安全。脑出血、消化道出血风险较低,可正常凝血,无需切脾。 若减少到30×10^9个/L以内,全身器官有出血风险,需脾栓塞或切脾,来控制和减少血小板破坏,降低出血风险。
慢性肝损害不一定是肝硬化。形成慢性肝损害原因较多,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损害,还有各种药物、毒物、营养性、代谢性、遗传性等导致的损害。 影像学检查可能有肝脏纤维增粗,回声增粗表现,但需结合影像学特征、肝功能特征,以及肝硬度检查或肝穿刺活检来进一步甄别是否存在肝硬化的情况。
肝硬化早期的时候,无论是彩超,还是CT,并不容易看出来。当疾病进展到晚期,出现典型的结节样表现,可能彩超可以看得到明显的肝硬化的图像。 1.肝脏的形态异常,可能肝脏缩小,或者表面出现凹凸不平。 2.肝脏的实质回声增粗、增强,有结节样的改变。 3.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脾脏增大、门静脉增高等。
肝回声密集不一定是肝硬化,肝脏炎症、肝纤维化等也可能表现为肝回声密集。 肝硬化诊断包括病因诊断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综合判断肝脏有无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硬化代偿期除了肝回声密集外,还表现为肝脏表面凹凸不平、肝脏缩小,门静脉增宽、脾功能扩大、门静脉的流速增高等。
肝硬化复查检查如下: 1.病原学的检查。看乙肝是否在活动等;自身免疫肝炎或者其他代谢性的、营养性的肝脏疾病等。 2.对于肝硬化的患者,要进行肝功能的代偿能力的评估。 3.血常规检查。协助判断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以及是否存在着脾功能亢进等。 4.腹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肝脏的B超、CT、肝硬度的检查。
对于早期的肝硬化的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也没有任何的前兆可言。 肝脏是非常强大的器官,只有到达失代偿期,没有足够的肝细胞来维持正常的功能,才会出现失代偿期的表现。当在临床上出现反复的腹胀、脚肿或者出现脾大、门静脉增宽的时候,就要很警惕是否存在肝硬化的情况。
肝硬化有可能会影响寿命。 1、早期的肝硬化或者肝纤维化,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可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2、当肝硬化进展到失代偿期,剩余的肝细胞不能维持正常的消化、合成、代谢、分泌等各种复杂的功能,就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影响生命。 3、肝硬化后容易发生肝癌以及肝衰竭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到寿命。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非常多: 1.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在欧美国家,酒精摄入。 2.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等。 3.遗传性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肝豆状核变性。 4.药物、毒物的长期接触。 5.营养性的原因,代谢性的原因。 6.布加综合征等,都有可能导致肝硬化的发生。
肝硬化是否会遗传,取决于肝硬化的原因,如果本身是遗传病导致的,有可能就会发生遗传情况。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比较多,如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等,还有营养性原因,以及遗传性疾病,如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如果考虑是肝豆状核变性,是有可能遗传的疾病,要及时进行家谱的分析,以防止进一步进展到肝硬化的可能。
肝功能正常也可能是肝硬化。引起肝硬化原因较多,如肝细胞实质破坏、肝纤维化等。早期患者可能肝功能正常,影像学只是有简单提示,需进一步鉴别诊断: 一、肝穿刺活检,可较好鉴别早期肝硬化。 二、无创性的检查,如FibroScan(肝纤维化扫描)等。
早期肝硬化根据不同原因,服药的方案也会不一样。 一、肝豆状核变性,需要服用铜的耦合剂。 二、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需要加用抗病毒的治疗。 三、除病因的治疗外,在中国还有抗纤维化治疗。常用有安络化纤丸、复方木鸡颗粒等等。 四、未出现失代偿期的肝硬化,利尿药、普萘洛尔或者白蛋白,就不一定需要。
肝硬化的患者能干什么活由病情程度决定。 一、早期患者与正常人差不多,若病情控制得好,正常生活工作即可,但需避免重体力活、熬夜等。 二、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体能下降,无法从事高注意力工作,如司机等。不建议进行重体力劳动,可选择文职工作等。 三、若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建议居家休息,不建议正常工作。
非酒精性脂肪肝没有及时地控制进展,加之更多的外加因素合并影响,也可以发展成为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脂肪状态超过肝细胞处理能力,从而堆积在肝细胞里开成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等。 非酒精性脂肪肝需及时治疗,预防疾病发展。但发展为肝硬化几率较小,为可逆的疾病。
在肝硬化的早期,b超不一定有很典型的表现,当到了肝硬化的晚期,才有典型的表现: 1.肝脏外形缩小,但酒精性肝硬化可能会增大,肝实质会有菠萝肝症状。 2.影像学、B超的回声会表现为回声增粗、增强,肝硬化结节改变。 3.可能有门静脉高压,如门静脉增宽、脾大等。 肝硬化就是肝实质的破坏、纤维形成的结果。
肝硬化的患者需调整饮食和生活,不能吃的食物有: 1.加重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药物或毒物,比如要禁酒。 2.避免加重肝损伤的药物,比如糖尿病用药等。 3.减少可能含有亚硝酸盐或者黄曲霉素比较高的食物,比如咸鱼、腌菜等,以新鲜、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4.肝硬化代偿期,减少摄入动物蛋白,可减少肝性脑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