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做完手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如果是封堵手术建议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复查一次心脏超声。如果是外科结扎手术,建议术后三个月、半年、一年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动脉导管未闭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属于简单的、非发绀型的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再通的情况非常少,但是也有可能会发生。因此做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以后,建议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复查心脏超声,看看封堵器会不会移位,或出现动脉导管未闭再通现象。总体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再通的发生率非常低,但是如果小孩子年龄比较小。
动脉导管未闭如果引起了肺动脉高压,说明动脉导管未闭直径比较粗,引起肺动脉高压如果动脉导管未闭直径超过5毫米甚至1公分,或在很早时出现肺动脉高压的症状,如反复的肺部感染、发育不良、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如果出现症状,无论年龄和体重都应该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出现肺动脉高压建议尽早手术治疗,肺动脉高压有可能是由于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的血通过未闭的动脉导管到肺血管,导致肺血增多,再引起肺动脉高压。早期有可能会出现反复的肺部感染、发育不良、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等症状,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关闭未闭的动脉导管,不受年龄和体重的限制。
法洛四联症是最常见的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实是胚胎时期心脏大血管的发育出现了问题,导致动脉圆锥的发育不良引起的一种畸形。法洛氏四联症是最常见的发绀的,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它包括四种解剖畸形,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和肺动脉狭窄。
一般来讲动脉导管未闭如果直径1-2毫米,又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观察先一下。哪怕是低体重儿或早产儿,只要直径不超过2毫米,没有明显的症状,并不需要急着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吃或静脉用布洛芬,看能否自然愈合。
动脉导管未闭如果在新生儿期出现明显症状,就需要进行治疗。包括内科的药物治疗和外科的手术治疗。内科的药物治疗通常指口服布洛芬或者静脉滴注布洛芬,通常每12个小时一个疗程,如果2-3个疗程动脉导管未闭都未能自然愈合,可能要考虑外科手术。
疼痛相当于打针一样,并不会特别痛,动脉导管未闭微创手术其实是其封堵手术。在大腿处穿一个导管推到动脉导管未闭的地方,释放动脉导管的封堵器,而且医生会采取镇痛和麻醉的方式。但内科介入封堵对年龄、体重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最好15公斤,最小也要10公斤以上才能进行动脉导管未闭的微创封堵。
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是非常成熟的外科手术,是所有的开胸手术中最简单的一种。手术总体成功率超过了99%。动脉导管未闭的结扎手术一般是指右侧卧位、左后外侧切口、第四肋间进胸,分离动脉导管未闭再用丝线结扎、或用缝扎的方法,也有可能会用止血钳直接钳闭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能否顺产要看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如果已经在早期做了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无论是封堵手术还是开胸结扎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复查没有特殊都可以正常地怀孕、正常运动、工作和学习,不受任何影响。如果是没有进行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怀孕就需要严密监控、复查心脏超声,判断是否适宜继续妊娠和采取怎样的生产方式,具体的情况需要咨询专业的心脏内科、产科和心脏外科的医生做精确的判断和治疗。
通常如果出现了肺动脉高压,提示动脉导管未闭的直径会比较粗,主要的症状有可能是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发育不良、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如果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肺动脉高压绝大部分可以逆转。个别病人可能小时候没有发现动脉导管未闭、等发现时已经失去最佳手术治疗的时机,肺动脉高压已经达到了重度甚至出现梗阻型的肺动脉高压。
动脉导管是正常的胎儿的组织,如果足月出生以后,随着氧气的增高,动脉导管会闭合形成动脉导管韧带。但早产儿没能从胎儿循环变成正常人的循环,早产儿的动脉导管组织对氧气的反应性比足月儿差,未能够闭合就会形成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非常成熟,整体手术风险不高。如果是外科开胸手术,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成功率超过99%;内科封堵治疗手术的成功率会稍微低一些。首先,动脉导管未闭如果直径比较粗,如果有8-9毫米甚至1公分以上,不建议做内科的封堵治疗,还是应该做外科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手术创伤并不大,但是对血管和体重有一定要求。是在股静脉处穿刺,然后导管一直到动脉导管未闭的位置,释放封堵器,要求体重最好在15公斤以上,起码也要在10公斤以上才能做微创的封堵。如果年龄比较小就出现症状,如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发育不良、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动脉导管未闭的直径比较粗,超过8-9毫米甚至1公分以上。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的材质主要是金属,钛合金金属和镍金属,现在也有陶瓷制的。通过在股静脉处置入一个导管,一直送到动脉导管位置再释放封堵器或者弹簧圈,堵闭动脉导管。它对动脉导管的直径要求比较严格,如果动脉导管直径比较粗,超过8-9毫米甚至1公分,不太适宜做介入封堵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手术以后,建议病人在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和一年复查心脏超声,看看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器会不会移位以及出现动脉导管未闭再通的现象。虽然发生率比较低,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治疗。
通常心脏超声基本能够确诊90%以上法洛氏四联症,怀孕18周以后做胎儿心脏超声,绝大部分也能发现胎儿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法洛氏四联症。如果确诊了法洛氏四联症,一般建议养到6个月甚至1岁左右,再进行根治手术。
单纯的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没太大风险,风险最关键要看早产儿整体身体的状况、以及体重和其它的条件。动脉导管未闭是最常见、简单的、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总体的发病率大概是5%-10%。在足月的新生儿当中,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大概是1/1600。
动脉导管未闭如果不做手术是否有影响,主要看是否有症状和动脉导管未闭的直径。如果动脉导管未闭直径小于2毫米,也没有明显症状,不做手术可以观察,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动脉导管未闭直径超过3mm或者很早时就出现了反复的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发育不良,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做手术,不做手术小孩没办法健康成长。
动脉导管未闭是很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出生后做心脏超声,大部分都能检查出来。它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在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中占比5%-10%。所有的足月新生儿中,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大概是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