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尤其是冠心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式如下: 1、良好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管好嘴、迈开腿。 2、长期用药治疗:可能要长期用药调脂治疗,即降LDL胆固醇,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抗血小板治疗。 4、相关的手术治疗:如动脉粥样硬化影响了器官的灌注和功能,要做相应的检查和手术。同时,手术过后需要长期药物治疗。
心率110次每分钟左右要看节律来自哪个起搏兴奋点。 一、窦性节律: 1、生理情况:发热、饮酒、运动、极度兴奋而引起。 2、病理情况:休克、疼痛等。如无症状,要检查是否存在疾病,不存在疾病则可能是β受体高敏综合征。 二、非窦性节律:即室上性节律、交线性节律,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
高血压95%是原发性高血压,5%是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如下: 一、原发性高血压:原因暂不清楚,发病机制包括遗传、盐负荷过多以及神经内分泌的因素。 二、继发性高血压: 1、来自肾脏:称为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和肾血管性。 2、来自肾上腺:因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起。
低血压应该进食多量水果。 1、进食多量水果的情况:平时血压偏低的低血压状态。 2、进食多量水果的作用:可能利于缓解低血压。水果的种类并无限制,主要为了补充维生素、维持有效血管张力,如莲子有此益处。 3、其他改善低血压的食物:大枣或其他针对血管、血容量增加的甜食,利于改善低血压。
低压50是否危险要从患者或个体其他方面考量: 1、危险的情况:年轻人血压低压50mmHg,是危险的。因为舒张压是维持重要器官灌注的标准。 2、无大的危险:老年人收缩压在150或160mmHg,舒张压在50mmHg左右,存在一定风险,但没有大的危险。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收缩压可以高,舒张压可以低。
心肌炎胸痛特点如下: 1、原因:心肌的炎症侵蚀心包或心肌内神经末梢,导致胸痛。 2、部位:心前区的隐痛。 3、持续时间:时间较长。 4、相关因素:与活动、情绪无明显相关。少数情况,因为损伤影响了心包,疼痛随呼吸加剧或减弱。极少数会有免疫炎症的反应影响胸膜。 5、与缺血性胸痛不同。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早期会发热。 心肌炎: 1、非细菌性炎症一般不发热:心肌炎一般是非细菌性炎症。一般不会发热,只会导致体内其他反应。 2、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发热:极少数爆发性心肌炎是因为病毒直接侵袭。早期会发热,是因为释放致热源,影响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所以,一般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前驱期会发热。
心率过快后果有: 1、窦性心动过速,不需要紧急治疗的情况下持续加快,会导致心脏耗氧增多出现心动过速性的心肌病,导致心慌、胸闷,甚至胸痛等症状。 2、室上性心律失常或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动过速,甚至危及生命。此外,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如体内大出血、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甲亢。
低血压的血压范围如下: 1、临床上诊断标准:收缩压小于等于90mmHg,舒张压小于60mmHg。 2、平均动脉压标准:若平均动脉压减低,也是低血压。平均动脉压,即舒张压加上1/3的脉压。所谓脉压是收缩压减去舒张压,一般最低值在65mmHg左右,有的定义为70mmHg左右。
动脉硬化日常饮食要注意: 1、低脂:吃少一点、差一点,以粗粮、低热量、高纤维素为主,不吃油腻食物和动物内脏。 2、碳水化合物:根据平时运动状态调整。 3、低盐:少吃辣椒、酱油,低盐要体现在各类食物中。 所以,要注意低盐、低脂、低碳水、摄入优质蛋白、高纤维素以及高维生素的饮食。
动脉粥样硬化是因为斑块形成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同时,斑块可能会进行性地增大,使血管管腔狭窄。 1、如何引起血栓:斑块表皮薄弱,一旦破坏,脂质核心暴露到血液,造成血管堵塞,引起急性血栓。 2、动脉粥样硬化的后果:引起血管管腔狭窄,出现功能障碍;形成急性血栓,所供应器官的血流中断而坏死。
晚上心跳慢、口干原因如下: 1、心跳慢的原因:夜间睡眠时,迷走张力增高,导致心跳减慢和血管扩张。熟睡时,窦性节律低,可能是正常现象。 2、心率慢且口干的原因:可能有血容量不足、舌底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极少数有糖尿病存在。要注意血压有无明显降低 中医上可能是因为心血不足,要做检查区分是不是病理状态。
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平稳的患者血压急剧增高,收缩压超过180mmHg、舒张压超过120mmHg,且患有靶器官损害,心绞痛、肾功能不全、脑卒中、主动脉夹层或原有症状加剧。 高血压患者即使血压未急剧增高,且未超过180/120mmHg,但出现脑出血、主动脉夹层、急性心理衰竭的临床情况,也称高血压急症。
心肌炎根据疾病轻重程度进行治疗: 1、急性爆发性心肌炎:包括一般治疗、器官损害、抗病毒、免疫治疗或血流动力学治疗。如进行ECMO、CRRT床边透析、急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救治、生命体征监测等。 2、普通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卧床休息,3个月不做强体力活动,使用辅酶Q10、曲美他嗪、电解质药物、黄芪等。
高血压患者没有特别限制不能喝哪种茶。 1、喝茶的好处:茶多酚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有好处。 2、喝浓茶的危害:如果喝浓茶,含有的咖啡因和少量茶碱会导致心跳增快,神经兴奋性增强,甚至夜晚睡不着。 3、喝茶过量的危害:如果喝茶过多,血容量增多,纳水储流增多,对血压不利。 高血压患者不宜喝浓茶和大量饮茶。
心率过缓的程度,有以下禁忌: 1、禁忌长久站立,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晕倒。 2、避免包括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的药物应用,影响传导系统。 3、避免直接从蹲位站起,避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如有明确的心率过缓,建议及时检查排除疾病的可能。
钙拮抗剂的副作用相对较小。 1、降压药的分类:大致分为5-6类。 2、降压药的副作用:没有禁忌症下使用,基本无大的副作用。 3、钙拮抗剂的副作用:它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不代表没有副作用,有水肿、便秘的副作用。 4、药物的应用:钙拮抗剂在不进行靶器官损害以及临床情况的检测下,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在症状方面,有些动脉粥样硬化可恢复,但病理机制方面,很难恢复。 1、动脉硬化不能根治:动脉硬化有长期慢性的过程,可以稳定,极少数可轻微逆转,但很难恢复。 2、动脉硬化的治疗:一般是全身用药,即针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血管内皮损害的因素治疗。但存在无法治疗的情况,如高年龄、有遗传因素的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原因是血管内皮受损形成斑块。 1、斑块形成原因:动脉血管壁内皮细胞出现损伤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入内皮或内膜被体内防御系统攻击,形成脂质条纹,反复作用形成斑块。 2、动脉粥样硬化学说:主流观点是脂质浸润学说,也有炎症反应学说和其他学说,因为脂质浸润会引起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动脉硬化用药主要针对病理形成的过程。 一、降压药、降糖药、调脂药:存在三高,要控制血压、调整血脂、降糖治疗。根据是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选择药物。 二、营养脑细胞、防止血管堵塞的药物:如有头晕、胸口痛,在检查和手术后用药。 三、扩张血管的药物:如果影响靶器官灌注,且不能进行手术治疗,要用扩张血管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