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外耳畸形,中耳疾病,面神经疾病,耳鸣眩晕,鼻窦炎,扁桃体炎,鼻咽癌及甲状腺癌等疾...
耳朵嗡嗡响在医学上叫做耳鸣,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前兆。耳鸣本身并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个症状,提示身体可能存在某些异常。常见的病因包括听力下降、耳部的感染、耳朵堵住了、中耳炎等耳部疾病。此外,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甲状腺功能的异常等全身性的疾病,也有可能引起耳鸣。部分患者因为工作的精神压力大、睡眠不足或者焦虑、抑郁而出现耳鸣。少数患者情况下,耳鸣可能是听神经瘤、血管畸形等比较严重的信号。如果耳鸣持续不缓解,尤其是伴有听力下降、头晕、头痛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做治疗。
突然感到耳朵堵、耳朵闷,这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表现之一,但并不是所有这种情况都是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通常指在72小时内发生的、找不到原因的听力下降,并且经常伴有耳鸣、耳闷和眩晕。然而,耳闷和耳堵也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例如耳朵里的耳垢堵塞、中耳积水、咽鼓管功能障碍或鼻窦炎。此外,气压变化,如乘飞机或潜水,也可能导致短暂出现耳闷。 如果耳闷持续24小时都不缓解,应该及时就医。如果耳闷伴有听力下降或头晕,更要警惕是否是突发性耳聋,应该尽快去就医。
梅尼埃病反复发作与内耳的淋巴液代谢循环障碍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目前认为可能与内淋巴囊的吸收障碍、免疫异常、病毒感染或遗传因素相关。此外,劳累、精神压力大、高盐饮食、咖啡因或酒精摄入也可以诱发梅尼埃病的发作。患者内耳膜迷路积水会导致压力升高,引发眩晕、耳鸣、耳闷以及波动性听力下降。每次发作可以持续数小时或数天,间歇期症状可以缓解,但多次发作后听力会逐渐下降损伤。 梅尼埃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管理,如低盐饮食、利尿剂的使用、其他药物的使用以及情绪调节和合理用药等。
耳石症复位后,仍然有复发的可能性,大约有30%到50%的患者,在5年内可能会再次发作。 复发与耳石没有完全复位、头部受到撞击、骨质疏松以及内耳的退行性变有关。中老年女性或长期缺钙、维D补充不足的人群容易复发这类疾病。多数复发患者仍需通过耳石复位来缓解症状。 平时应避免突然转头、低头、仰头等剧烈头部运动。预防措施包括补钙、补维D、治疗骨质疏松,以及注意睡眠时枕头的位置。如果频繁发作眩晕,应排除梅尼埃病、中枢性眩晕等疾病。
急性中耳炎患者发作期不要去游泳,慢性中耳炎如果鼓膜没有穿孔,可以谨慎游泳。急性期游泳可能增加炎症风险,导致感染加重。 鼓膜穿孔患者下水可能导致耳朵进水和中耳感染。慢性患者鼓膜完好时可以游泳,但要避免潜水和跳水,防止压力损伤。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或做了置管的患者,术后暂时不要游泳,洗澡时也要用棉球堵耳朵。建议中耳炎没有穿孔的患者在中耳炎恢复1到2周后去游泳,但要保持鼻腔和耳道干净。游泳后可以倾斜头部单脚跳,然后拉耳廓,让耳道的水排出,避免积水增加感染风险。
听神经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早期会引起单侧的耳鸣,逐渐听力下降,容易被当做普通的耳聋,或者突发性耳聋来治疗。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压迫面神经,导致面瘫,压迫前庭神经,影响眩晕,或者影响三叉神经,导致面部麻木、疼痛。 如果压迫脑干、小脑区域,就会出现平衡功能障碍,还有引起脑水肿,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肿瘤占据的位置,引起头痛、恶心呕吐。 尽管这种肿瘤是良性,但是生长缓慢,如果不及时手术或者放疗,神经功能也会受到不可逆损伤。早期的听神经瘤,可以通过磁共振检查明确,手术也可以在显微镜下微创地来做一些治疗。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不一定是耳聋,但需要进一步去确诊。 出生后会做听力筛查,主要包括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但是这个时候小孩刚出生,可能因为耳道的羊脂、羊水,以及测试环境比较嘈杂,或者有些中耳炎,出现假阳性。如果复查仍没有通过,需要在三个月内进行听力评估,比如进行脑干反应稳态,还有区分传导性,比如中耳问题,还是感应性耳聋的问题。部分的婴儿可能暂时性听力下降,少数的确诊为永久性耳聋,也就是先天性耳聋。需要在6个月左右进行干预,比如戴助听器、做人工耳蜗的手术。即使确诊,通过合理的治疗手段,仍有可能使言语发育接近正常儿童。
外耳道胆脂瘤虽然不是恶性肿瘤,但也属于比较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处理。 它是外耳道皮肤角化上皮异常堆积形成的囊性结构,可以压迫并吸收周围的骨质,导致外耳道扩大、骨质侵袭,甚至侵犯中耳或颅底结构,引发耳痛、耳流脓、听力下降以及恶臭性分泌物。这种病症容易误诊为普通的外耳道炎或耵聍栓塞。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面神经麻痹、脑膜炎、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确诊需要结合耳内镜、CT检查或磁共振检查。治疗需要彻底清除病灶,必要时重建外耳道。术后要定期随访,防止复发。
坐飞机时耳痛通常是由于气压变化导致中耳内外的压力不平衡。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来缓解:第一个方法是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多做吞咽动作,或者咀嚼口香糖,或者含硬糖,咀嚼和吞咽动作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耳咽管。婴儿可以通过喂奶使用奶嘴,幼儿可以鼓励他打哈欠来打开耳咽管。如果耳朵仍是感觉闷堵,可以试试捏鼻子鼓气,先吸一口气,把它憋在耳朵里去,也要避免用力过猛。鼻塞或者感冒时乘飞机,更容易出现耳痛,可以提前使用喷鼻剂,鼻喷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等,然后改善咽鼓管功能。 如果疼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可能并发了航空性的中耳炎,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耳朵进水时,不要用棉签轻易挖耳朵,这样反而会使耳朵水推入深部,或损伤耳道。 可以将头偏向一侧,单脚跳,同时牵拉耳廓,水慢慢就会流出来。也可以尝试用手掌轻轻压一下耳朵,起到牵拉耳廓的作用,让水流出来。如果这些方法都没有效果,可以使用吹风机低温模式,距离耳朵30公分左右,轻轻吹干。另外,可以用少量酒精滴一下耳朵,酒精可以带走水分。对于游泳或洗澡后更容易进水的患者,可以预防性使用防水耳塞。 如果水滞留24小时以上,出现耳朵痛、痒、流脓、发烧,需要来医院处理。此外,有时感觉耳朵有水,可能是出现了中耳炎,这是中耳里的水,并不是外耳道的水,这个时候需要及时就医。
耳膜穿孔可能会导致大约15分贝的听力下降。对于小的鼓膜穿孔,可能感觉不到听力下降。然而,如果穿孔面积较大,听力下降是会感受到的。另外,外伤性的鼓膜穿孔通常在4-8周内会自行愈合。但如果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其他类型的穿孔,则可能需要手术来帮助恢复。
鼓膜穿孔患者有时会感到耳道瘙痒,这可能意味着耳道正在长肉或鼓膜正在生长,新生血管和肉芽组织的生长可能会引起轻微的瘙痒感。同时,也应注意炎症的可能性,炎症因子和分泌物的刺激有时也会刺激皮肤神经,导致瘙痒。因此,如果出现耳道瘙痒,患者应及时就医,以确定是组织修复还是发炎所致。
鼓膜穿孔后,通过手术修复,听力可以恢复一部分。如果是外伤性的鼓膜穿孔,且内耳没有受到损伤,鼓膜长好后,听力大部分是可以恢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导致的鼓膜穿孔,常常会伴有中耳或听骨链的损失,这样会导致听力下降。另外,反复的炎症刺激会导致内耳损伤,这部分导致感音神经性的听力下降,这部分听力则不可能通过手术恢复。如果出现骨导听力下降,即反复的炎症刺激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导致骨导的听力下降,中耳手术也是没有办法恢复这部分骨导的损失。
中耳胆脂瘤术后头晕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首先,胆脂瘤破坏半规管,清理后可能导致头晕;其次,迷路震荡,即手术操作或器械震动到内耳,可能引起头晕;第三,迷路炎,由手术和感染引起,可能导致头晕和听力下降;第四,填塞物填塞过紧时,也可能导致头晕,适当放松填塞物可能缓解头晕;最后,脑脊液耳漏和麻醉后反应或麻醉药物反应也可能是头晕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早期胆脂瘤没有特征性表现。在耳内镜下,可见鼓膜松弛部内陷袋形成,而鼓膜紧张部保持完好,听力正常或轻度下降。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反复的耳道臭味脓性分泌物,或伴有白色豆渣状或碎屑样物质。胆脂瘤增大后,可导致明显听力下降、耳痛,甚至颅内或颅外并发症。诊断需借助耳内镜、CT或磁共振等辅助手段,最终确诊需取出胆脂瘤组织进行病理化验。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其中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然而,有些患者可能会自愈,出现膜性愈合,这与穿孔的大小和是否反复发炎感染有关。小的穿孔或不怎么发炎的穿孔会慢慢愈合,愈合几率较大。中等大小的穿孔,如果发炎次数不多,可能需要一到两年时间愈合。而大的穿孔或反复发炎的穿孔,愈合几率很低,多数还会合并中耳肉芽、胆脂瘤、钙化灶,这种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梅尼埃病是耳源性眩晕中的一种,而耳源性眩晕包括梅尼埃病、耳石症、前庭神经元炎、迷路炎和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等。梅尼埃病与膜迷路积水相关,是一种具体的疾病。相比之下,耳源性眩晕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梅尼埃病,还包括耳石症、迷路炎和前庭神经元炎等。
梅尼埃病的典型症状包括眩晕、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部闷胀感。眩晕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天旋地转感,持续几十分钟或几小时,伴有恶心、呕吐和头部闷胀感。听力下降早期为波动性,发作时下降,恢复后听力又恢复,后期为进行性听力损失。耳鸣可为低频或高频,如风声、流水声或蝉鸣等。耳部闷胀感是由于内耳压力较大,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堵塞感,类似耳朵进水。伴随症状还包括恶心、呕吐、平衡障碍、头痛、耳周胀痛或出汗等。
梅尼埃病眩晕的停止时间因个人差异、病情严重程度和阶段而异。初次发作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内眩晕逐渐停止,听力恢复,状态好转。反复发作患者眩晕时间可能更长,一般持续至24小时,很少超过一天。影响停止时间的因素包括:1. 病情轻重,轻症患者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内停止,一两周内消失;重症患者眩晕时间较长,可能需一两天,药物控制后眩晕消失,恢复正常需两三周。2. 治疗干预,及时用药可缩短眩晕发作时间。3. 个体差异,年轻人恢复较快,老年人或合并慢病患者恢复时间可能延长。
一般情况下,鼓膜穿孔后不建议游泳。鼓膜穿孔患者游泳时,水可能通过穿孔进入中耳,导致细菌滋生,引发中耳炎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甚至长出肉芽、胆脂瘤等。虽然有患者会佩戴防水耳塞游泳,但这并非万全之策。因此,建议鼓膜穿孔患者避免游泳,尤其是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应在鼓膜愈合或手术修补后才能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