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外耳畸形,中耳疾病,面神经疾病,耳鸣眩晕,鼻窦炎,扁桃体炎,鼻咽癌及甲状腺癌等疾...
中耳炎滴香油通常是没有用的。我们所说的香油,通常是指芝麻油这类的植物油。对于细菌来说,这种植物油一般没有抑菌作用。如果滴入耳内,积存排不出来,反而可能导致感染加重。因为滴入后粘稠度增加,也不利于脓性分泌物排出。所以,一般建议不要滴香油。
在临床上,我们确实会遇到一些三四岁的小孩子因为剧烈疼痛而在晚上来看急诊。检查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耳朵充血,鼓膜膨隆,甚至可以看到里面有黄色的积液,这些症状表明孩子可能患有急性中耳炎。对于这种急性中耳炎,我们需要进一步检查孩子的鼻咽部腺样体情况,因为在3到6岁这个年龄段,腺样体相对较大。我们还需要确定是否因为感冒导致了鼻窦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综合治疗。 首先,可以使用鼻腔药物,如喷鼻腔减充血剂、鼻腔黏液促排剂,以及一些抗炎症反应的药物,比如抗白三烯药物和抗组胺药物。当然,如果通过抽血等检查发现白细胞升高,确诊后可以加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炎症通常是反复出现的,因此中耳炎即使治愈后,也有可能再次复发。 首先,对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来说,即使治愈,也可能在上呼吸道感染时,尤其是细菌毒性较强时,再次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但经过治疗后,病情会再次好转。至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些人可能认为只要不再流脓就代表病情好转,但实际上,即使不流脓,其根本病变仍然存在,病情并未真正好转。 因此,中耳炎确实有复发的可能。
中耳炎可能导致鼓膜穿孔,这是一种常见的遗留病症,通常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恢复。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例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单纯型,这种病症通常会遗留鼓膜穿孔或少许钙化斑。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还可以进行运动。 此外,这种病症可能会导致轻度的传导性听力下降。通过清除钙化灶和黏连带,然后修复鼓膜,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然而,对于特殊情况,如免疫力较差的患者,例如淋巴瘤、慢性白血病或结核病患者,治疗的预后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修复可能会失败。
这个情况需要分两种来讲: 首先,如果是单侧耳道闭锁且为膜性闭锁,那么在打开膜性闭锁后,再将骨性耳道适当扩大,这种情况下耳道再次闭锁的概率会比较低,开耳道的效果也相对较好。 其次,如果是先天性小耳畸形伴随骨性耳道闭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开耳道,再次闭锁的概率会很高。 因此,许多专家共识认为,对于一部分骨性闭锁的儿童,可能并不适合进行耳道开放手术。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通常情况下,对于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如果是单纯型或者处于干耳状态,少量饮酒和偶尔吸烟影响不大。 然而,我们都应该清楚,烟酒都是致癌物质。因此,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尽量不要抽烟和喝酒,如果能够戒掉就最好,如果不能戒掉,那么至少应该尽量减少吸烟和饮酒的频率。
这个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例如,如果是急性或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其恢复时间会随着上呼吸道感染的逐渐缓解而缩短。通过使用一些药物,中耳炎通常能在几周内慢慢恢复。 然而,如果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有鼓膜穿孔或中耳炎的并发症,如鼓室膨胀不全、粘连性中耳炎、中耳的胆脂瘤、胆固醇肉芽肿以及鼓室硬化等情况,那么就需要通过手术来去除病灶,恢复中耳的通气引流,并重建听力,这样患者才能逐渐恢复。
可能由于白天存在一些白噪音,或者工作时比较专注,你对自己的耳鸣没有太注意。有可能你本来就有耳鸣,只是在晚上安静时,你更能捕捉到它,更能关注到它。 还有一种情况是,一部分耳鸣是生理性的,比如耳朵贴着手掌或枕头时,耳朵里会产生一些声音。这种生理性耳鸣对你的生活和听力没有影响,可以忽略。但如果每次睡觉时都有耳鸣,且影响睡眠和心情工作,那么还是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小耳畸形手术的时间安排非常重要。 通常,孩子在6岁左右,也就是差不多上小学的时候进行手术。手术是分期进行的,一般半年一次,安排在寒假或暑假。手术的具体时间要根据每次手术的具体目标来定。
配助听器的过程大致如下: 1、听力评估:进行耳科检查和听力学检查。 2、试听和体验: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并进行调试和试听。 3、选择助听器: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助听器。 4、定制耳模:印制耳样,量身定制耳模。 5、取机和随访:听取验配师指导,进行定期随访及必要时听力检查。
目前并没有研究表明助听器会越戴越聋。 正确的使用助听器,通常不会导致听力变差,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拿掉助听器后,感觉听力比戴前差的现象,这其实并不是听力变差了,而是人体对助听器产生了适应性,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进行听力测试,以验证听力有没有变化。
耳朵高频听力下降的原因大致如下: 1、解剖相关因素:感受高频音的耳部结构容易受损。 2、年龄因素:老年性聋的早期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 3、噪声因素:持续暴露在85dB以上的噪声中可能会造成噪声性耳聋。 4、药物因素:包括氨基糖苷类药物,抗肿瘤药物,利尿剂等。
有高血糖的人或者糖尿病患者,只要身体能够耐受全麻,血糖控制尚可,听力损失情况又适合做人工耳蜗的,是可以做人工耳蜗植入的。 手术后一定要控制好血糖,适当的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减少由于糖尿病所带来的感染风险。 糖尿病的患者往往还有一些血管的病变,所以要注意术前的评估。
听力下降是否还能恢复,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突发性耳聋除了全聋型之外,经过合理的治疗,恢复效果尚可。 2、如果听力下降达到了数月或数年,不可能通过药物再恢复。 3、如果是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有可能通过听骨链的植入或者蹬骨手术来恢复听力。
儿童中耳炎听力下降是否能恢复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是分泌性中耳炎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后听力基本都能恢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儿童先天性胆脂瘤或其他肿瘤,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听力也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 如果听力下降的程度很重,又是感音神经性聋,可能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帮助恢复听力。
现在人均期望寿命达78岁,以后还会更高。如果70岁患者身体机能都很好,只是出现听力下降,经过治疗后无法恢复或好转,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社交,且符合手术指征,通常是有必要安装人工耳蜗来恢复听力的,而且也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大部分全聋患者是可以做人工耳蜗植入的,少部分不可以。 人工耳蜗是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化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传入听觉中枢产生听觉,适用于重度和全聋的患者。 如果全聋患者有严重的内耳畸形、听神经缺如、严重的精神疾病、不能控制的癫痫等,则不适合做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以后,跟正常人还是有区别的。 人工耳蜗植入后,日常交流跟正常人无明显差别,但对一些对声音质量要求比较高的人,可能有差别。因为现在植入的电极,还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频率,所以使得声音略微不一样,需要患者慢慢适应。
突发性耳聋戴助听器是否有用,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突发性耳聋在急性期不建议佩戴助听器。因为急性期需要积极的药物治疗,同时避免过度的声音刺激。 突发性耳聋患者如果急性期治疗效果不好,达不到实用的听力,影响患者的交流、工作、生活,可以在听力稳定后,进行助听器的验配,这样对患者提高听力很有帮助。
引起中耳炎复发或者反复发作的原因有: 1、感染因素:中如果细菌的毒力较强或者上次治疗得不彻底,会导致复发或者反复发作。 2、机体免疫较低:如老年患者或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细菌感染往往占据上风,容易出现复发。 3、咽鼓管功能障碍:防御能力减弱,细菌及炎症循咽鼓管蔓延与中耳,导致中耳炎的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