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外耳畸形,中耳疾病,面神经疾病,耳鸣眩晕,鼻窦炎,扁桃体炎,鼻咽癌及甲状腺癌等疾...
鼓膜穿孔怎么治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外伤性鼓膜穿孔:不需要急着使用滴耳药物,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以免中耳感染,同时要关注听力损失情况。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遗留的鼓膜穿孔:建议及时手术治疗,清除中耳病灶、探查听骨、修复鼓膜,必要时重建听力。 3、胆脂瘤造成的鼓膜穿孔,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鼓膜穿孔听力下降有可能恢复。 1、外伤性鼓膜穿孔在4-8周左右会愈合,听力下降会随着鼓膜的愈合而恢复。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的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如骨导听力不下降,可以通过中耳手术恢复气导听力;如果出现骨导听力下降,那中耳手术也无法恢复其骨导听力。所以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需要尽早治疗。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手段如下: 1、避免接触过敏原。 2、药物治疗:推荐鼻内局部应用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抗胆碱药物、减充血剂等。 3、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脱敏治疗或免疫治疗。
耳廓形态异常戴矫正器有用,耳廓结构异常戴矫正器意义不大。 耳廓形态异常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为组成耳廓软骨的重要成分之一透明质酸受雌激素水平影响,新生儿体内还有较高浓度的产妇雌激素,在短暂的时间窗内,可通过力学矫正方法治疗。 因而,家属在发现宝宝出生后一周耳廓畸形,应该尽早采取措施施行矫正治疗。
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哮喘无法治愈,但可以控制临床症状。 严重的过敏性鼻炎有30-40%经过一段时间会发展成哮喘,需要及时治疗,而且要两个病一起治,这样会使病人哮喘的控制率高很多。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治疗会复杂一些,但80%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15%的病人可以完全停药。但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其发作。
鼓膜穿孔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鼓膜本身很薄,外因就是外界的外伤和炎症等等因素。 鼓膜是位于耳道最深部,一般情况下不易损伤、穿孔,但当患者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或在炎症的作用下,会造成鼓膜穿孔。 此外,在强噪音、爆炸声等作用下,鼓膜也会发生穿孔。
过敏性鼻炎有可能会引起头痛。 鼻塞症状严重者中会出现头痛;鼻窦引流不畅会出现头痛;鼻塞影响夜间睡眠,白天会有头痛、头晕。 因此过敏性鼻炎一定及早治疗、控制症状,药物治疗是首选,主要有鼻用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抗胆碱药物、减充血剂等。
新生儿耳廓异常能否自己长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耳廓形态畸形:有30%的概率可以得到部分或者完全的自行矫正,但是70%会维持原样或者更恶化,早期干预很有必要。 2、耳廓结构畸形:无法随着新生儿的成长而明显改善,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
先天性耳廓结构畸形有可能遗传。 临床上发现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家族中,也有其他亲属出现耳廓畸形,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家族谱系及小耳畸形相关的综合征,甚至筛查出了一些可能的基因。 耳廓形态畸形一般不会遗传,只是由于在产道、子宫内的挤压,导致形态出现了异常。
EB病毒越高,患鼻咽癌几率越高。 但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也是与鼻咽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属于内因,EB病毒感染和环境因素属于外因。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同情况下,EB病毒的载量越高,患者患鼻咽癌的几率就越高。而生活环境大致相同的两个EB病毒感染者,有鼻咽癌家族史者,患鼻咽癌几率更高。
鼻咽癌患者EB病毒复查可根据其随访时间和病毒检测结果来安排。 鼻咽癌根治性治疗后,第一个月复查一次EB病毒抗体和EB-DNA拷贝数;治疗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治疗1-3年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如果都是阴性,可每1-2年复查一次。如果复查随访期间EB病毒持续阳性,建议调高复查和随访频率。
鼻咽癌治愈后EB病毒阳性要更为密切的随访。 在鼻咽癌根治性治疗后,第一个月随访一次;治疗后1年内,每1-3个月随访一次;治疗1-3年内,每2-6个月随访一次;治疗3-5年内,每4-8个月随访一次;治疗5年以上有症状时及时复诊,无症状每1-2年随访一次。 随访时,需要检测EB病毒,同时定期影像复查。
鼻咽癌EB病毒不一定是阳性的,有7%左右的是阴性,导致鼻咽癌的因素还有: 1、有鼻咽癌家族史。 2、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3、长期接触有害气体、液体、粉尘(农药、苯煤焦油、机油、棉尘等)。 4、长期吸烟、被动吸烟及酗酒者。 5、居住环境空气污染严重的人群。 6、长期吃咸鱼、腌菜、腌肉和熏烤食物者等。
鼻咽癌EB病毒具有传染性。 EB病毒广泛存在,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可进入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引起鼻咽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胃癌等疾病。 由于人们对EB病毒普遍易感,所以患者第一次感染EB病毒,可能是在婴儿时期,病毒来自母亲,或者在托儿所时无意中被感染,又或是在与朋友同喝一瓶饮料时被感染。
化疗后的鼻咽癌患者体内可能还会有EB病毒。 EB病毒是DNA病毒,是寄生性自我复制物,需要利用宿主的细胞系统自我复制,但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 放化疗可以杀死鼻咽癌细胞,清除EB病毒的宿主,所以放化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病毒转阴,但是也有一些患者要过一段时间才会转阴。
EB病毒为阴性,也有可能患有鼻咽癌。 EB病毒阴性者大概率不会患鼻咽癌,但是也有7%左右的鼻咽癌患者是EB病毒阴性的,。 因为鼻咽癌的发生还跟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即使没有EB病毒感染,如果家族直系亲属中有鼻咽癌患者,或生活、工作及居住环境有致癌因素存在,也可能会得鼻咽癌。
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鼻咽癌患者中,大多都存在EB病毒感染。EB病毒广泛存在,通过唾液传播,也被称为“接吻病”。 少数EB病毒感染者会发展为鼻咽癌,感染时间越长、病毒负载量越高,概率相对更高。此外,鼻咽癌综合治疗后患者,若EB病毒持续阳性,可能提示肿瘤复发风险,患者要密切随访。
鼻咽癌检测EB病毒的意义主要是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检测指标至少包括VCA-IgA、EA-IgA、EBNA及EB-DNA检测。 在广东等地区,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已经纳入健康体检的范畴,这也体现了大家对它的重视,体现了癌症治疗的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EB病毒感染有可能会导致鼻咽癌。 有研究表明,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分期与EB病毒抗体滴度及DNA拷贝数相关。同时,鼻咽癌放疗后,2-6年无复发者体内EB病毒抗体滴度很低。若放疗后5-6年内,EB病毒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提示复发风险高。 但也有5-7%的鼻咽癌患者EB病毒阴性。
鼓膜穿孔的症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耳部感染造成的鼓膜穿孔,会缓解耳部感染的疼痛。 2、压力变化或者有东西戳进耳朵里面导致鼓膜穿孔,会有剧烈的突然的疼痛,有时候会有少量的流血。在鼓膜穿孔后,可以没有任何的并发症或者症状,但是有些人会有听力的损失,耳内的噪音,眩晕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