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和监护,心肺脑复苏、危重病人的液体复苏和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方面...
顾名思义,猝死就是找不到原因的很快速的死亡,是内科原因的,跟外伤创伤导致的死亡是不一样的。创伤是有明确的原因,而猝死是内科疾病导致的。很多猝死的病人原来是没有基础疾病的,死得这么快,这么突然。 至于会有什么征兆,因为猝死大部分的病因都是心源性的猝死。
通过解剖研究以后,猝死很多时候是心脏原因导致的。如果是心脏原因,有些人是没有基础疾病的,特别是运动员,有些运动员在场上会出现突然间心跳骤停,导致猝死。 如果人过度的劳作,比如:长期的失眠,或者是过度的疲劳,心脏所承受的负荷加重,会加重我们身体心脏的负担。
一氧化碳中毒的机理主要是一氧化碳跟氧气在竞争红细胞的结合,而一氧化碳结合的能力比氧气要高。因此,要解毒没有特殊的药物,关键是用一些物理的方法,使红细胞更容易的去跟氧气结合。比如:现在用的高压氧,是常规用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这是其中一个药物。
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专业的问题。因为溺水首先要自救,应该是怎么样从溺水的环境脱离出来。当出现溺水状况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镇静。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可能不是每个人出现紧急状况都能够保持镇静,这个是有点不可能的。
对于溺水的急救,首先我要提醒大家的就是,我们只针对岸上的急救。如果是水中的急救,需要由专业人员在水中进行施救,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不是一般的人员群众能够去做的,包括医生也基本上不可能在水中做急救。 所以,所谓的溺水急救应该是病人上岸以后,针对不同的状况进行急救,实施急救的措施。
溺水后到达医院要检查的内容,首先如果能够存活的话,肯定要检查有没有感染,以及血常规和氧的情况怎么样,做血气分析。 其次,就是电解质的问题,在海里的溺水跟在淡水的溺水,电解质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电解质在肝肾功能方面都要检查。
如果心肺复苏做的时间久,不排除有一些损伤。毕竟用的力气比较大,按的时间比较久,这时候有可能肋骨、胸骨,甚至肺,都会有一些挫伤的表现。挫伤以后,因为溺水的病人肺里面可能是充满了水的。当小血管破裂时,按压使水挤出来,有可能出现一些血水。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心跳骤停,溺水也好,窒息也好,或者是心脏基础疾病的也好,或者是没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一旦病人的心脏停了,要做心肺复苏的话,频率是一定的,是100次到120次的频率。因为,如果心脏低于100次,收缩泵出血的能力就会差。
猝死的治疗原则,因为猝死的病人发生的比较快,所以在第一时间发生猝死的时候,通常会判断这个病人是否已经猝死。比如:最简单的是检测神志、呼吸。如果这个病人没有神志、没有呼吸,我们考虑他心脏是停了。如果心脏停了以后,我们不给予急救的话,就会发生死亡,最终就是我们所说的猝死。
天然气里面含有一氧化碳的成分。当我们在密闭的环境下,吸入过量的天然气,它就会产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当然天然气有多少一氧化碳的成分,是根据不同品质的天然气来决定的。另外,需要密闭的环境。如果是通风的环境下,吸入的天然气不是太多的情况下,一氧化碳中毒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
一氧化碳中毒多久才能恢复,需要根据中毒的深浅来鉴别。一氧化碳中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分级是根据吸入的一氧化碳的浓度,以及一氧化碳跟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来判断它的轻中重度。 轻度的时候可以通过吸氧,或者离开一氧化碳的环境,是可以自行缓解的。
溺水后的抽搐,如果是上岸以后仍然出现抽搐,首先要判断一下这个病人有没有神志。如果没有神志的话,有可能是因为心跳停止,大脑缺氧导致全身的抽搐。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去做心肺复苏,判断的依据就是病人有没有呼吸,有没有神志。
儿童溺水进行抢救,不管是医院也好,现场也好,大家要去紧急采取一些措施。其实跟成人一样,只要是溺水的病人,上岸以后神智清楚,有呼吸的,帮助他排水,把他肺里的水咳出来、排出来。如果神智不清的话,没有呼吸的,可能要进行心肺复苏。
溺水病人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就是有自己的呼吸,一般野外能够判断成功的,主要是以呼吸为主。当然病人手脚能够动,能够抵抗,说明他的神智正在恢复,虽然他的意识不是完全的清醒,但是,如果是有对疼痛刺激,按压的时候进行阻止,说明他已经在恢复意识,说明心跳在恢复。
猝死,顾名思义,是不明原因的突然间死亡。从大数据的诊断来说,心源性猝死的比例大概70%,就是大部分的猝死都是因为心跳骤停导致的。一个健康人出现心跳骤停,大部分的心率是室颤为主。而治疗室颤,最重要的是除颤。
一氧化碳导致中毒的原理是吸入一氧化碳以后,它跟我们的氧气争夺与红细胞结合的几率。一氧化碳跟红细胞结合的能力是氧气跟红细胞结合能力的240倍,一氧化碳跟红细胞离合的能力是氧气跟红细胞离合能力的三千六百分之一倍。
溺水的病人上岸以后,如果这个病人没有心跳,没有呼吸,我们认为他心跳停了。因为溺水的病人,大量的水冲到肺里,影响我们肺的氧气的交换,这时候身体就会缺水、缺氧。身体里面缺水、缺氧,最容易敏感的器官就是肺、脑、心脏,如果心脏缺氧就容易造成心跳骤停。
溺水后心肺复苏,跟我们平常的心肺复苏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从水中捞起来以后,这个病人可能存在气道问题。跟平常走路突然晕倒、心跳骤停的病人不一样,溺水的病人会存在什么气道的问题呢? 首先,如果在野外,有可能是水草、泥沙堵塞了气道,这时候必须要把气道清理出来。
心肺复苏按压的深度是统一的。不管病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心跳骤停,是溺水也好,窒息也好,或者是基础疾病也好,或者是没有基础疾病的心源性猝死也好,只要进行心肺复苏,按压的深度在指南里面是五到六厘米。但是,通常在现场做的时候,没有人去量度具体是五厘米还是六厘米的,最好是用力的按。
猝死的病人,顾名思义,是在短时间内出现死亡的一类病人,从大数据来调研的话,心跳骤停是猝死经常见的原因,而心跳骤停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心肺复苏。心脏停止时间越久,大脑跟身体缺血、缺氧的情况就越严重。如果心跳停止六分钟以后,大脑就会出现一些不可逆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