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刘泽涵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擅长:肝胆胰肿瘤及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恶性胰腺肿瘤的手术方式有哪些?3类术式对应3种肿瘤情况
恶性胰腺肿瘤的手术方式有哪些?3类术式对应3种肿瘤情况

恶性胰腺肿瘤的手术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是普外科最大的手术,主要针对胰头癌; 2、胰体尾切除术:针对胰体尾部的肿瘤,可能需要切除胰体尾和脾脏; 3、全胰腺切除术:当胰腺肿瘤占据整个胰腺时,需要将整个胰腺切除以根治肿瘤。 恶性胰腺肿瘤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视肿瘤具体情况而定,选择能根治肿瘤的手术方式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恶性胆囊肿瘤的发生?三级预防策略
如何预防恶性胆囊肿瘤的发生?三级预防策略

预防胆囊恶性肿瘤的发生,我们一般强调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是控制体重,规律饮食,避免高脂饮食。二级预防要早发现早处理,对于大于一厘米的胆囊息肉,应及时切除,有症状的结石也应及时手术。三级预防是强调术后的规范治疗,确诊后的规范治疗,以及术后的定期随访复查。

胰腺肿瘤是良是恶?揭秘肿瘤的真实面目
胰腺肿瘤是良是恶?揭秘肿瘤的真实面目

长在胰腺上的肿瘤不一定是恶性。 胰腺上的肿瘤不全是坏蛋,也有一些是良民。需要火眼金睛和一些手段来分辨。 良性肿瘤比如浆液性囊腺瘤,生长缓慢,不切除也基本是没有问题的。还有一些是交界性的肿瘤,比如粘液性的囊腺瘤,它就像墙头草一样可能变坏,有可能就维持现状,需要及时处理。 是对于一些恶性肿瘤,比如胰腺癌、神经内分泌瘤,这才是真正需要紧急处理的“大BOSS”。

胆囊肿瘤中期治愈后复发风险揭秘:关键因素解析
胆囊肿瘤中期治愈后复发风险揭秘:关键因素解析

恶性胆囊肿瘤中期治愈后,治愈一年后是否还会复发,取决于多个因素。 1、肿瘤的分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T2期早中期的复发率大约是30%,而T3期则可能达到50%。 2、手术的质量也是一个影响因素,R0切除(无论是微创还是开刀)的复发率会显著低于R1切除,简单来说就是切除得越干净越好。 3、术前是否发现有淋巴结转移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4、低分化的腺癌更容易复发,因为越低分化说明癌细胞越活跃。 总体来说,术后都需要密切随访。

恶性胆囊肿瘤术后生存率高吗?
恶性胆囊肿瘤术后生存率高吗?

恶性胆囊肿瘤术后的生存率因患者阶段不同而异。 数据显示,早期(一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然而,对于TM分期三期或四期的患者,生存率通常低于15%,尤其是晚期患者,他们可能活不过半年。 对于以上这些患者,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以显著提高生存期。

恶性胆囊肿瘤形成要几年?专家揭秘胆囊癌变时间
恶性胆囊肿瘤形成要几年?专家揭秘胆囊癌变时间

恶性胆囊肿瘤的形成通常需要几年。 这个过程典型地由结石引发炎症,进而导致癌变,这样的慢性刺激往往需要10-15年的时间。然而,特殊的基因变异可能加速癌变进程,可能在2-3年内就会发生。此外,瓷化胆囊的癌变时间通常在10年以内。 不过,这些情况在每个人身上的发生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及时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不吃早餐会增加胆囊癌风险吗?真相在这里
不吃早餐会增加胆囊癌风险吗?真相在这里

恶性胆囊肿瘤与不吃早餐是否有关联存在一些争议。 某些观点认为,空腹状态下胆汁淤积可能形成结石,进而导致癌变。然而,这一过程非常漫长,且部分数据表明不吃早餐者的结石风险增加,但另有研究未发现两者间的直接关系。 从身体健康角度,建议规律三餐,特别是重视早餐。

无胆结石却患胆囊癌?警惕这些可能的诱因
无胆结石却患胆囊癌?警惕这些可能的诱因

即使没有胆结石,也可能会发生胆囊癌。 这与胆囊息肉(尤其是大于一厘米的腺瘤性息肉)、慢性胆囊炎、胆胰会合的结构异常(包括瓷化胆囊)以及遗传因素有关。 在临床上,胆囊息肉是最常见的。如果发现胆囊息肉大于一厘米,应及时切除胆囊,以避免癌变。

警惕!这些人群每年必查,以防胆囊癌变
警惕!这些人群每年必查,以防胆囊癌变

恶性胆囊肿瘤的高危人群评估标准包括: 1、高龄。 2、结石:特别是大于2-3公分的结石。 3、胆囊息肉:特别是大于1厘米的息肉。 4、瓷化胆囊。 对于这些患者,我们建议每年复查超声和肿瘤标志物,以便及时发现癌变倾向。

恶性胆囊肿瘤患者切除胆囊后,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
恶性胆囊肿瘤患者切除胆囊后,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

恶性胆囊肿瘤患者切除胆囊之后,身体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例如消化功能减退,特别是脂肪分解能力下降。患者需要配合低脂饮食或补充胰酶。 对于远期影响,大多数患者在3-6个月恢复后可以适应,但若出现脂肪泻,则需要医生协助,进行药物或饮食的辅助指导。

为什么恶性胆囊肿瘤术后还要做病理检测?揭秘病理检测的3大秘密
为什么恶性胆囊肿瘤术后还要做病理检测?揭秘病理检测的3大秘密

恶性胆囊肿瘤术后,还要做病理检测,它有三个目的: 1、要确诊它的类型,比如有腺癌、淋巴癌、腺鳞癌、神经内分泌癌这些情况; 2、以评估预后,比如它的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它的不同的分化级别,预后不同; 3、可以指导治疗,甚至需要做基因检测,来判断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同时通过切缘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辅助化疗。

警惕!恶性胰腺肿瘤晚期转移的高危器官有哪些?
警惕!恶性胰腺肿瘤晚期转移的高危器官有哪些?

恶性胰腺肿瘤晚期可能会转移到多个器官,肝脏是头号目标,其次是肺和骨。 腹膜转移包括脾脏和淋巴结等。大多数情况下,肝脏的转移是通过门静脉直接达到肝脏,也是最容易受累的器官。 肺和骨的转移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引起的,可能导致骨头痛、腰痛等症状。而腹膜转移往往提示病情已经比较晚期,会出现腹水的情况。

揭秘:老年人胆囊肿瘤背后的3大原因
揭秘:老年人胆囊肿瘤背后的3大原因

老年人恶性胆囊肿瘤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个: 1、可能会有长期的结石性胆囊炎的慢性炎症的刺激的积累效应,这种效应可能促使肿瘤不断癌变。 2、免疫功能比较弱,年龄导致的免疫监测功能下降,也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3、由于诊疗可能不是特别规范,症状表现可能不是那么典型,这有可能使得疾病的发生被家人或者自己忽视。

胆囊肿瘤术后新发现:手术还是姑息?
胆囊肿瘤术后新发现:手术还是姑息?

胆囊结石术后发现恶性胆囊肿瘤,是否需要再次手术取决于肿瘤的分期。 对于T1A期的极早期肿瘤,胆囊切除后即可。对于TB期以上的肿瘤,通常需要手术,包括切除部分肝脏和进行淋巴结清扫。晚期肿瘤往往选择姑息治疗。 是否进行手术还需考虑患者的年龄和全身状况,以判断是否能从手术中获益。

胰腺癌前兆预警:身体这些信号不容忽视
胰腺癌前兆预警:身体这些信号不容忽视

如果身体出现以下危险信号,应苞胰腺恶性肿瘤: 1、莫名其妙的体重减轻、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尿颜色变成茶色,或者是中上腹的持续疼痛,有些表现为胃痛; 2、血糖突然失控,没有糖尿病但却出现了血糖的飙升,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胰腺癌的前兆; 3、吸烟、喝酒、慢性胰腺炎的病人,风险也非常高。

警惕胆囊疾病:早期症状和危险信号大揭秘
警惕胆囊疾病:早期症状和危险信号大揭秘

胆囊疾病的早期症状要警惕以下几种: 1、典型的症状包括右上腹的疼痛,尤其是餐后的加重。 2、表现胃病的情况,如腹胀、嗳气、打嗝。一些人可能会有脂肪泻、拉肚子。 3、对于病情进展,可能会发现皮肤、巩膜的黄染,或者体重下降,甚至能摸到体表的右上腹包块。 以上这些都是胆囊疾病的早期症状非常危险的情况。

恶性胰腺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疗吗?
恶性胰腺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疗吗?

恶性性肿瘤接受放疗,并不是每个人的必选项,但在特定情况下,它可以发挥补刀的作用。 1、术前肿瘤如果包裹住了血管且处于临界可接受状态,放疗和化疗可以帮助肿瘤缩小,从而争取手术的机会。 2、对于术后情况,如果切缘有癌细胞残留,放疗加化疗就相当于扫尾工作,可以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

恶性胆囊肿瘤晚期不想放化疗,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恶性胆囊肿瘤晚期不想放化疗,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恶性胆囊肿瘤不想化疗,有其他办法,但是作用有限。 1、出现黄疸之后,可以穿刺引流、放胆管支架等。 2、也有一些新的方法,比如免疫治疗,现在也是国际指南认可的,它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3、也有一些靶向治疗,如果有基因比较好、比较合适的基因位点,是可以服用靶向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CA199升高就是胰腺癌?肿瘤标志物背后的真相,90%的人都误解了
CA199升高就是胰腺癌?肿瘤标志物背后的真相,90%的人都误解了

胰腺肿瘤标志物是血液里的一些小的间谍,能帮我们揪出胰腺里的坏细胞,或者说恶性的细胞。 最常见的比如有CA199、CEA、CA125等,但不代表升高一定是癌,有可能会有其他疾病的干扰,比如CA199,很多胆管炎或者肝硬化的患者也会出现升高。

胰腺肿瘤致黄疸别慌!手术、支架、引流该怎么选?一个视频讲清治疗关键
胰腺肿瘤致黄疸别慌!手术、支架、引流该怎么选?一个视频讲清治疗关键

恶性胰腺肿瘤退黄疸,无非就是手术或者是支架,或者是引流这几个方向。 原则就是疏通这个堵点,手术可以疏通,同时切除肿物,而支架或引流,比如有ERCP、PTCD这些技术,它可以缓解快速的退黄,但往往不能起到根治作用。 同时,可以用一些辅助性的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可以护肝利胆,来缓解黄疸。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