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刘泽涵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擅长:肝胆胰肿瘤及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恶性胆囊肿瘤诊断:CT与磁共振的优劣对比
恶性胆囊肿瘤诊断:CT与磁共振的优劣对比

确诊恶性胆囊肿瘤后,选择做CT还是磁共振,各有不同。 增强CT是评估肿瘤范围及是否有转移的首选,检查速度快且费用较低。核磁或MRCP在显示胆道方面有独特优势,更适合评估肝内小的转移灶,尤其是肝内小的转移灶。 通常,两种检查联合使用能提高准确率。

胆囊肿瘤切除后就能高枕无忧?真相不简单
胆囊肿瘤切除后就能高枕无忧?真相不简单

恶性胆囊肿瘤早期手术切除,不一定就没事了。要看早期有多早。 1、如果是非常早,手术之后就可以不管它。 2、如果是早中期,往往需要术后的辅助化疗,并且需要密切的监测,因为胆囊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也是非常高的。 所以,需要主刀医生和病理医生具体评估它的分期。

恶性胆囊肿瘤可以早期发现吗?高危人群需注意这些检查
恶性胆囊肿瘤可以早期发现吗?高危人群需注意这些检查

早期恶性胆囊肿瘤往往没有什么症状,从症状上它比较难发现。 此外,普通的超声检查也容易漏诊,因为病灶可能很小。对于高危人群,如果选择做增强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才有可能被发现。早期的恶性胆囊肿瘤,还可以结合CA199的检查。 总的来说,早期的恶性胆囊肿瘤不是很容易被发现。

胆囊肿晚期手术无必要?专家揭秘最佳治疗方案
胆囊肿晚期手术无必要?专家揭秘最佳治疗方案

恶性胆囊肿晚期是否还有必要进行手术,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如果已经是晚期,也就是四期的阶段,我们不建议做根治性手术。 2、如果出现梗阻,可以采用姑息的手术方式来解除梗阻。在这个阶段,首选是药物治疗,比如化疗或者免疫治疗,同时可以采用胆道支架来疏通胆道,减轻梗阻。

为何胆囊肿瘤一发现就是晚期?揭秘早期难发现的真相
为何胆囊肿瘤一发现就是晚期?揭秘早期难发现的真相

恶性胆囊肿瘤一发现就是晚期,是因为早期往往很难发现,它没有什么症状。 对于早期患者,普通的超声检查也很容易漏诊微小的病灶。往往当出现黄疸或比较严重的肝功能损害等情况时,患者才会及时就医。 这些因素导致恶性胆囊肿瘤不易被发现。

影响胆囊肿瘤生存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影响胆囊肿瘤生存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恶性胆囊肿瘤的生存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1、关键因素包括分期:早期肿瘤预后明显好于晚期。 2、手术是否彻底切除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未彻底切除的手术方式生存率更高。 3、淋巴结转移情况也影响生存期,无转移者生存期会显著延长。 4、低分化肿瘤比高分化的预后更差。

综合治疗是关键!中期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期如何突破40%?
综合治疗是关键!中期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期如何突破40%?

恶性胰腺肿瘤中期有治愈的可能,但是难度较大,综合治疗是关键。五年的生存期往往也只有20%-40%。 首先要评估有没有手术的机会,术后要配合放化疗等。而且,中期的胰腺肿瘤有没有引起转移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在术前要仔细评估其他脏器是否有转移。但是每个人存在个体差异,如果年轻体质好的患者,积极治疗之后也有很好的预后。

恶性胆囊肿瘤哪个时期最容易发生转移?
恶性胆囊肿瘤哪个时期最容易发生转移?

恶性胆囊肿瘤最容易在T3期发生转移,即胆囊突破浆膜层,已经长透了,这时可能会发生转移。 对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如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患者,也可能会在术后2年内发生转移。

胆管结石能引发恶性胰腺肿瘤吗?
胆管结石能引发恶性胰腺肿瘤吗?

胆管结石虽然不会直接引发胰腺恶性肿瘤,但长期存在可能为胰腺癌的发生铺路。 如果胆管结石短期内堵住了胆胰的共同开口,可能会引发胆源性胰腺炎,这个过程通常是可逆的。 然而,如果胆源性胰腺炎长期发作,胰腺组织会逐渐受损,导致细胞变异。如果此时还合并胆道感染,癌变的概率会更高。

恶性胰腺肿瘤中期:放射性粒子植入能否成为治疗的有效手段?
恶性胰腺肿瘤中期:放射性粒子植入能否成为治疗的有效手段?

恶性胰腺肿瘤中期,可以做放射性粒子植入,但也要看肿瘤的范围和患者的体力。 如果肿瘤没有广泛转移,没有包裹大血管,通过粒子植入可以进行微创精准的放疗,以缓解疼痛效果。 然而,它无法根治,需要联合化疗或手术等其他方式。放射性粒子植入本质上是一种局部放疗技术。

胰腺内的“失控细胞”:恶性胰腺肿瘤为何如此凶险?专家解读
胰腺内的“失控细胞”:恶性胰腺肿瘤为何如此凶险?专家解读

恶性胰腺肿瘤就是胰腺内的坏细胞失去控制、失控疯长。 它可能来源于胰腺的导管、腺泡或神经内分泌细胞,如胰腺癌、囊腺癌等。这种肿瘤生长快且不易被发现,是一个隐形杀手。通常在出现腹痛、黄疸或消瘦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恶性胰腺肿瘤是腹部肿瘤中的“癌中之王”。

胆结石不切除可能癌变?这些信号需警惕
胆结石不切除可能癌变?这些信号需警惕

胆结石不切除,有可能发展成恶性的胆囊肿瘤。 长期的结石刺激已被证实可能会癌变,癌变风险可能升高到十几倍。有一些高危信号,例如舌头很大,大于3厘米的结石,病程超过10年的胆囊结石,瓷化胆囊和萎缩胆囊等,都是癌变的高危信号。 预防的关键是,如果已经出现上述大结石、长周期结石,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该及时切除。

胰腺癌手术是否必须切除胆囊?
胰腺癌手术是否必须切除胆囊?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恶性胰腺肿瘤是需要切除胆囊的。 胆囊几乎是胆胰手术的标配,例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胆囊是必须要切的。 对于其他手术,如胰体尾癌,如果没有累及胆囊,可以考虑保留胆囊。关键原因是防止癌细胞通过胆道的扩散和传播。

胆管结石与胰腺癌:炎症如何成为癌变的催化剂?
胆管结石与胰腺癌:炎症如何成为癌变的催化剂?

胆管结石会提高引发胰腺恶性肿瘤的风险,因为只有长期的炎症才有可能助攻癌变。 胆管结石一般不会直接诱发胰腺,但是反复的长期刺激胰腺,有一些细胞有可能刺激它的变异。胆管结石往往表现为黄疸和消瘦,表现上和胰头癌有点相似,所以也要引起警惕。

胆囊肿瘤术后必看:如何进行有效的随访检查?
胆囊肿瘤术后必看:如何进行有效的随访检查?

恶性胆囊肿瘤术后随访检查的建议如下: 1、术后两年内密切随访,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每次随访必须检查的项目包括CA199和B超。 2、可能每半年还会进行一次增强CT或核磁检查,重点监测是否有肝脏转移,因为肝胆是紧密相连的。 3、对于术后五年以上的病人,随访可以延长至每年一次,但需要终身监测。

胰腺肿瘤术后复查指南:如何像打地鼠一样防复发?
胰腺肿瘤术后复查指南:如何像打地鼠一样防复发?

恶性胰腺肿瘤术后,定期复查就好比是“打地鼠”,早发现才能早消灭。 1、一般来说,术后两年之内建议每三个月或半年复查一次,包括动态的核磁、动态的CT加肿瘤标记物。 2、如果术后五年,可以将复查时间拉长到每年一次,但终身都需要监测重点器官,如肝脏、脾脏和肺,以预防局部复发。最常见的指标是CA199,如果突然升高,一定要引起警惕。

如何评估恶性胆囊肿瘤的分期?TNM标准详解
如何评估恶性胆囊肿瘤的分期?TNM标准详解

评估恶性胆囊肿瘤的分期,我们国际上最常用的一个叫TNM分期标准。 T分期是从T1到T4,它从胆囊的黏膜层一直分类分到T4层,侵犯邻近器官。 N分期是看有没有淋巴结转移,没有转移就是N0,如果有远处淋巴结转移,它就是N2。 M分期是看有没有远处器官的转移,如果有远处器官转移,它就是M1。

胆结石手术后可以吃鸡蛋吗?很多人都吃错了
胆结石手术后可以吃鸡蛋吗?很多人都吃错了

胆结石手术后,一般不建议吃煎鸡蛋。 胆囊术后初期,胃肠道因手术应激和麻醉未完全恢复,对煎鸡蛋这类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可能引起腹胀、腹泻。然而,蒸鸡蛋或水煮蛋通常没有太大影响。 建议从清淡食物开始尝试,若进食后无不适,可逐渐增加油脂摄入,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急性胆囊炎必须立即手术吗?医生揭晓最佳手术时机
急性胆囊炎必须立即手术吗?医生揭晓最佳手术时机

急性胆囊炎是否需要立即手术,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定。 有些患者症状轻,通过非手术的方式,包括禁食、补液、抗感染等,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可以采取非手术的治疗。当然,它也不是根治性的治疗。 但如果患者的病情很重,或者出现胆囊的坏疽、穿孔,通过积极保守的治疗后,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恶化,就要积极地去做手术,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孕期能不能治胆囊结石?医生揭秘安全应对方案
孕期能不能治胆囊结石?医生揭秘安全应对方案

孕期患胆囊结石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如果孕期患了胆囊结石,最简单的办法是调整饮食,避免吃高油高脂的食物,以减少胆囊的负担和收缩。 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先观察并定期产检复查。 如果出现明显的疼痛甚至穿孔的情况,就要及时就医。 根据评估,可以选择是否进行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但一般不推荐在孕期进行手术。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