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进入哺乳期,在产后42天是子宫恢复的关键时期,产后3天会出现血性恶露,产后14天之内会出现浆液性恶露,随之会出现白色恶露,通常在一个月左右,恶露会自然排出干净。 如果恶露持续存在,甚至在产后42天以上还有恶露,可以肌注促子宫收缩剂,比如益母草注射液或者缩宫素注射剂,这些都是可以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另外也可以口服新生化颗粒或者益母草颗粒来促进子宫收缩,促进恶露排出。
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大部分妇女在怀孕早期会出现恶心呕吐、厌油腻、不思饮食的症状,也就是常说的妊娠反应。 这种妊娠反应到怀孕12周左右自行消失可以不做治疗,但是有一部分妇女妊娠反应比较剧烈会出现严重的呕吐,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积极治疗了。 常用的药物是维生素B6片,维生素B6片即可以起到止吐的作用,也可以起到补充维生素的作用。
分娩以后进入哺乳期,在产后五天之内都是初乳,初乳的颜色是淡黄色的,但是营养价值很高,初乳含有免疫型抗体可以防止婴儿出现过敏反应。 初乳中还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可以促进新生儿胃肠道上皮细胞生长,促进肝脏及其它组织的上皮细胞迅速发育,还有防止感染和增强免疫的功能。 产后5天以后出现成熟乳,成熟乳的颜色发白,含有脂肪含量比蛋白高,母乳喂养有助于宝宝健康发育,主张母乳喂养。
怀孕足月以后进入临产状态,孕妇会出现阵发性规律性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当宫口从一指开大到三厘米时,就会进入活跃期。 但是最近几年有新的提法,当宫口开大一厘米,也就是一指时到宫口扩大六厘米时,这种情况叫做潜伏期,从宫口扩大六厘米到宫口开全称之为活跃期。 初产妇的产程通常需要11到12小时,经产妇的产程大约需要6到8小时,当宫口开全以后,胎儿娩出,随即再进入胎盘娩出期,胎盘娩出时间大约需要5-15分钟,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
哺乳期妇女尽量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咸菜、腊肉,这些食物含有不少的亚硝酸盐,会损害到宝宝的健康。不要吃韭菜、人参还有麦芽,这些食物会引起回奶,从而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的。 不建议喝咖啡、浓茶还有巧克力,这些食品含有比较多的咖啡因或者茶碱,会影响到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扰乱其睡眠的规律。不可以饮酒,因为酒精可以通过乳汁影响到宝宝的神经系统的发育。
早孕期会出现乳房的胀痛感,这是因为怀孕以后,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泌乳素都会出现,受这些激素的影响,会出现乳腺腺管的增生及乳腺腺泡的发育。 所以,一部分早孕期妇女在怀孕早期会出现乳房的胀痛感,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到怀孕12周以后,营养胎儿的主要器官是胎盘,孕激素处于一定的分泌高峰,这个时候乳房胀痛的感觉就会减轻。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孕囊期流产,常常是由于胚胎自身发育不良,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病毒感染,放射线物质的接触,化学性物质的接触。 这些原因所致,偶尔一次孕囊期流产可以在半年或者一年以后再备孕,观察下一次怀孕的情况,如果频繁地出现流产,常常需要做染色体检查,通过染色体核型检查来判断是否有先天性的遗传性疾病。
哺乳期妇女应该注意膳食均衡,多吃优质蛋白,包括鸡蛋,牛奶,鸡肉,鱼肉,瘦肉等制成的汤类食物,可以促进泌乳;另外还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及蔬菜,多吃粗粮,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还可以增加泌乳量。 哺乳期妇女应该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按时作息,夜间也可以哺乳一次,这样可以促进泌乳,哺乳期妇女还可以做产后的保健操及产后的瑜伽,这样可以促进盆底功能康复。
哺乳期妇女最好不要多吃烧烤,反而在哺乳期应该多吃含有营养价值的汤类食物,比如鸡蛋、牛奶、鸡肉、鱼肉、瘦肉等制成的汤类食物,可以促进泌乳,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另外 ,一些菠菜做成的汤类或者是水果制成的汤类,这些物质也可以促进泌乳,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至于烧烤,因为含有水分极少,不刺激泌乳,只能增加食欲,所以在哺乳期,烧烤尽量少吃,可以适量吃,改善一下食欲。但是,最好以吃流食为主。而且是含有营养价值的汤类食物,对泌乳有一定的好处。
我是医联媒体特邀专家,蒲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玉芳。乳房涨奶是喂养不当的一种表现,通常情况下如果乳房淤积会出现涨奶的症状,婴儿吸吮乳房时建议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吮另外一侧。这样可以保证每一次哺乳,都能够有一侧乳房被吸空,可以有效的防止乳汁淤积。 另外夜间也应该哺乳,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泌乳量,而且可以防止乳汁淤积。当乳房出现胀奶以后需要用热毛巾热敷。通过热敷可以软化淤积的乳腺结节,同时尽快帮助乳汁排空,缓解乳房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