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在怀孕期间尽量不要服用,药物说明书是正确、合理指导药物使用的金标准。药品说明书明确指出,孕妇要慎用奥美拉唑。 虽然没有明确的依据证明奥美拉唑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但是为安全起见,在孕期最好不要服用奥美拉唑,除非有严重的胃肠道疾病,有明确的使用指征,可以结合临床表现、症状、辅助检查等具体情况,分析利弊以后,再做决定。
胎动与拉肚子应该没有相关性,胎动是胎儿在子宫内的运动,从怀孕18到22周之间开始出现胎动,每天的胎动数大约200到300次。 而拉肚子通常是胃肠功能不适引起的,与饮食不当有关系,当胃肠蠕动过快时,出现拉肚子的症状,这种情况需要化验大便常规,补充乳酸菌,积极治疗感染。 但是胃肠蠕动过快有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当子宫收缩时胎动有可能加快,所以出现拉肚子的情况一定要积极治疗。
怀孕38周胎儿肠管扩张不应该超过25mm,如果扩张范围超过正常值,提示胎儿消化系统可能存在异常,如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等。 这种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会导致肠管内积液不能及时排出,所以B超下会监测到胎儿肠管扩张大于25mm。目前肠管扩张22mm有可能是暂时性的,建议间隔1-2周左右去做复查B超,注意按期孕检。怀孕晚期,如果出现阵发性规律性宫缩及阴道流液,需要及时就医。
大便时用力对胎儿通常不会有危害的,在孕期受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活动量的减少、优质蛋白的饮食都会出现大便干糙的情况,大便过度用力会导致痔疮的形成。 所以建议在孕期如果出现大便干燥应该外用开塞露治疗,饮食上注意多吃粗粮、水果、蔬菜,当然还有优质蛋白这样有利于大便的排出。 另外还要注意适当的运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些孕妇的保健操或者瑜伽来增加肠蠕动,防止出现便秘。
母乳喂养的孩子通常很少出现绿色的大便,如果婴儿出现绿色的大便,需要注意是否在分娩时吞咽了被污染的羊水。 另外是否有添加辅食,比如其他的配方奶粉,还要注意是否有婴儿消化不良。 出现这种情况以后需要观察孩子的一般表现,是否有吸吮不好、睡眠不好、反射不好的情况,可以及时请儿科会诊。 如果没有其他异常,单纯的绿色大便,暂时可以观察。 必要时也可以口服酪酸梭菌颗粒,来改善胃肠道的症状。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的次数是比较多的,一般都在3-5次,甚至可达到7-8次左右。有时小便一次,就会带着大便出来,但是不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及体重的增加。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稀软且呈淡黄色略带酸味,如果大便异常,预示着胎儿消化不良。 临床上通过观察大便量、颜色、稀稠度、有无奶瓣等性状,判断婴儿是否有胃肠道功能紊乱,或者消化不良等情况。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属于产科的急危重症,通常于诊断的前数天甚至数周,孕妇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前驱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厌食、浑身乏力、头痛以及右上腹疼痛,随着病情的进展,会逐渐出现黄疸,且进行性加重。 出现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化验肝功能明显异常,病情危重时,甚至可进展为肝性脑病、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所以这种疾病一旦发生以后,需要引起警惕。
判断临产的标志需要观察宫缩,通常情况下如果孕妇出现阵发性规律性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起初每间隔十分钟一次持续10到20秒渐变为间隔5到6分钟一次持续30到40秒逐渐递增,而且会出现阴道见红,宫颈管的进行性短缩或者胎先露的下降,这种情况就是临产了。 在临产以后,宫缩的强度会增大到100到150但是偶尔一次宫缩并非临产的征兆,只有出现阵发性规律性且逐渐加强的子宫收缩才是临产的征兆。
胎儿在子宫内如果出现前置血管,到怀孕足月以后,很有可能会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很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所以前置血管也是剖宫产的指征。 由于前置血管异常出血,胎儿会在短期内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严重的还容易危及母儿的生命,所以出现前置血管要引起警惕,而且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应该积极终止妊娠或者根据相应的临床表现及症状做出具体的治疗。
葡萄胎有两种,一种是完全性葡萄胎,一种是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在B超下看不到孕囊,葡萄胎是绒毛组织水肿,间质细胞变性,滋养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所以在B超下监测到的图像是落雪状的图像,而不能监测到孕囊。 而部分性葡萄胎在超声下可能会监测到胎儿,但是因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过度增高,激素水平发展不协调,部分胎儿往往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死胎,这就是完全性葡萄胎与部分性葡萄胎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