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意味着患者肾脏排泄代谢废物能力下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肾功能衰竭,这样的患者的症状可轻可重,有的患者肌酐升高不明显,肾衰竭程度不严重,这样的患者有可能没有任何的症状,但是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临床的表现。 比如由于肾衰竭,肾脏排泄水分能力下降,造成患者出现下肢以及颜面部等部位的浮肿,可能会出现高血压,甚至引起心力衰竭而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导致精神不济、乏力,严重的肌酐高会造成患者恶心呕吐,不想吃饭。
血肌酐是指血液中肌酐的浓度水平,肌酐是人体的一种代谢废物,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由肾脏过滤出去,进入到尿液中排出体外,维持身体内血肌酐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如果患者出现血肌酐的升高,一般意味着可能存在肾脏排泄代谢废物能力下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肾功能衰竭,水肌酐升高水平越高,说明肾衰竭的程度越严重。 当然极个别的情况下血肌酐轻度升高,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主要见于体格强壮、肌肉发达的人,患者要做肾小球滤过率检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肾功能。
慢性肾炎一般指的是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与肾小球内异常的免疫应答反应有关系,所以为了治疗这种疾病,如果肾小球类的炎症反应比较剧烈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来降低肾小球内的炎症反应,降低尿蛋白。 保护肾脏组织要到正规公立医院的儿科或者是肾内科,遵照医嘱用药,一般来说并不主张使用中药治疗。这是因为首先中药对于肾炎的病情没有太大的帮助作用。 在临床上也仅仅作为辅助用药存在,第二,如果使用一些不知名的或者是擅自使用一些中药,甚至可能对肾脏产生毒副作用。
所谓尿毒症,指的就是患者的肾脏组织已经被破坏了90%以上,而且这种破坏作用是不可逆转的,已经造成的肾脏组织毁损,就不可能再生长出来,所以肾功能也不能够恢复。 这个时候肾脏的功能已经大部分丧失,会造成电解质酸碱的失衡,造成代谢废物的蓄积,造成水分在身体内的蓄积,会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死亡。 所以需要通过血液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方法,维持患者的生命,血液透析就是利用人工的方法,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出体外,进行血液净化,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稳定电解质酸碱平衡。
尿常规检查包含有很多个项目,比如尿潜血、尿白细胞、尿蛋白等等,尿蛋白如果出现微量说明患者尿蛋白的量不多。 但是这种尿蛋白的阳性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情况,比如各种原发性或者是继发性的病因导致的肾小球的病变、肾小管的损伤,甚至尿路感染的急性期前列腺炎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尿蛋白的弱阳性。 建议这样的患者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还要长期定期监测,如果长时间存在尿蛋白,很可能是肾小球的疾病。
肾小管的损伤,如果持续的时间很长,损伤的面积非常大,比如绝大多数的是肾小管肾间质已经造成遭到了严重的损伤,而且已经出现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坏死、肾间质的纤维化,这种情况的确有可能会造成肾小球同样会受到损伤,进而引起肾萎缩。 所谓肾萎缩,实际上是大部分的肾脏组织被完全的破坏,才会导致肾脏体积的缩小,往往在临床上表现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问题。如果这种肾血管损伤是急性的,患者有希望恢复,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导致肾萎缩。长期的慢性的肾小管损伤的确有可能会导致肾萎缩。
多囊肾属于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有多囊肾的基因,导致患者一般是在二三十岁以后出现肾脏的多发性囊泡,而且囊泡的体积可能会越来越大,数量也会越来越多,最终会挤压正常肾组织,所以相当一部分的患者会在中老年以后进入到严重的肾衰竭的阶段。 这个疾病目前医学上实际上是很难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有一些药物可能会具有一定的抑制卵泡生长的作用,不过也在临床的试验研究过程当中。 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控制并发症,比如患者往往会有高血压,需要使用降压药,囊泡破裂出血需要使用止血药等等。
尿蛋白升高有可能是肾小球的疾病,也有可能是肾小管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以各种原发或者继发的肾小球肾炎为最常见的原因。 造成的临床的表现,包括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的浮肿,包括颜面部和躯干等部位的浮肿。 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泡沫的增多,尤其是早晨起床的时候尿泡沫更加明显,患者也容易出现高血压这种肾脏疾病的患者都容易出现肾性高血压。 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这些都是有肾脏疾病患者常见的一些临床表现。
尿毒症的患者首先要透析,因为尿毒症意味着患者肾脏已经被破坏几乎殆尽,患者肾功能已经损失百分之90到100%,大量代谢废物的蓄积,电解质的紊乱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的。 也同样会导致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神经系统以及肌肉的损伤,出现睡觉的时候抽搐的现象,患者要检查是否存在低钙血症,因为尿毒症常常会伴有低钙高磷的现象,当血钙降低的时候会有抽搐的表现。 除此以外,也要排除是不是存在不宁腿的现象,大量的代谢废物的蓄积,甲状旁腺功能的亢进,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不宁腿,要加强透析、使用药物治疗。
肾脏疾病的确有很多种病理类型,比如肾小球的疾病就有很多种类型,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等这些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其涉及到的致病原理和治疗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来说,一般是建议做肾穿刺活检,明确具体类型好,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不做肾穿刺,大多数情况下是难以判断具体是哪一种肾病的,可以根据临床特点和其它的一些辅助检查来大致作出推断,比如膜性肾病可以通过抽血化验患者血液中的磷脂酶a2受体抗体是否阳性的判断,其他类型的肾病很难有替代性的检查判断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