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五项是用来评估患者肾功能的状态的,各家医院所包括的项目其实是有所差别的。一般肾功能的检查必然会包括血液肌酐、尿素氮的水平,有的医院肾功能五项还包括尿酸、胱抑素c以及血浆白蛋白的指标。这些指标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反应肾脏的功能。 如果血肌酐、尿素氮升高,一般意味着患者出现了肾功能衰竭。但是如果血尿酸升高不一定意味着有肾衰。对于胱抑素c升高,可能在早期的时候就提示患者出现早期肾衰。
这是做彩超检查的一个结果,提示患者双肾实质有炎症反应,有某种病因损伤到肾小球肾小管,从而产生一些纤维疤痕组织,导致患者出现这种在彩超上看到回声增强的现象,往往提示患者有慢性的肾脏病变,比如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病,病情持续一段时间以后 损害肾脏组织,都有可能在彩超检查的时候出现上述的表现,患者应该进一步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肾脏内本身没有感觉神经,所以即使有肾脏疾病患者也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或者是空空的感觉,这种感觉右侧肾脏空空的感觉可能与肾脏关系并不大。 最常见的原因是腰大肌劳损或者是椎间盘对于神经造成一定的压迫造成的感觉。所以建议患者要到正规公立医院的骨科就诊,可能要做腰椎的磁共振检查,结合查体,来判断患者可能什么样的问题。
一般来说,激素不会导致人消瘦的情况,临床上讲的激素用于治疗肾病,主要指的是糖皮质激素这一类的药物,这些药物实际上是有可能会导致向心性的肥胖,患者四肢的脂肪可能会向躯干部和颜面部转移,可能会导致胃口大开、食欲增加,会导致患者过多的摄入食物,从而导致患者体型发胖。 一般患者停药两三个月以后,体型才能够逐渐地恢复,如果患者吃激素导致体型消瘦、体重下降,那有可能是激素起效,因为肾病可能导致患者水钠潴留引起浮肿,激素起效以后,患者的浮肿逐渐消退,大量的水分排泄出去,显得患者体重在下降。
实际上不管是什么样的病人,在死亡之前往往都会出现生命体征的不平稳,所谓的生命体征就包括血压,心跳,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神智等等这些指标。 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不能维持、心跳的减慢、出现呼吸减慢、血氧饱和度的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神志改变,甚至出现昏迷,这些情况都意味着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能够导致透析患者死亡的常见的原因是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脑出血,脑梗塞等等一些情况。
多囊肾多囊肝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这种患者的体内携带多囊肾的基因,这种基因会在很多组织中表达,会造成患者出现肾脏的多发性的囊泡,肝脏的囊泡,甚至胰腺也可能会出现囊泡,出现心脏瓣膜的病变等等。 一般来说,患者在二三十岁以后开始发病,随着年纪的增长,囊泡越长越多、越长越大,甚至有的患者最后会腹部膨胀,大如怀孕,可能会造成肾功能的损害,以致于尿毒症的状态。
有肾衰竭的状态下,患者的确容易出现高血压,这样的患者要选择合适降压药进行处理,对于血肌酐超过了250微摩尔每升以上的时候,患者要尽量避免使用普利类或者沙坦类的降压药,避免使用保钾的利尿剂。 所以患者可以使用一些钙离子通道组织剂或者是β受体组织剂这些降压药。如果患者血肌酐没有超过250微摩尔每升,这样的患者可以遵照医嘱优先选择普利类或者沙坦类的降压药。
一般来说,肾病患者能不能吃紫菜要看患者的肾功能。紫菜中的确含有一定量的植物性的蛋白质,少量吃紫菜,如果患者的肾功能是正常的,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肾功能衰竭,紫菜中含有的一些嘌呤等物质是可能对肾脏有一定的影响的。 因为嘌呤在身体内代谢会变成尿酸,而尿酸是需要通过肾脏排泄的,会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同时也会对肾脏的肾小管造成损伤,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肾功能衰竭,是紫菜可能并不合适。所以肾病的患者是否可以吃紫菜,主要看患者的肾功能情况。
所谓肾积水是因为某种原因堵塞了泌尿系统,造成肾脏产生的尿液不能顺利的排泄。肾积水的原因是泌尿系统的结石,肿瘤,输尿管的炎症导致输尿管疤痕粘连这些情况,最常见的还是肾结石。 如果患者的病情已经经过处理,肾积水已经消除,建议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每1到3个月复查彩超,查肾功能,尿常规这些指标。 如果患者病情还不稳定,还没有经过合适的治疗,那这样的患者的监测频率可能更要多一些,可能每1到2个礼拜就需要检测一次。 在饮食上,如果是肾结石造成的肾积水,患者要注意避免或者少吃含草酸高的食物。
肾病患者有可能会出现瘙痒的症状,这主要是见于肾功能衰竭后期的患者,轻度的肾衰竭或者是有肾病综合症、肾炎等问题的患者,一般是不会有明显的瘙痒的表现的。 这种病情往往是尿毒症患者更为常见,如果是尿毒症患者出现瘙痒,应该评估透析的充分性,代谢废物被充分排泄、被充分透析以后,患者的瘙痒症状一般会好很多。 其次,患者也可以外用一些抗过敏的一些药物能够改善瘙痒的症状。如果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者是手术切除甲状旁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