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跟腱相关疾病,网球肘微创治疗,关节镜下治疗髋关节盂唇损伤、髋关节撞击综合症、髋关...
外踝骨折是否严重,要根据骨折部位是否移位以及移位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1、相对不严重的骨折:属于闭合性损伤,且骨折部位对线、对位良好,没有出现移位,说明骨折相对不严重。 2、相对严重的骨折:开放性损伤,局部有血液流出,且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部位对位、对线比较差,出现明显的移位或粉碎性骨折。
脚踝扭伤时,尤其是外侧有瘀血,最适合的脚踝包扎方法是八字形包扎法。 包扎绷带之前,要把脚踝的相应位置放好,包扎绷带需要从远到近进行固定,即从脚到小腿包扎固定,绷带以八字形包扎,螺旋缠绕,亦从底部开始,到穿过踝关节时,应将八字形包裹在踝关节周围以及在相关的区域,获得足够的固定强度。
扭伤了脚踝的正确处理方法如下: 1、局部冷敷,收缩血管,减轻出血。注意冰敷需适当,不可持续性冰敷,以免影响康复效果。 2、包扎再固定,随后抬高患肢,随后到医院进行X片检查以排除骨折,并通过B超检查排除韧带损伤,明确损伤情况,避免导致后续3-6个月后出现关节不稳、反复肿胀的症状。
踝关节骨折后的治疗方法如下: 1、手法复位外固定:以手法复位,并用石膏或夹板进行固定; 2、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微创复位内固定为主,是踝关节骨折移位,或有韧带损伤的患者的首选。并且根据骨折的具体类型,制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
三踝骨折并且手术以后康复方法如下: 踝关节一般治疗两周后开始在床上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同时可进行踝泵的训练。三周后可在石膏固定下扶拐下地行走,六周后根据愈合情况可去除外固定,练习站立、蹲起动作,对软组织加强按摩。一般8-12周,可从事轻微的体力工作。
腓骨骨折是否需要手术,要根据骨折的程度进行判断。 1、非手术治疗:指单纯腓骨骨折,若不涉及到神经、胫腓联合,石膏托或甲板固定4-6周即可。 2、手术治疗:腓骨头下骨折,引起腓走神经损伤,保守治疗后无好转;或胫腓骨双骨折断端刺破皮肤,形成开放性骨折,或造成胫后的动脉损伤、胫腓联合分离,需手术治疗。
踝关节扭伤所需检查如下: 1、体格检查,判定有无移位性骨折。 2、韧带检查,如前抽屉试验、侧方应力试验、外翻应力试验以明确内外侧韧带损伤。 3、X片检查排除撕脱性骨折或线性骨折。 4、CT检查以进一步明确骨折情况。 5、B超检查,在动态下观察韧带受损情况。 6、核磁共振检查,明确韧带和软骨损伤情况。
距腓前韧带损伤的表现如下: 一般情况下,距腓前韧带损伤越严重,踝关节的稳定性越差,在做前抽屉试验,尤其是麻醉后前抽屉试验时,关节的松弛度会提高。查体时,沿着距腓前韧带损伤的部位,会出现局部的压痛。 损伤后需要根据受伤B超和镜下检查明确其严重程度和临床踝关节的活动情况。
内踝骨折伴有软组织损伤,治疗方法如下: 1、损伤24小时内要进行冷敷治疗,从而起到热胀冷缩的作用,避免肿胀加重,且缓解疼痛。 2、卧床休息时,一定要垫高患肢,从而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对软组织损伤后的肿胀消退,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3、伤后一定要限制踝关节部位屈伸和足部负重活动。
踝骨关节骨折治疗后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主要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后康复训练以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康复训练。 无论是手法复位内固定或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的康复训练,都必须遵循渐进性康复训练的原则。患者必须在骨科医师以及康复训练师的指导下,从足趾的主动活动开始,逐步过渡到负重关节主动活动。
脚踝康复主要分三阶段: 1、脚踝扭伤初期,一般采用peace原则,进行早期消肿。尤其注意此时冰敷需适当,不可持续进行。 2、康复阶段:该阶段大概分为3-4周,期间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3、回归日常活动阶段:此时需要增加肌肉力量、敏捷性和平衡力的训练。 在此三个阶段中若出现任何问题,需到专科就诊治疗。
三踝骨折的治疗过程如下: 1、首先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骨折部位的情况。 2、治疗:目前治疗的方式包括手术切开内固定和手法整复治疗,后期再配合康复锻炼,以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对于骨折严重情况的患者,一般优先进行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以及复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石膏固定至少6周,且需定期复诊。
踝关节不稳康复训练的的方法如下: 1、在进行康复性训练之前,确保脚踝已基本恢复,即可以正常行走,不大幅度弯曲不会疼痛。 2、训练:脚踝康复性训练的原则是长期性,难度递增性,康复训练大致分为小范围活动、灵活性练习、平衡练习、感知练习、加强力量练习和加强持久练习,最后进行灵活性和敏捷性的练习。
距腓前韧带初次断裂,通过积极的保守治疗和努力的康复训练,是有机会恢复稳定性的。 对于踝关节距腓前韧带初次断裂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石膏固定4周,并进行积极地运动康复训练,恢复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否则其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可能就会高很多。
踝关节不稳手术方患者恢复时间如下: 1、稳定性微创手术后,当晚即可下地行走; 2、第二天可佩戴石膏或支具,扶拐康复训练; 3、第三天出院,两周后拆线,换跟腱保护靴行走,一个月撤掉后可日常生活; 4、2-3个月可游泳和慢跑;3-6个月后通过等速测试,肌肉力量和平衡感觉恢复良好,可进行强度高些的运动。
踝关节不稳的治疗方法如下: 1、首选康复训练:在专业的运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6-8个月的踝关节本体感觉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 2、手术治疗:若康复训练未能恢复,关节还是处于失稳的状态,则需考虑微创的关节镜手术,进行稳定性手术,再进行康复训练,从而恢复踝关节的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
对于腓骨远端的骨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骨折断端没有明显移位,一般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期间当有肿胀发生时,要抬高患肢以利消肿。 2、如果腓骨远端骨折断端移位比较明显,一般最好是需要手术治疗,进行解剖复位。
踝关节扭伤以后,多长时间能恢复好,要根据患者受损的情况而定: 1、普通扭伤,症状较轻,外观无异常,无明显压痛,3-5天即可恢复; 2、外侧有瘀血而无骨裂,只是关节囊撕裂,消肿后两周能好; 3、外侧有瘀血,属于外侧复合体韧带损伤,需石膏固定4周;若伴有踝关节骨裂或骨折,要固定6周,随后再进行康复训练。
腓骨骨折的愈合一般较慢,至少需要6-8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与骨痂愈合的时间相等。 骨痂形成伴随炎症反应,1-2个月后消退,成骨细胞增殖逐渐形成原始骨痂,但原始骨痂还未能完全负重。骨痂形成后要经过数月塑形,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的骨结构,以达到完全愈合的效果。故腓骨骨折的愈合一般需要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腓骨骨折是比较严重的运动损伤。 腓骨骨折的严重程度要根据骨折的类型,以及是否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判定。腓骨远端骨折为多见,特别是内翻崴脚造成腓骨远端撕脱性骨折。当腓骨远端出现撕脱性骨折时,距腓前韧带外侧复合体会出现松弛,稳定性下降,所以腓骨远端撕脱性骨折不仅是单纯的小骨片,还涉及到肌腱和稳定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