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减低血小板粘附性,并抑制红细胞凝聚、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周围循环阻力、疏通微循环,可使肾有效滤过压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在肾小管内发挥渗透性利尿作用。 临床中常用于抢救休克,如失血创伤,烧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还可早期预防因休克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用于血栓性疾病等。

阿托品化五大表现为瞳孔扩大、口干、皮肤干燥、面部潮红、心率加快、肺部罗音消失。去阿托品化就是抢救阿托品过量中毒。 在抢救因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使用阿托品抢救患者,由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对阿托品的耐受量增大,重度中毒,必须早期给予足量,由静脉注射,以求速效抢救,以后根据情况定时给药,使之阿托品化。

胃肠炎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平时尤其需要注意饮食调节,不要吃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避免饮酒。 一般不要经常吃性质寒凉的食物,比如螃蟹、黄瓜等,宜吃一些易消化、暖脾胃的食物比如山药粥、生姜汤等。 平时多活动提高免疫力,这样配合药物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并且避免长期反复发作。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 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导致的,需积极抗感染治疗,腹泻、呕吐严重的需要给予补液。 维持电解质平衡以及抑酸护胃治疗,预防导致胃溃疡,并且清淡饮食或者短时间内禁食。

春季是消化道胃肠炎高发期,因为春季天气逐渐升温细菌比较容易滋生繁殖,隔夜的食物比较容易出现变质,因为饮食导致的胃肠炎比较常见表现为上吐下泻、发热乏力等。 可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一般经过抗感染治疗可好转病程在3到5天,饮食上注意不要吃变质隔夜的食物,发生胃肠炎后要清淡饮食,吃好消化的食物。

太息又名叹息,叹气,指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的症状,太息之后自觉宽舒,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中气不足之象。 肝气郁结可伴有胸胁胀痛或满闷、呃逆、嗳气频作、脉弦等。肝胆实热者伴有目眩耳聋、头晕、胸满胁痛、口苦、呕吐苦水、易怒、少寐多梦,脉洪数实等症,中医治疗以疏肝解郁,清肝胆湿热治疗。

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主治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等属胆胃不和者。

心悸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证。 可伴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间断发作的居多,也可成持续性发作。伤寒论中叫心下悸,认为其病因为惊扰,水饮,虚劳以及汗后受邪等。治疗以补虚去实为原则。

补脾益肠丸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虚泄泻症,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 但是也可以用于脾气虚便秘主要表现为腹胀、食欲差、排便无力等,此类患者不能食用生冷食物,可以吃一些温中健脾的食物比如生姜汤。 平时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可以自行适当的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可以配合艾灸中脘上脘等穴位。

土豆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在进入肠道以后,消化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气体,出现肠胀气的情况。 如果平时胃肠功能不佳容易出现便秘的人,最好要避免吃含有太多淀粉的食物,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多喝水,多活动,并且养成每天早上排便的习惯。对于顽固性便秘患者,还可以配合中西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