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摆动,应该叫做纵膈扑动,开放性气胸时外界空气经胸壁伤口和软组织缺损处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 伤侧胸内压显著高于健侧,纵膈向健侧移位,进一步健侧肺扩张受限。 呼、吸气时出现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的周期性变化,使纵隔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伤侧,称为纵隔扑动。 纵隔扑动和移位影响腔静脉回心血流,可引起严重循环功能障碍,情况危急需紧急处理。
气胸时失去了负压对肺的牵引作用,甚至因正压对肺产生压迫,肺不能膨胀表现为肺容积缩小。 肺活量减低,最大通气量降低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由于肺容积缩小初期血流量并不减少。 产生通气/血流比率减少,导致动静脉分流,出现低氧血症。 大量气胸时由于吸引静脉血回心的负压消失,甚至胸膜腔内正压对血管和心脏的压迫,使心脏充盈减少心脏搏出量降低。 引起心率加快,血压降低甚至休克,这就是气胸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
进行性血胸的诊断标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考虑为进行性血胸。持续脉搏加快,血压降低或虽然经补充血容量,血压仍不稳定;闭式胸腔引流量每小时超过200毫升,持续三小时;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量进行性的降低,引流胸腔积血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与周围血相近,且迅速凝固。 如果血胸出现以上情况,则考虑为进行性血胸,病情较为危急,应及时行开胸探查手术。
胸膜炎导致的胸腔积液量较少时,可无明显的症状,可仅仅在进行相关检查时发现异常。 胸膜炎导致的胸腔积液较多产生压迫症状时,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症状轻患者可耐受程度高,而症状重患者耐受程度小。 所以胸膜炎患者是否可以过性生活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综合判断。
在发生胸膜炎时,脏层、壁层胸膜发生粘连使积液局限于胸膜腔的某一部位,多见于胸下侧后胸壁。胸部X片表现为自胸壁向肺野突出之半圆形或扁丘状阴影,其上下缘与胸壁的夹角呈钝角,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病因为结核病。 治疗方式通常为在X线或者B超定位下行胸腔积液穿刺抽液或者注入药物。包裹性胸腔积液常常会导致胸膜增厚表面有纤维板形成,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判断结核病是否具有传染性,就是确定结核有无活动性。活动性的判断应综合临床,x线表现和痰菌决定,而主要的依据就是痰菌和x线。 痰菌阳性肯定属于活活动性,X线胸片上凡是渗出型和渗出增生型病灶,干酪型肺炎,干酪灶和空洞都是活动性的征像。由于肺结核病变多为混合性,在未达到完全性增生或纤维钙化时仍属于活动性。
绝大部分胸膜炎是无传染性的。但是在胸膜炎的病因分类中有结核性胸膜炎这一分类。结核性胸膜炎的病因可能是由于血行传播、淋巴传播或者是肺内结核病灶直接破溃蔓延至胸膜,引起结核性胸膜。 如果此患者肺内有结核病灶且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则意味者该患者为活动性肺结核病,存在着传染性,患者需要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胸膜存在炎症(结核、肺炎累及胸膜)时,使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内细胞蛋白及液体等大量渗入胸膜腔,胸水中蛋白质含量升高,胸水胶体渗透压升高,进一步促进胸腔积液增多,此类胸腔积液为渗出液。 外伤(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或疾病(如胸主动脉瘤破裂)等原因,胸腔内出现血性,脓性感染,乳糜性胸腔积液,此类积液为渗出液。
癌性胸腔积液体也叫做恶性胸腔积液,是由恶性肿瘤侵犯胸膜引起的,常由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直接侵犯或转移至胸膜所致。 其他部位的肿瘤包括胃肠道和泌尿生殖系统,也可由原发于胸膜的恶性间皮瘤引起,以45岁以上中老年多见。 有胸部钝痛、咳血丝痰和消瘦等症状,胸腔积液多呈血性、量大、增长迅速、肿瘤标志物升高。
开放性气胸时,外界空气经胸壁伤口或软组织缺损处随呼吸自由进入胸膜腔,会出现纵隔扑动和移位,影响静脉回心血流,引起循环障碍。 开放性气胸急救处理要点:将开放性气胸立即变为闭合性气胸,赢得挽救生命的时间,并迅速转移至医院,使用无菌辅料如凡士林纱布,棉垫或清洁器材如塑料袋,衣物等制作不透气布料和压迫物,在伤员用力呼气末封盖伤口,并加压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