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石永英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老年病科

擅长:⾼⾎压、冠⼼病、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及⽼年营养治疗和健康管理。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文章 直播
高血压患者必看:长效降压药的秘密与日常管理
高血压患者必看:长效降压药的秘密与日常管理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平稳降压,因此通常开具的降压药物都是长效的,一天只需服用一次。如果您目前还在使用需要一天两次或三次服用的降压药,请到门诊调整药物。 降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会伴随您一生,除非是继发性高血压,通过手术可能得到根治。我们主张使用每天一次的长效口服药物,并遵循消峰去谷的原则,即不需要将血压降得过低,也不宜让血压过高。血压过低可能导致缺血性中风,而血压过高则可能在情绪波动时引发出血性中风。 因此,保持血压稳定至关重要,需要长期降压并坚持每天口服药物,同时定期监测血压。

老年人便秘不用愁,这些方法帮你轻松解决
老年人便秘不用愁,这些方法帮你轻松解决

老年人便秘是随着胃肠功能退化而常见的问题。药物治疗是常规手段,有多种选择,如乳果糖制剂、外用的开塞露等,以及中成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一些小窍门,比如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运动或进行腹部按摩,这些都有助于消化和排便。 此外,对于女性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便秘,新型助便秘药物也是一个选择,可以咨询专科医生。

高血压的真相:原发性与继发性,治愈可能性大揭秘
高血压的真相:原发性与继发性,治愈可能性大揭秘

高血压能否治愈取决于其类型。 原发性高血压,即普通常见的高血压,通常与家族遗传和生活方式有关,没有特别器官性病变引起,属于慢性病,无法根治,可能伴随终身。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整体代谢下降至90岁后,可能不再需要服用高血压药物。 另一种情况是继发性高血压,由特定原因如肾上腺瘤、内分泌系统问题或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导致血压升高。继发性高血压在找到并解决这些特定原因后,有可能被根治,但大多数情况下也难以根治。

如何确诊糖尿病?
如何确诊糖尿病?

教科书告诉我们,确诊糖尿病需要有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此外,还需测量空腹血糖,若大于7.0mmol/L,或随机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即可诊断。 另一种方法是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即喝糖水后两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如果这些条件不满足,但有典型症状,可以再次测量,或在另一个时间点进行测试,同样可以诊断糖尿病。

血糖自我监测指南:新技能get√
血糖自我监测指南:新技能get√

在家如何测量血糖取决于个人当前的状况。 对于新发糖尿病患者或刚出院的患者,尤其是那些还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监测可能需要更频繁一些。建议餐前测量,并在一周内偶尔测量1-2次餐后2小时的血糖。对于血糖稳定的患者,每周或每两周测量1-2次空腹血糖和随机血糖就足够了。在门诊,复诊的患者也会进行血糖监测。 目前,动态血糖监测是一种流行且被认为较好的方法。这种监测器可以植入皮下,佩戴大约15天,并配有一个手机APP,可以随时监测血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观察到吃了哪些食物后血糖值的波动范围,从而指导患者选择低升糖的食物,比如避免食用粥、炒饭、炒面等会导致血糖急剧上升的食物。

警惕!高盐饮食背后的健康隐患,高血压、致癌风险不容忽视
警惕!高盐饮食背后的健康隐患,高血压、致癌风险不容忽视

高盐饮食的危害不容忽视。高盐不仅容易引起高血压,还常常与腌制品相关,比如爱吃的某种酱料。查看其配料表,会发现氯化钠含量高达250%,脂肪含量更是达到300%,这表明它们是油和盐炒制而成的。 辣椒食品和辣椒酱的盐分含量同样很高,属于腌制食品。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如咸菜,可能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存在致癌风险。因此,建议多吃新鲜食物,避免过咸的食物摄入。

揭秘:家族糖尿病史与遗传的真相
揭秘:家族糖尿病史与遗传的真相

糖尿病是否会遗传?答案是,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史,那么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是有一定关系的。这与之前提到的一样,包括父母、祖辈或兄弟姐妹,甚至子女如果患有糖尿病,反过来也可能发现家族中的糖尿病。 然而,糖尿病并不能被归类为遗传病,只能说是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必看:胰岛素使用的要点与风险防范
糖尿病患者必看:胰岛素使用的要点与风险防范

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时,需要关注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首先,早期血糖严重、围手术期、妊娠糖尿病以及合并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足病的患者都需要使用胰岛素。同时,部分患者还需继续口服降糖药物。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也是必需的。在使用胰岛素时,有些餐食相关的胰岛素需要与餐食同步,如餐前的短效胰岛素,应在5-10分钟内起效,避免注射后等待餐食导致低血糖。 低血糖反应是打胰岛素时较易发生的并发症,严重时患者会有濒死感,这会影响患者对降糖治疗的接受度。其次,注射胰岛素时要注意部位的更换、针头的及时更换和消毒,以及观察皮肤局部是否有不适反应,极少数人可能会有局部皮肤反应。

冬季高血压危机,如何安全度过中风高发期
冬季高血压危机,如何安全度过中风高发期

高血压患者冬天需要注意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高血压患者冬天往往由于天气寒冷,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会比夏天升高。 冬季也是高血压并发症,也就是中风的多发季节。这个时候需要在测量血压、发现升高或者身体不适的时候,规律地来门诊就诊。医生往往会给您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通常这一部分冬天血压升高的患者,是要比夏天多半片或者是一片降压药物的。

走路算有氧运动吗?
走路算有氧运动吗?

走路是一种有氧运动,与快走和慢跑一样。然而,100米跑和短跑等冲刺运动属于无氧运动。 关于走路的步数,女性一天走6000步为宜,男性则建议8000至10000步。走路的最佳地点是在绿地、负离子丰富的区域,PM2.5值较低的地方,不建议沿着马路行走,江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走路的最佳时间,对于不上班的老人来说,冬天应在太阳升起、温暖的时候进行,推荐上午11点和下午5点前,正好可以去接孙子。对于上班族来说,周末进行走路运动更为适宜。

高血压不只是血压高,这些并发症更致命
高血压不只是血压高,这些并发症更致命

高血压并发症有哪些?俗话说,诊断了高血压,如果没有头晕头痛,没有其他的靶器官损害,人们可能会觉得高血压并不可怕。然而,高血压的真正可怕之处并不在于血压高本身,而在于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血压高可以导致全身性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四大类。 首先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可能导致心脏肥厚或心衰,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其次是高血压性肾病,可能发展为肾功能不全,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第三是高血压眼底病变,可能导致眼底出血; 最后是高血压脑病变,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以及动脉硬化导致的脑梗塞。血压过高时,尤其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患者更容易发生脑出血,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高血压为什么越来越年轻化?
高血压为什么越来越年轻化?

高血压为何越来越年轻化?这个话题颇具趣味。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频繁使用手机、频繁饮用奶茶、长时间静坐办公以及熬夜等,这些习惯容易导致肥胖、压力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使得血压升高。如果家族中已有高血压病史,发病几率将高于常人,且发病年龄可能比上一代更早。 简而言之,现代生活方式、家族史以及体检意识的增强,使得高血压的发现和就医机会增加,从而使得高血压问题更加年轻化。

糖尿病并发症如何预防?掌握这些关键点
糖尿病并发症如何预防?掌握这些关键点

如何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降糖是硬道理。把血糖控制在理想值,即糖化血红蛋白6.5%左右,无论年龄大小,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7mmol/L之间,餐后血糖控制在7-8mmol/L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范围可以相对宽泛。在正常或理想值范围内,最容易且最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在糖尿病的诊断初期、中期和后期,都要进行反复多次的胰岛功能评定和靶器官评定。比如做心脏相关检查,看是否有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影响;做周围神经及肌肉检查,看是否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否可感受到袜套样或其他样的改变;监测和关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及尿蛋白情况。如果发现这些问题,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改良生活方式。

警惕!高血糖的隐形杀手,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性
警惕!高血糖的隐形杀手,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性

血糖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果不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您可能觉得糖尿病无害。然而,血糖高真正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首先,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这可能导致失明。 其次,糖尿病患者若发生冠心病,血管堵塞时症状往往不明显,发病严重,可能需要放置多个支架,相对危险。 第三,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到后期可能需要肾透析。临床上,糖尿病足,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也是一个明显的并发症。如果管理不当,如泡热水等烫伤,糖尿病足严重时可能导致截肢。因此,并发症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国策背后的真相:体重管理如何预防致命疾病
国策背后的真相:体重管理如何预防致命疾病

为什么要进行体重管理?体重管理元年是国策,原因何在?肥胖患者往往同时伴有血脂升高、血压升高、血糖升高以及尿酸升高,或者骨质疏松等一系列心脏代谢性疾病。 因此,要从源头做起,希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把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忽胖忽瘦,不要每逢佳节胖三斤,要减重,先胖了再说,胖了又把自己饿瘦。实际上,减肥和体重管理最好的情况是不要胖。

什么是随机血糖?
什么是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是指在一天24小时内任意时间测量的血糖值。与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不同,随机血糖的测量不受特定时间限制。 理想情况下,空腹血糖应在3.9-6mmol/L之间,而餐后血糖不应超过11mmol/L。无论是在饱餐还是饿肚子的情况下,一天24小时内任意时间的血糖值都不应该超过11mmol/L。如果血糖值超过这个标准,就需要进行糖尿病诊断的相关检查。

运动减重降血压的自然疗法,效果堪比降压药
运动减重降血压的自然疗法,效果堪比降压药

随着卫健委提出的体重管理元年号召,我们一直在做健康管理的工作。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合理、科学、适合自己的运动是可以降血压的。 首先,血压有一个外周阻力的概念,外周阻力与体重有关系。实践证明,如果体重下降5-10公斤,外周阻力会下降,血压可以自动下降5-10mmHg,这相当于吃了一片中效降压药的效果。如果是1级高血压患者,可能血压就正常了,就不需要吃药。因此,运动减重是非常必要的。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在初发时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这种现象看似奇怪,因为尽管患者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却减轻了。 消瘦背后有一个令人担忧的术语——细胞饥饿。简单来说,这意味着身体开始消耗自身。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的,食物中的糖分无法转化为能量,而是在血液中积累,导致血糖升高,甚至出现尿糖阳性。当血液里的糖分过多,部分糖分会通过尿液排出,或者在血液中造成损害。由于细胞缺乏能量,身体不得不动用细胞内的糖原储备来供能,从而导致消瘦,也就是所谓的“自己吃自己”。因此,当您注意到自己喝水增多或出现轻度消瘦时,应提高警惕。 有些患者在初诊时糖化血红蛋白高达13%,是正常人的两倍,随机血糖超过25mmol/L,甚至一个月内体重下降15公斤。如果出现暴瘦,一定要查明原因,因为这不一定是好事。

饭后多久可以运动?
饭后多久可以运动?

饭后,胃需要进行消化吸收和排空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5-3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血液会集中在胃部,形成所谓的食糜。这时,植物神经兴奋,大脑供血减少,人们会感到困倦,想要睡觉。 因此,建议在消化完成后再去散步。

熬夜不仅伤身,还可能引发血糖波动!
熬夜不仅伤身,还可能引发血糖波动!

熬夜会影响血糖。 熬夜可能会导致人们点宵夜,从而使得血糖升高。另一方面,熬夜时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食物摄入,血糖可能会降低,从而导致血糖波动。此外,熬夜还可能引起炎症反应。 总的来说,熬夜对身体肯定是不利的。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