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压、冠⼼病、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及⽼年营养治疗和健康管理。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患者,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低胆固醇饮食:少吃动物的内脏、肥肉还有蟹黄。 2、低糖饮食。 3、低脂饮食:尽量选用植物油,避免使用动物油。 4、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饮食:推荐的食物有燕麦、黄瓜、等。建议每餐都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5、烹饪方式清淡为主。
高血压患者多数合并糖尿病,此时不可以吃糖。若明确没有合并糖尿病,建议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糖。 吃糖不会引起血压波动,但糖类可转化成脂肪。患者的胰岛素功能还正常时,吃多了糖易引起体内脂肪升高,诱发血管硬化,长此以往会引起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或出现了糖耐量异常、伴随肥胖等,是不建议吃糖的。
心绞痛的特点包括: 1、诱发因素:情绪激动、劳累、饱餐、寒冷等。 2、发作部位:胸骨下中段、心间区、整个上腹部、下颌或肩背部。向左肩背部、下颌放射,少数向右肩放射。 3、疼痛的性质:呈压榨性、窒息状、濒死状、针刺样,持续3-5分钟,可缓解。 4、实验室检查:看心肌标志物和心电图。
血糖跟年龄关系不大,但对80岁老人低血糖标准提高,高血糖标准放宽。 老年人为维持功能,同时另外机能下降,调节功能不敏感时,正常血糖在3.9-6.1mmol/L。若是80岁以上老人,血糖在5-10mmol/L,餐后不超10mmol/L即可。 所以,80多岁老人患高血压、高血脂等,血糖值尽量放宽。
三高可以适量吃花生,一般不超过一小掌心的量。从广义来说,三高人群样样东西都适量吃,但都是不宜过量的。 花生中的卵磷脂、脑磷脂能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的形成。花生含有的亚油酸可促进胆汁酸的排泄,防止胆固醇沉积,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三高患者适量吃花生是有利于健康,但不宜过量。
血糖高的检查项目有: 1、血糖水平的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及餐后1h、2h血糖,ogtt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 2、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估:包括血c肽以及胰岛素的水平。 3、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可以评估糖尿病并发症。 4、颈部血管、下肢动脉超声检查。 5、肌电图。
酒后血压变化如下: 1、少量短期饮酒:因为酒具有活血作用,可以舒张全身血管,少量短期饮酒可以使血压降低。 2、长期大量饮酒: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血脂升高,血压也会升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损伤血管内皮等情况。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会使心率、心排出量上升,这也是引起高血压的因素。
降血糖包括以下几点: 1、控制饮食:碳水化合物总量要在60%以内,蛋白质总量是15-30%左右,脂肪不超过15%。戒糖。 2、增加运动:但不能过量运动。建议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病情的运动。 3、服用或皮下注射降糖药物:包括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
推荐每天清晨未进食8小时以上时测空腹血糖。清晨起床时6-7点的空腹血糖,是一个理想的空腹血糖,能够反映真实的血糖水平。这个时候的糖皮质激素水平没有升高,对真实数据的影响比较小,不建议日间长达8个小时不进食来测空腹血糖。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首选降压药,前三种据患者个人情况来选择。 如心率快时,选β受体阻滞剂;当收缩压较高,选钙离子拮抗剂;当心肌顺应性较差,选ACEI类、ARB类药物。总之依据靶器官损害及个人情况、高血压危险分层来确定,需由专科医生判定。
适合老年人的食物有以下几种: 1、酸奶:有多种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原味或脱脂酸奶; 2、豆浆: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黄酮类物质可降低血胆固醇; 3、燕麦:可抗氧化,能够预防衰老、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5、粗粮:有高粱米、红薯,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有的人胃口不好是吃不了粗粮的。
高血压用药有以下几大类: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ACEI类。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即沙坦类。 3、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降压药物。 4、β受体拮抗剂: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5、利尿剂。
高血压会引起眼睛视物模糊。 1、长期高血压会导致眼底动脉变化。到三级的时候可能有视网膜出血渗出,甚至有失明风险。 2、高血压长期脑动脉硬化,视觉中枢发生缺血或者出血性病变,或者眼底黄斑病变,这个时候也会视物模糊。 高血压眼底动脉发生变化,也提示身体里其他血管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需要引起重视。
高血压有以下症状: 1、头晕头痛:因为颅内压升高。 2、心悸,高血压常常伴有冠心病。 3、肢体麻木:由于远端小血管的痉挛或者动脉的硬化。 4、出血:由于血管壁压力增高后血管脆性增加。 5、蛋白尿:损伤肾小球,导致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肌酐清除率增高,蛋白尿也会增高。
准确测量血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测量前要避免对血压有影响的因素。 2、选择相对安静、有安全感的环境。 3、选择适合的、经过校准的血压计。 4、体位选择:可以卧位,也可以坐位,通常是坐位。 5、测量过程要放松,不要说话,手跟心脏平齐,正确佩戴袖带。 6、重复测量。 7、双臂测量。
血压100/160mmHg(即160/100mmHg)属于二级高血压,但严重与否要看情况。 如果是80岁的老人,160/100mmHg是很好的血压,能保持脑灌注。如果是30岁的年轻人,160/100mmHg挺严重的,是二级高血压,应该要降压治疗。 若高血压患者不及时积极治疗,之后可能会出现其他疾病。
心绞痛患者的疼痛表现包括: 1、诱因:常发生在劳累、情绪激动、压力过大时; 2、部位:典型部位为胸骨中下段,以及心前区,可以放射至左肩及后背部,甚至下颌部、咽喉部位等; 3、性质:压榨性或是针刺感、闷胀的痛; 4、持续时间:常在3-5分钟左右,有的可能在半小时之内。
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在非同日三次测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可诊断为高血压。既往有高血压史患者,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虽达125/80mmHg,亦诊断为高血压。 40岁以下的人初次测量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20mmHg,排查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酒后一般不建议服用速效救心丸。 速效救心丸可缓解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但是,人体饮酒后,酒精会使得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若酒后服用速效救心丸,可能会引起血管过度扩张,血压突然下降会有低血压的风险。低血压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引起脑灌注、心脏灌注低,会有脑中风、缺血性中风以及心肌缺血,诱发心梗。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包括口服及皮下注射类,常见的有: 1、双胍类:抑制肝糖原异生,减少葡萄糖输出。 2、磺脲类: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3、α-糖苷酶抑制剂:跟第一口饭同服。 4、噻唑烷二酮类:保护胰岛功能。 5、新型药物:SGRT-2和DPP-4。有心脏保护作用,低血糖反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