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十余年,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等...
一般来说,胸口针扎样的疼痛很少和心脏有关。如果反复总是这样发作,又不放心,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但如果胸口只是针扎一样的疼痛,很少会是由心脏引起的。如果疼得特别难受,不管几分钟,都是要去医院就诊。
发烧后总是胸口闷,不一定需要查心肌酶。如果怀疑心肌炎,可以查心肌酶谱,但并非所有发烧病人都易引起心肌炎,通常会合并其他心脏改变。若发烧后出现胸闷、心电图异常或其他体征异常,医生可能会要求做心肌酶谱以排除心肌炎。并非所有心肌炎都是重症,轻型心肌炎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自愈。因此,害怕得心肌炎的唯一方式是在疾病状态下保证充足的休息。
心跳突然咯噔一下,并不意味着需要筛查心肌炎。心肌炎并非易得,通常正常的病毒不易侵犯心肌。大部分心肌炎发生在过度消耗的疾病状态下,如感冒发烧、肺炎未治疗、过度劳累、熬夜加班或健身等,这些情况会增加心肌炎的发生率。因此,心里咯噔一下并不代表一定要筛查心肌炎,心脏没那么脆弱。如果心里咯噔一下反复发作且伴有不适,可能需要就医查明原因,如早搏或其他情况。心肌炎通常伴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如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系统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腹痛等。
心肌炎的康复期不建议喝咖啡提神,尤其是重症和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因为这时候需要救命。对于轻型心肌炎,最好的方法是休息,因为病毒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的,会有一个周期自行恢复。心肌炎恢复的关键要素是心脏得到充分休息。喝咖啡提神对心脏有刺激性,尤其是咖啡因浓度高时,会增加心肌供血和氧耗,不利于心肌炎恢复。记住,在心肌炎后,唯一有效或有帮助的事情是休息,用药则是医生的工作。
拉肚子时,可能会引发心肌炎。如果拉肚子后不注意,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屏障,病毒就可能侵犯心肌细胞,诱发心肌炎。虽然得心肌炎的几率不大,但拉肚子后只要注意,人体通常有正常的免疫屏障。除非免疫屏障被破坏,病毒才更容易突破,侵犯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炎。
早搏增多需视情况而定。若发生在感冒期间或拉肚子后,可能需要排查。然而,若无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病前1-2周内无感冒或拉肚子病史,一般不会考虑心肌炎。心肌炎多由病毒引起,对心肌细胞造成伤害。若无病毒感染前驱症状,早搏增多未必由心肌炎引起,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细菌性心肌炎较为罕见,大部分心肌炎由病毒引起。
熬夜后出现心慌手抖,并不一定意味着心肌炎。心肌炎必须有病毒感染的病史才可能发生。如果经常熬夜并出现心慌手抖,建议检查是否有其他问题。如果怀疑心肌炎,必须在出现病毒感染症状后才有可能。当然,如果已有病毒感染的前兆,再加上频繁加班,可能会增加心肌炎的风险。
心衰患者的运动非常讲究,特别是心脏功能重度下降的病人。运动的关键在于强度和正确的方式方法,而非步数。心衰病人的运动能力及风险评估至关重要,可通过6分钟步行实验或心肺运动实验了解运动风险。评估后,根据结果制定有效的运动处方,规范运动强度和安全范围,而非单纯追求步数。
感冒后胸闷,并不一定意味着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炎的诊断较为复杂,若感冒后出现胸闷,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通过明确的检查,如心肌酶谱,可以判断是否为病毒性心肌炎。如果感冒后心肌酶谱异常,可能为病毒性心肌炎。然而,如果普通感冒后胸闷,多次测量心肌酶谱无异常,休息后症状缓解,则病毒尚未侵害心肌细胞。总之,感冒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消耗,以免破坏人体病毒屏障,使病毒更易侵犯心肌细胞。
心衰老人一般活动量不大,也不能耐受大的活动量。因此,不建议选择精力旺盛、需要带着跑的宠物,这可能成为负担。对于乖巧或不需要投入大量体力活动的宠物,可以考虑。虽然需要体力活动的宠物可能带来额外负担,但若宠物不需要大量体力活动,而是需要静心照顾,也可以考虑。这样既能给自己增加心灵的慰藉,也能提供精神寄托。
半夜突然憋气,坐起来才舒服,这可能是心衰的迹象。一般来说,如果心衰病人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心衰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即刻就诊。更严重的表现是,躺下去后,感觉喉咙像被憋住一样,躺平时呼吸不上来,非要坐起来才舒服一点,这往往更提示心衰。同时,平时体力活动也不会太强,可能别人能跑500米,你可能走500米就喘得不行。晚上一躺平就觉得好像有个手掐着脖子,让你无法呼吸,坐起来这种情况稍微好一点。这种往往是提示心衰到了一定严重程度,需要去就诊。
心衰患者是否可以通过喝鸡汤补充营养,这一点尚不明确。然而,如果每天大量饮用鸡汤,可能对病情并无帮助,甚至可能有害。因此,心衰患者可以适量食补,但必须注意液体量的管理。大量饮用鸡汤可能对病情无益,反而增加心脏负担。并非所有心衰患者都需要依赖鸡汤来补充营养,鸡汤可能无法改善心脏状况,反而加重负担。当然,偶尔适量饮用鸡汤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必须控制在液体量的范围内。
心衰患者的常备急救药通常针对其基础疾病,例如冠心病或心绞痛患者需备冠心病急救用药。然而,在心衰急性发作时,有效的急救药很少。心衰急性发作时,首要任务是立即赶往就近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心衰发作前常有先兆,如疲劳感加重、活动能力下降、夜间憋醒需坐起缓解、脚肿明显等,这些情况下应提前就医干预,避免紧急情况发生。心衰急性发作时,若血压正常或偏高,可含服硝酸甘油,但严重心衰患者可能无法耐受,因此不建议等到发作时才处理。心衰发作往往有先兆,应在先兆出现时尽早就医解决问题。
暴发性心肌炎通常在病毒感染后出现,常见于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病毒感染病史的患者。如果这些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应立即就医筛查。暴发性心肌炎的症状可能突然且剧烈,甚至导致猝死,因此早期识别至关重要。在病毒感染期间,应避免免疫力过度下降,正规用药和充分休息是保护身体的重要措施。过度消耗体力,如熬夜和健身,可能破坏屏障,使病毒侵蚀心肌细胞,增加发展为暴发性心肌炎的风险。总之,如果病毒感染后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心跳、头晕、胸痛或晕厥等症状,应尽早就医筛查。
降压药和心衰药不一定需要间隔开吃,除非吃了以后血压承受不住。可以把它们分成早上和下午或中午去吃,但大多数情况下,降压药和心衰药是可以同服的。部分心衰药物也带有降压作用,所以不见得需要分开服用。除非同时服用后血压一下掉得很低,耐受不了,这时候可以隔4小时去服用。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分开的。
心衰患者应避免食用咸菜。大部分心衰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水分摄入。我们知道,吃太咸会导致饮水量增加,而咸菜中的钠盐对心脏不利,会加重心脏负担。就像心脏已经有问题,拖着残缺的身体已经很疲惫,再吃咸菜就如同在马车上多加了几吨货物,使其更加疲惫。因此,心衰患者不宜吃得太咸,严重心衰患者甚至需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
心里突突跳,如果反复发作,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许多病人在突突跳时到医院做心电图,却发现无异常。这是因为心电图仅记录几秒钟心跳,若非发作时,无法捕捉异常。除非在发作时记录心电活动,医生才能判断突突跳的原因,如早搏、房颤、室上速等。因此,若心里经常突突跳,建议在发作频繁时到医院背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便医生根据捕捉到的信息安排检查和治疗。
心衰患者能否参加广场舞,取决于广场舞的强度。如果是太极、慢速的广场舞,相信问题不大。但如果强度特别大,还需考虑心衰病情的发展程度。并非所有心衰病人都不能动,恢复良好的情况下,也能承受一定强度。能否跳广场舞,需医生专业判定,通过心肺运动实验、6分钟步行实验等专业检测,评估心脏承受能力。广场舞强度各异,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可以尝试,但有些心衰病人可能承受不住,打太极也可能倒地。总之,能否进行某项运动,需根据专业检测,评判心脏能力。
心衰病人长期吃利尿剂是否需要补钾,这不一定。大部分情况下,并不都需要补钾。特别是心衰合并肾衰的病人,反而容易出现高钾情况,因此不需要常规补钾。是否需要补钾,应根据定期监测血液中电解质情况,如血钾浓度,来决定是否需要服用钾片。并非所有心衰病人吃利尿剂都需要常规补钾,这种说法并不成立。因此,心衰病人,尤其是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医生会要求定期验血。验血的目的,一方面是继续观察病情,了解心衰发展程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及时发现需要调整用药的情况,如血钾水平的高低、利钠肽水平是否降低,以及肝肾功能是否有进一步恶化或好转。很多病人认为病情稳定后,就可以随意拿药吃,甚至一年365天,每个月取药,却不再验血,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心衰病人,尤其是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验血的频次需要更密集。
突然眼前发黑站不稳,不一定是低血糖或心衰。实际上,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低血糖、心衰、心梗、心律失常和脑缺血。因此,不能仅凭猜测来确定病因。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发生,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