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十余年,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等...
高血压分为两种成因。一种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这是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情况,通常需要终身服用药物,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另一种是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身体其他方面的问题引起的,比如内分泌问题、肾脏问题或者肾上腺瘤等,这种高血压的比例较低,不到10%,但有可能治愈,一旦病因解除,高血压可能不治而愈,尽管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对于二十几岁的高血压患者,首先要判断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如果是原发性高血压,可能需要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无法治愈,但可以控制好。如果是继发性高血压,可能需要全面检查,找出问题所在,看是否能通过解除病因来解决高血压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20多岁的高血压患者都是继发性的,很多可能是由于遗传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比如精神高度紧张、肥胖、不爱运动、长期熬夜、常吃外卖等。 因此,一旦年轻人得了高血压,不要紧张。首先,要回顾自己是否有上述不良的生活方式,这些不良习惯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如果血压很难控制,或者吃很多药都控制不了,或者没有上述因素,还是出现了高血压,建议先排查是否有继发性因素,然后再进行积极的治疗。
心脏造影不一定需要住院。 有些医院已经将其转变为日间门诊服务,但大部分医院仍然要求住院,这取决于每个医院或省份的具体规定。实际上,如果只是进行单纯的造影,住院天数会很短。如果是日间门诊,一天就足够了,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在门诊完成,患者可以在入院当天完成造影并出院。有些医院已经实施了这样的流程,但大多数医院仍然需要患者住院接受检查,通常至少需要三天,因为医保规定的最低住院天数是三天。 虽然日间门诊理论上也可以在一天内完成,但许多医院尚未实施这一做法,因为术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在门诊全部完成,这可能会导致费用稍微增加。
高血压患者实际上是可以泡温泉的。 如果血压控制得很好,平时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那么适当地泡泡温泉是无害的,反而有助于血液循环。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高血压患者不宜泡温泉。首先,如果血压持续很高,患者不服药也不就医,并且伴有许多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心脏问题,这时就不宜泡温泉。因为泡温泉会使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可能导致血压和心率增高,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总的来说,如果平时血压控制得特别好,也没有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那么短时间适当地泡温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但如果平时不控制血压,血压异常高,或者已经因为高血压引发了并发症,那么不建议泡温泉,因为这容易诱发心血管事件。
不一定,因为大部分病人,例如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合并BNP值增高。同样,一些冠心病患者也可能表现出BNP值增高。此外,肾脏有问题的病人,也就是肾病患者,同样可能出现BNP值增高。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呼吸困难的病人,比如那些经常抱怨气促和呼吸困难的病人,通常需要通过BNP值来鉴别呼吸困难是否由心脏原因引起。如果BNP值增高,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明确是心脏问题,而不是由于肺部问题引起的呼吸困难。但也要注意到,正如前面提到的,肾脏有问题的病人也可能表现出BNP值增高。 因此,BNP值的具体意义还是要结合具体病情来判断。
高血压患者不需要经常更换药物。 如果正在服用的药物能够很好地控制血压,且没有产生耐药性,就无需频繁更换。只有在血压出现波动,当前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压的情况下,才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换用药。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某种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那么不需要经常更换药物。
心衰最严重的情况是病人坐着就喘,根本一动都不能动,甚至刷牙、洗脸都会喘得特别厉害。 此外,病人可能会感到浑身乏力,吃不下东西,特别瘦,营养状况不佳。这些症状都属于心衰终末期的表现,而终末期心衰基本上离死亡不远了。如果心衰发展到终末期,那么死亡就是最严重的后果。
左心衰的临床表现与活动密切相关。 1、首先,活动耐力下降是其最早期的表现,例如以前能一口气爬五层楼,现在爬一层楼就喘不过气。 2、其次,患者可能会在晚上睡觉时因为憋气而醒来,需要坐起来透气。随着病情发展,症状会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坐着不动也会感到喘息,如刷牙、摸头发或洗澡等日常活动都会引起呼吸困难。 3、此外,患者还容易感到疲劳、乏力和头晕,小便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以前能解出小便,现在却解不出来。这些症状可能都是由于心脏左心功能下降所引起的。 然而,最为常见且为大家所熟知的症状,还是与活动能力下降有关,即活动耐量减少,比如原来能走100米,现在只能走50米。
右心衰竭最主要表现为全身浮肿,尤其是脚部肿胀。 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早晨起床时发现脚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肿胀会逐渐向上发展,从脚踝开始,逐渐扩展至膝盖、会阴部,最终可能导致全身浮肿。患者每天走路时,感觉就像脚上绑着几斤重的沙袋一样。 除了脚肿之外,右心衰竭的另一个表现是胃口不好,患者可能完全吃不下东西,甚至一吃东西就会呕吐。此外,右心衰竭还会导致血压降低,原本血压高的患者现在血压变低了。
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双方都有高血压,那么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可能会比其他人高一些。但是,并不是说高血压遗传就一定会让人感到害怕。实际上,更多的高血压问题来自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正常疾病的发展。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需要担心是否由父母遗传而来。你想想,即使没有遗传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方式的不当,人们仍然可能发展出高血压。
心脏早搏的原因多种多样,其类型也繁多。 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早搏的出现大多与生活方式有关,例如熬夜、情绪紧张,或是频繁饮用奶茶和咖啡等。然而,如果存在器质性心脏病且伴有大量早搏,就需要明确是否需要针对早搏进行治疗。 并非所有早搏都需要治疗,如果早搏次数较少且不具有严重危害,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减少早搏,比如早点睡觉、避免熬夜、保持情绪稳定。但如果早搏次数已经很多,且危害性很大,无论是否引起不适,都应寻求治疗。
高血压的检查项目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排查是否有诱发高血压的其他病因,这包括检查内分泌状况,例如是否存在醛固醇增多症,肾上腺是否有肿瘤,以及肾动脉是否有狭窄等,这些都是为了排查继发性高血压的因素。 另一部分检查则是为了查明高血压是否合并了其他危险因素或是否发生了并发症。例如,检查是否有血脂、血糖、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问题,以及是否有心脏增大、心室肥厚、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眼底动脉病变等情况。 因此,高血压的检查项目非常多,检查的目的不同,有些是为了排查高血压的病因,有些则是为了排查高血压是否有合并的危险因素或是否发生了并发症。
高血压通常不会导致手麻。 然而,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手麻,并伴有其他症状,如说话不利索、走路不稳、流口水或吞咽困难,这可能表明高血压引发了中风,应立即进行检查。不过,手麻更常见的原因可能与颈椎问题有关。如果高血压患者除了手麻外,还出现走路不稳、身体摇晃、脚麻、乏力、说话不清或听力下降、吃东西容易呛到或不自觉流口水等症状,应立刻关注这一问题。 此外,如果高血压患者伴有手麻,并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也应注意是否有心脏病发生的可能性。
早搏的危害取决于其严重程度,具体来说,需要考虑早搏的种类、次数和性质。 首先,早搏分为多种类型,这是评估其危害的第一个因素。其次,早搏发生的次数也是一个重要考量点。再者,早搏的性质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早搏的次数很多,例如房性早搏或房速频繁出现,未来发展成房颤的几率会很高。同样,如果存在大量的室性早搏,且次数非常多,若长期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发展成心肌病。 因此,早搏不容忽视,其治疗方式和方法应根据早搏的性质、种类和次数来决定。
心梗和心衰都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及时或不恰当地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心梗若在早期未得到妥善治疗,可能会发展成心衰。因此,在心梗发生时,必须尽早开通血管。首先,患者应尽早就医,越早就诊,越能挽救心肌。其次,一旦到达医院,如果医生怀疑是心梗,就应尽快开通血管。越早开通血管,越能挽救生命和心肌,同时也能减少未来发展成严重心衰的风险。 当然,心衰的病因不仅限于心梗,长期未控制好的高血压也可能导致心衰。但一旦进入心衰阶段,治疗将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对于任何心脏疾病的治疗,都应尽早进行,不要等到病情严重到影响心脏功能减退时才后悔,那时已经没有后悔药可吃了。
高血压降不下来可能有多种原因。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降压药吃得不够,导致血压无法降到正常水平。其次,影响血压的因素没有改变,比如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经常熬夜、晚上睡不着觉,或者饮食过咸。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或习惯,尤其是熬夜,会使血压难以控制。 最后,虽然较为少见,但也有可能是由于其他因素影响血压,如肾脏问题或血管问题等。总的来说,最常见的原因还是降压药吃得不够量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或习惯。
年轻人出现胸闷和心悸,并不一定与年轻有关。胸闷和心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的基础疾病和心理因素。 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反复发作,建议一定要到医院进行体检,以查明导致胸闷和心悸的具体原因。因为胸闷和心悸的原因非常多样,有些是器质性的,有些则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喝水并不能治疗高血压,对高血压本身没有任何作用。 尽管水是人体健康所需的必要成分,每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但对于高血压疾病本身,并没有降压效果。此外,对于一部分合并心脏功能不全,如心衰的高血压患者,过量饮水反而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因此,高血压与水之间没有直接相关性,喝再多水也不可能降低血压或使血管通畅。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血压控制得当,适量饮酒可以是一种怡情的方式。 每日控制酒精摄入量是可行的,但若达到酗酒程度或每次饮酒量过大,则并不适宜。许多患者都知道,如果血压本身有问题,饮酒过量容易引起血压波动。血管扩张过度可能导致血压降低,而饮酒过多和情绪激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血管事件。 因此,无论是否患有高血压,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应确保每日酒精摄入量保持在适当范围内,以实现小饮怡情,避免大饮伤身。
梨形心通常与二尖瓣狭窄有关,这种情况较为常见。 如果发现梨形心,首要步骤是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评估瓣膜的状况。梨形心最常见的原因是瓣膜狭窄,但也有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例如心包积液。 因此,一旦发现胸片显示梨形心,最重要的事情是先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根据病因进行积极治疗。
高血压患者现在大多使用一天一次的降压药,但有些药物因特性可能需要一天服用两次。 降压药有好坏之分,也有针对特殊人群如怀孕妇女的短效降压药,这些可能需要一天服用3到4次。除了这些特殊人群,大多数降压药一天一次,最多两次。 降压药的种类取决于个人病情,有些人可能只需一粒药,而有些人可能需要两到四种药才能控制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来决定服用降压药的种类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