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凉茶不一定能够祛火,因为火是一个实证,实证包括有热邪。 凉茶有一些是清热解毒的,可以祛实热证的热邪,但有一些火是虚火,比如阴虚火旺,喝凉茶就不行了,反而会寒中加冰。另外,喝凉茶有一些是祛湿的,它不一定是祛火,还有些凉茶可能是帮助消化的,也不一定能够祛火。 所以凉茶不能一概而论,只要是凉茶就可以祛火,要看它的组成成分。如果是含有清热、解毒类为主的中药组成,当然可以祛实火;如果它是滋阴的或者是祛湿的,或者有些健脾的,那就不一定能够祛火了。
蜂王浆是蜜蜂巢内的一种精华,含有天然的蜜蜂类激素。 这些激素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的人。此外,蜂王浆还具有生津和补益气血的作用,主要可以提升机体的正气。然而,使用蜂王浆时需要注意,因为它含有一定量的动物类激素,对于患有免疫代谢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病的人应慎用。同时,由于蜂王浆的糖分和营养较高,脾胃虚弱的人可能会吸收不良,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泡脚大部分人适合,但个别人不适宜长期泡脚。 第一,有严重皮肤病的人不适合泡脚;第二,糖尿病血糖特别高的人也不适合,因为泡脚水温需要偏高,自己比较难控制;第三,身体特别虚弱、皮肤容易过敏,或者是有一些急性皮肤病,或者是重症身体比较虚弱的人,这时候就不适合泡脚。
中医调理失眠有几个方法。 第一个是内治法,用中药来调理失眠。内治法治失眠,有很多方面,有实证、虚证。比如古人认为,胃不和卧不安,第一个是脾虚,肠胃不和引起失眠,我们健脾和胃用四君子汤。第二个可能是心肾不交,那用生脉散。第三个是肝气郁结,疏肝理气,用四逆散或者加陈皮泡水。 第二个是外治法,外治法首选针灸。我们知道经络里面有心经、肝经、脾经,可以助眠的有内关、神门、任脉、风池,通过疏通经络改善失眠。 第三个还有中药外治法,用疏风、清热、温经的中药来泡脚也可以治疗失眠。另外,还有中医的导引术,比如练习八段锦、五禽戏,也可以通过疏通全身经络来治疗失眠。
不建议长期饮用凉茶,因为中医讲究药有三分毒。 每个人需不需要喝凉茶,需要喝多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判断阴阳是否失调,是正气不足还是邪气太盛,以及是虚证还是实证。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一般我自己开中药,最多开七剂,通常我喜欢开3到4剂,因为一旦身体阴阳平衡了,就不需要继续再喝那么多剂药;如果吃了几剂中药后,身体有一定的变化了,就需要调整药量。 所以不建议长期喝凉茶,特别是不建议自己自作主张,根据自己症状长期喝凉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喝凉茶。凉茶也是个中药,喝多久、要不要变化,应听从中医生的望闻问切后的治疗安排。
三伏贴确实可以冬病夏治,其治疗原理主要基于夏天人体毛孔和肌肉舒张,机体的穴位与通道处于开放状态。 此时,埋藏于身体内部的邪气,如冬季发作的疾病,因毛孔张开和经络通道打开而在夏季得以清除。利用温热扶阳的药物通过穴位进入体内,可清除深层邪气,实现夏天治疗疾病,防止其在冬天发作,这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三伏天贴灸确实能够做到这一点。
针灸治疗膝关节炎肯定是有效的。 膝关节炎在中医诊断中称为膝痹,痹指的是关节的疼痛、肿胀和活动屈伸不利。针灸可以通过治疗相关的穴位,如犊鼻、血海、足三里,或者是肾经、脾经、肝经,来疏通经络、补益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因此,膝关节炎用针灸治疗,既可以治本也可以治标,既可以缓解疼痛,也可以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
西瓜稍微偏寒凉一点,古人有一条方叫清暑益气汤,用了一味药就是西瓜翠衣,也就是绿色的西瓜皮。 西瓜有清热、生津、利尿以及解暑的作用。但是西瓜稍微寒凉一点,所以老年人、小朋友以及脾胃比较虚弱的人,第一不适合一餐大量吃西瓜,第二不适合连续吃西瓜。虽然西瓜具有清热解暑、生津和通便的作用,但作为相对偏凉的水果,不适合体质比较虚的人一次性大量食用。
薏苡仁是一种清热利湿药,也是古代四妙散中的主要成分。 薏苡仁具有轻微的健脾作用,但主要功能是渗湿和利湿。薏苡仁通过利尿来祛湿,且与车前草、木通等力量较猛的药材不同,它还具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因此,我比较喜欢使用薏苡仁,因为它既能利湿去燥,又有一定的健脾效果,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祛湿药材,适合老年人和小朋友使用。薏苡仁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清热、利湿、利小便的中药。
我们知道人体的疼痛是由两大原因引起的。 第一个原因是“不通则痛”,即气血、气机、经络不通,阻塞道路,导致疼痛。第二个原因是“不荣则痛”,比如体质虚弱,没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到某个地方,导致虚痛。 经络的不通和不通畅可以造成疼痛,而经络不通畅也会导致气血供应不足,从而引发疼痛。针灸可以疏通经络,疏通经络后,气血津液得以流通,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经络通畅后,新鲜的血液和津液能够流通,同时把身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带走,使身体不再感到疼痛。因此,针灸是通过疏通经络来打通身体的经络和脉络,以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三七粉不建议长期服用。 因为三七也叫田七,在中药分类中属于活血化瘀药。它对跌打损伤有行气活血止痛作用,对急性出血如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或大便痔疮出血也有较好的活血化瘀止血作用。然而,三七粉药性较剧烈,偏性较大,俗话说“药有三分毒”,不适合长期服用。长期服用三七粉可能导致阴阳平衡失调。 因此,在使用三七粉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望闻问切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不要将其长期当作保健药品服用。
白果实际上就是银杏的果仁,它一般的功效很多。 在食疗食材里面,有白果炖猪肚汤,我们知道它为什么跟猪肚搭配,那当然是因为它有健脾的作用。另外,白果也可以煮糖水,它有润肺的作用。所以白果整体来说,性味比较平和,它补脾补肺的作用比较明显。另外,果仁类的它都会通便,它通过宣肺跟健脾以后,也可以帮助大便的排泄。所以白果是一类比较温和的,口感比较好,补肺补脾的一个中药材。
酸梅汤最初我们听到的是,酸梅即乌梅,加入白糖制成的饮品。 首先,它酸甜可口,有开胃的作用;其次,我们曾补充过一个配方,名为乌梅丸,它具有驱蛔虫的效果;最后,它还能解暑,帮助开胃生津,促进消化。因此,在夏天或暑天饮用酸梅汤,既能解暑,也能开胃消滞。
车前草属于清热类的药,主要作用是清下焦的湿热,经常可见于田边。 它具有清热利尿的作用。当尿道排尿时,如果小便比较黄,尿道口有灼热和疼痛感,这些都属于下焦湿热的症状,尤其是小便时感觉难受,车前草的效果比较好。车前草有清热通淋的作用,但因其药性较寒凉,如果身体虚弱、年纪大、脾虚或平时容易尿频、小便控制不好的人群,应谨慎食用,甚至不宜食用车前草。
橘子皮的功效类似于陈皮,陈皮是新会柑的皮。 橘子和柑都是性味相近的水果,因此橘子皮的功效与陈皮相似,但略弱一些。橘子皮的第一个功效是帮助消化,第二个功效是属于肝经,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第三个功效是注重气机的提升和升降,第四个功效是具有化痰的作用。
阿胶和人参不适合所有人吃。 阿胶是驴皮胶,在中药里属于滋阴药,适用于阴虚、津液不足的人。舌苔厚、拉烂便、湿邪重的人不适合吃阿胶。 人参在中药中属于补气药,有大补元气、补元阳之气的作用,对四肢乏力、气虚有很好的补益效果。但当人发高烧、处于高热期、舌苔厚、口臭、大便秘结时,不适合吃人参,否则会火上加油。 阿胶和人参都是补益药,一个补阴,一个补气,只有身体虚时才需补之。如果身体较实,反而需要用泻药,不能用这两种药。因此,阿胶和人参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
喝中药,我个人认为是要忌口的, 因为中药有四性五味,我们经常说药食同源,食物也会有四性五味。前面讲过,比如榴莲、芒果,它们比较偏湿毒的;一颗荔枝三把火,西瓜比较寒凉的。那吃中药是通过辨证,这个病是实证还是虚证,实证用泻火的中药实则泻之,虚证用补益的中药虚则补之。如果是虚证,用了补益的中药来补益正气,又不忌口,吃西瓜、吃一些比较寒凉的食物、喝冷饮,就会药效打折扣。实证,我本来给你清热泻火,你又吃很补、很湿毒的榴莲、芒果,火上加油,那就会影响疗效。 所以我要是开中药给患者口服,我一定要交代他忌口。
针灸对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作用,但需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理。 中医认为高血压称为脉胀,与肝阳上亢或心肾不交有关,既有虚证也有实证。针灸治疗高血压分为两个方面:第一,通过针灸心经或肝经,补心通经络,达到补益作用,使虚人正气上升,保持血压稳定;第二,对于实证高血压,如肝阳上亢、头部胀痛、血压较高,使用泻法,如合谷、后溪、太冲等穴位,以达到降压效果。但需注意,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服用降压药。针灸虽能改善高血压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提高免疫力,但不能根治高血压。确诊高血压后,应规范服用降压药,而非依赖针灸治愈。
鹿茸在中药里属于补益药中的补阳药。 鹿茸是鹿生出的角,有血茸和干茸之分,血茸效果更好。鹿茸片特别适合阳气虚的人群。阳气虚的表现包括脸色苍白、腰膝怕冷、男子遗精和男女性不育等,这些都与阳虚有关。鹿茸是一种很好的壮阳类药物,可以用于改善这些症状。
老年人关节痛,艾灸和拔罐都有作用,但艾灸的作用范围更广。 因为老年人关节痛常与气虚和气血不通有关,而艾灸能扶正气、扶阳气、驱邪气,其渗透力强,可选择的经络多,适用于痛点的皮肤骨节端。相比之下,拔罐适用于邪气较轻、浅层的情况,更适合急性损伤,如突然腰扭伤,而老年人关节炎多为慢性损伤,且无肉处无法拔罐。 因此,艾灸的治疗范围比拔罐更广,老年人关节痛时,艾灸是首选。由于关节处肉较少,罐难以拔上,且拔罐适合浅层和新重邪气,对于慢性病,效果不如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