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牙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头颈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治;颌面部创伤及骨折的诊治。
牙龈鼓包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烂牙齿引起的。一个烂牙的感染会进一步发展,从牙根尖开始,一直延伸到骨头,然后慢慢突出到牙龈。 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根尖囊肿或根尖脓肿,它也属于下颌骨的囊性病变。
颌骨囊肿手术的病理结果,一般来说,在绝大多数医院,是由病理科进行的。囊肿的病理结果中,最常见的是牙源性囊肿,或者可以说是牙源性囊肿伴感染。如果进一步细分,这些囊肿可以分为根尖囊肿、含牙囊肿和牙源性角化囊肿。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比如单囊型的成釉细胞瘤。这些都是我们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理性结果。
根尖囊肿是由于牙齿烂掉或感染影响到根尖而形成的。这种囊肿,只要得到合适的或适当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根尖囊肿的特点在于,除了要进行囊肿的刮治外,还要结合牙齿的根管治疗。通过双管齐下的方法,我们能够保证根尖囊肿的治愈。
颌骨囊肿摘除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颌骨囊肿治疗性手术,多用于范围相对较小的颌骨囊肿。手术方式是在口腔内牙龈上方做切口,脸上不会有切口。 牙龈内切口后,去除囊肿表面的骨头,然后进行囊肿的刮治。刮治后的囊腔会填塞相应的骨粉、生物材料或明胶海绵等,以关闭空腔并完成手术。
颌骨造釉细胞瘤,也称为颌骨成釉细胞瘤,是一种主要发生在成年人,尤其是青壮年的颌骨内良性肿瘤。 这种肿瘤多见于下颌骨的体部和下颌角部。在初期,颌骨造釉细胞瘤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出现面部左右不对称和肿胀。进一步发展时,肿瘤可能导致牙齿牙根吸收,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如果肿瘤继续发展,影响到牙龈等软组织,可能会引发继发感染或导致咀嚼和张口受限。如果肿瘤侵犯到神经,可能会造成神经感觉丧失,表现为嘴唇或相应皮肤感觉麻木。若肿瘤发生在上颌骨,随着其增大,可能会向眶底发展,导致眶底受压,甚至出现复视或看东西重影等症状。
颌骨长囊肿的原因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首先,最基础的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上皮组织残留。这些上皮组织可能残留在上颌骨或下颌骨中。成年后或出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生长,可能因为烂牙的龋坏引起的炎症,诱发这些残余上皮进一步生长形成囊肿。 其次,有些囊肿是单纯发育性的,例如含牙囊肿或角化囊肿。 此外,还有可能因为上皮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肿瘤性的囊性病变,如单囊型成釉细胞瘤。总的来说,这些就是颌骨囊性病变可能发生的原因。
对于小孩的含牙囊肿手术,我们通常在全麻下进行。 不论是上颌还是下颌的含牙囊肿,手术都是在全麻状态下,通过口腔内牙龈上的切口来完成刮治。手术过程中,我们不会在脸部做任何切口,所有的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同时,在刮治含牙囊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将埋伏的牙齿一并拔除。
颌骨囊肿,无论是上颌骨还是下颌骨的,在最初发生时,可以说没有任何临床表现。随着囊肿的增大,如果它从颊部突出,可能会导致面部不对称和肿胀。如果囊肿在舌侧突出,即口内突出,我们可以在口腔内摸到骨头的膨胀。特别是当囊肿发生在上颌骨前面鼻旁时,如果长得较大,可能会出现鼻旁肿胀。随着囊肿的进一步增大,表面的骨头会逐渐变薄并被吸收。在严重的情况下,按压囊肿可能会有类似按乒乓球的感觉,这是我们专业术语中的“乒乓球样感”,表明囊肿相对较大且严重。 除此之外,随着囊肿的发展,波及到的牙齿可能会发生松动甚至脱落,出现这些症状。
颌骨成釉细胞瘤分为囊性、囊实性、多囊型(或称多房型)以及实性型。 一般来说,如果成釉细胞瘤早期发现且范围较小,可以通过刮治术进行治疗。对于单囊型的成釉细胞瘤,甚至可以进行开窗减压治疗。对于实性型或囊实性型,且范围不大的成釉细胞瘤,可以采用刮治术或局部截骨术,无需进行诊断性截骨。然而,如果成釉细胞瘤发展范围广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节段性的颌骨切除,包括下颌骨或上颌骨。在下颌骨节段性切除后,可能需要从其他部位,如小腿的腓骨或颧骨取骨,进行移植修复。
根尖囊肿主要是由烂牙引起的根尖处的炎症感染。如果不治疗,囊肿会逐渐变大,导致周围骨头进一步吸收,影响牙齿周围的骨头,导致牙齿松动脱落。随着囊肿的增大,骨头本身还会出现肿胀膨隆等症状。 因此,根尖囊肿最好还是要进行手术刮治。
颌骨角化囊肿,简单来说,它好发于我们的上颌骨和下颌骨的任何一个部位。但如果要细讲的话,它更容易好发于下颌角区域,或者是下颌升支部,也就是下颌骨往上走的这个部位。这个区域是更容易好发的地方。
颌骨含牙囊肿手术若采用局部麻醉,局麻药效通常持续两到三个小时。 局麻药过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疼痛,此时医生会开具止痛药,痛感难以忍受时可服用。实际上,疼痛程度通常不会特别剧烈。对于范围较大、需要全麻并住院进行的含牙囊肿手术,全麻药过后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但疼痛程度同样不会特别严重。总体而言,颌面部手术的疼痛程度一般不会特别明显。
多发性角化囊肿是一种病症,与单发性不同,它指的是在多个部位出现囊肿的情况。例如,可能在下颌骨的左边发现囊肿,右边也有,或者在下颌骨和上颌骨都发现了囊肿,这种情况被称为多发性。这种多发性角化囊肿通常伴随着基底细胞痣(也称为基底细胞癌)、眶距增宽和分叉肋等特征,统称为基底细胞痣样或基底细胞癌的多发性综合征。 从角化囊肿的角度来看,通过彻底的手术或多次手术根治,是可以治愈的。但是,综合征中的其他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因此,虽然角化囊肿部分可以通过手术治愈,并且有病例显示患者多年未复发,但要完全治愈整个综合征是非常困难的。
成釉细胞瘤是一种发生在我们口腔颌面部的比较常见的肿瘤。它是一种颌骨中央性的、上皮来源的肿瘤,主要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且在男女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倾向性。 这种肿瘤是由于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残留在颌骨内的一些上皮或成釉器逐渐发展而来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
对于范围不大的角化囊肿手术,我们采取彻底的刮治方法。在我们科,现在可以利用导航联合内镜进行精确的颌骨囊性病变刮治,这样既能确保囊性病变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刮治得非常干净,同时也不会损伤重要的解剖结构。 对于特别大的角化囊肿,要彻底根治,需要进行骨头的节段性切除。我们在这方面的案例非常多。节段性切除后,可以进行腓骨瓣或髂骨瓣的游离植骨修复,这是确保角化囊肿不复发的一些方法。
颌骨角化囊肿,以前称为颌骨角化囊性瘤,是一种肿瘤。近年来,它被降级为囊肿。尽管如此,它仍然有一定的癌变几率。据国内报道,大约2%的颌骨角化囊肿可能发生癌变。 因此,尽管颌骨角化囊肿不是癌症或恶性肿瘤,我们仍需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极少数角化囊肿会发生癌变。
根尖囊肿是牙源性囊肿的一种。牙源性囊肿是指在我们的胚胎时期,上下颌骨发育过程中残留在颌骨中的上皮剩余。这些上皮剩余在出生之后,随着我们的发育,在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可能会形成囊肿。 简单来说,根尖囊肿是由于烂牙烂到根尖,形成了慢性根尖周炎或根尖囊肿。这些炎症或感染的刺激会刺激到上皮剩余,从而在根尖处形成一个囊肿,我们称之为牙源性根尖囊肿。
牙龈里有脓,如果一按就出脓,那么它有可能是牙龈脓肿。牙龈脓肿可能是由比较严重的牙周炎导致的,也可能是早期的一些根尖脓肿导致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牙源性的根尖囊肿伴感染导致的牙龈出脓,都有可能。
颌骨成釉细胞瘤一旦发生,如果不治疗,它是不会自行愈合或自行消退的,它会一直存在,因此不存在复发的问题。如果成釉细胞瘤在发现后得到治疗,并且治疗措施或方式得当,比如我们彻底进行刮治或进行骨头的节段性切除,一般来说,复发率还是比较低的,并不会每年复发。
成釉细胞瘤开窗减压术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成釉细胞瘤,实际上,大多数成釉细胞瘤并不适合使用这种手术方法,只有单囊型的成釉细胞瘤才可能适用。开窗减压术是一种针对范围较大的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治疗方法,通过在囊肿的骨壁上凿一个洞,让囊液流出以减轻内部压力,并在洞内支撑一根管子以防止洞口闭合。患者术后需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囊腔,随着时间推移,囊腔和病灶会逐渐缩小。然而,即使经过开窗减压术,单囊型成釉细胞瘤最终还是需要进行一次手术,以彻底刮除囊壁。 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上,有10%-20%的病人对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开窗减压术是无效的。因此,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建议患者前往口腔颌面外科进行专业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