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患病以后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有一些患者就会出现糖尿病足或下肢病变,严重时如果危及生命就需要进行截肢治疗。 截肢治疗最好是在全身状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是否需要截肢以及截肢的高度是要根据病情来决定。 如果有条件,通过微创介入的办法打通血管进行保肢治疗,对病人的长期寿命是有帮助的。 但是当病情严重危及到生命时还是要考虑截肢,而截肢平面的选择要根据下肢的血运情况,截肢平面过低会造成愈合困难,过高又会对病人后期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目前有很多新的办法在进行探索。其中细胞移植也是近些年比较热门的一种糖尿病方法,目前主要是应用的胰岛干细胞移植,但是大部分的胰岛干细胞移植目前还处于临床科研阶段,处于探索的阶段,并没有在临床进行大规模推广。 主要是这种办法还不是特别成熟,早期进行胰岛干细胞医治的病人,虽然血糖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不能达到完全缓解或治愈的目的,都还需要继续应用口服药或胰岛素进行治疗。 在糖尿病足部病变目前也在应用胰岛干细胞移植,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也还没有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虽然还不能彻底治愈糖尿病或者其慢性并发症,但是不失为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手段,随着医学的进步会逐渐成熟。
糖尿病的原理准确的说法是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或者指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的病因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首先我们认为糖尿病和遗传因素是有关系的,不管是1型还是2型,大多都存在家族聚集的倾向,但是糖尿病本身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糖遗传病,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后代都会发展为糖尿病。所以我们考虑到还有其他的一些影响因素,比如现在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大量热量的摄入,以及高脂,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体育运动的缺乏会导致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 另外,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与外伤,手术以及一些应激情况也有关系。所以,整体来看,糖尿病的确切原理,或者是发病原因目前还不特别清楚。
2型糖尿病的用药要注意,我们是要控制糖尿病的整体情况,而不仅仅是血糖。在这个原则上,应用的药物除了降糖药物以外,还要应用控制血压,控制血脂,调节尿酸等相关的药物。 在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时,可以选用口服药和胰岛素。但具体应用哪一种,要根据个体化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避免大量联合应用同类药物,注意在用药过程中防止血糖下降过快,尤其是要注意防止发生低血糖。 当发生并发症时,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需要应用的药物,比如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可以根据需要应用营养神经或止痛药物。
首先,不管是否患有糖尿病,熬夜这种习惯都是不好的,除影响血糖之外,熬夜会增加血压,心脑血管发病的几率,同时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而在糖尿病患者中,如果熬夜,由于睡眠规律打乱,出现夜间的儿茶酚胺,皮质醇水平升高,进而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同样在血压方面也会引起比较明显的血压波动,长期的熬夜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同时由于夜间睡眠不好,第2天睡眠过多,一部分患者可能会由于早餐进食少而出现低血糖风险。长期的熬夜 由于久坐,容易夜间加餐,也可能会导致肥胖发生几率增高。
糖尿病足的分级其实是有很多种分类方法,目前在国内最常用的还是wanger分级方法,主要是分为0到5级。根据这5级的方法,可以来判断糖尿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后续的治疗是有帮助的。 其中0级是比较轻的,这时患者的足部是有一些高危因素,但是还没有发现溃疡,也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 1级是指病人的足部已经出现了破损,出现溃疡,但是溃疡比较表浅,而且一般情况下没有明显的感染。 2级指的是深溃疡或者出现一部分的感染。 3级指的是出现了深部的组织感染,其代表性的是出现了骨髓的感染,也就是在影像学检查中会出现骨髓炎的表现,或者是有比较深的脓肿。 第4级是出现了骨质的破坏和较严重软组织的破损。 第5级是非常严重的感染,一般是特指出现了坏疽。
当患者出现糖尿病尿中泡沫增多时,要考虑到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的可能在出现糖尿病肾病以后,患者的血糖会比较难控制,大多数患者也会同时伴有血压升高的情况。另外,尿中的泡沫主要是由于尿中的尿蛋白增多。 所以在进行尿液检查中,会发现尿常规的尿蛋白水平升高,加号增多。同时,在进行血的检查时会出现血中白蛋白减少。 在确诊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尿中泡沫增多时,我们可以通过严格的血糖血压管理,并配合适当的口服药物来改善尿中尿蛋白。
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或者一些诱因可以引发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又包括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以及高血糖高渗状态。它大多是由于胰岛素的不恰当停药或者感染以及急性应激的情况所引起。慢性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所引起,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这些慢性并发症都有各自的表现。 糖尿病并发症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影响,使生活质量下降等。当出现这些急慢性并发症时,要根据每种并发症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抢救和治疗处理措施。
糖尿病在过去的中医治疗方面认为大多是和阴虚有关系的,包括临床表现的三多一少都和阴虚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目前的中医理论中已经根据糖尿病辨证施治理论改成了四个阶段。 其中所提的阴虚主要是指的糖尿病的中期阶段,包括糖尿病发生并发症之前的一小部分以及糖尿病临床诊断以后的中后期,所以现在糖尿病所说的阴虚在中医上要根据辨证施治。 采用西药的二甲双胍和中药以及单纯的中药来进行治疗,而在西药方面,主要是以对症和控制血糖为主。
桑叶治疗糖尿病,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为了提高疗效,尤其是在慢性并发症的治疗方面,可能会选择一些中药或者中草药,而且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不过目前还没有发现桑叶在这方面有明确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广告中可以看到,桑叶被提及具有一定的α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并没有被循证医学所证明。 在传统医学中治疗糖尿病的中草药方剂中也没有提及桑叶这种作用。所以在治疗糖尿病时,还是要采用正规的治疗方案,不建议应用桑叶来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