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是过去在气功学上的一种说法,指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气功锻炼,可以完全不吃饭而生存,但是现在看这种说法有一定伪科学的成分在里面,所以不建议这样。 在辟谷时,并不是说就不会得糖尿病,即使不吃饭也照样会发生糖尿病,也有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从这一点上来讲,通过辟谷来预防糖尿病是不可取的。 糖尿病并不是不需要糖,而是身体不能利用糖来提供能量,患糖尿病后要通过改善胰岛素的抵抗或者补充外源性的胰岛素,使患者能够把所吃的食物顺利吸收,这样才能把血糖控制稳定。而辟谷与这种情况是相反的,会引起营养不良和各种健康问题。
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要求进行比较严格的血糖管理,在饮食方面要求定时定量,避免进食一些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尤其是水果饮料,含糖分的添加剂或调味品更是要严格的限制。 红糖在一般人的饮食中,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在糖尿病患者中,红糖由于是比较甜的食物,对血糖升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要食用红糖或者把红糖作为调味品。 只有在必要时,如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才可以进食红糖来纠正低血糖的情况,除此之外,不建议饮用红糖。如果为了改善口感,可以增加其他的甜味剂,如木糖醇或阿斯巴甜少量的应用是可以的。
糖尿病患病以后要加强足部保护,预防,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或加重。因为糖尿病足严重时会出现足部感染或者破溃,会影响行走能力,甚至出现截肢或危及生命。 泡脚在一般人群中会一定程度缓解疲劳,所以很多人喜欢泡脚。但对糖尿病足的患者来说,时间过长或水温过高的泡脚可能会加重足部出现破溃,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泡脚后会引起周围循环的扩张,出现全身其它部位的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对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或其它不适。 所以糖尿病足泡脚是不合适的。糖尿病患者在足部的清理时,仅仅需要用干净的温水清洗就可以,洗后要用干净的毛巾擦干脚趾。
糖尿病患者在患病以后,目前有很多的治疗办法,主要是通过饮食,运动以及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口服药或者胰岛素进行治疗,同时进行严格的血糖管理和教育。至于糖尿病的尿疗,目前临床上是不推荐的。 即使是采用健康人的尿液,但是尿液中主要含有的是尿酸,蛋白质和大量水分,少数还会含有一些条件致病性的细菌,同时尿液是一种弱利尿剂。 而对糖尿病患者来讲,在没有明确获益的情况下,应用尿疗反而会加重细菌的感染风险,同时由于起利尿作用。反而会对糖尿病人造成一定程度的脱水,容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糖尿病患者不建议采用尿疗的办法。
临床上,多尿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血糖升高,会出现尿中的尿糖水平也升高,此时由于渗透性的利尿作用,会出现多尿的情况。 同时还可能会出现尿频等其他的一些表现。所以当出现多尿时,要想到糖尿病的可能,进行血糖的检查。但是并非所有的多尿都是糖尿病所引起的,比如在精神性烦渴时,由于精神因素紧张,出现了饮水增多,继而出现排尿增多的情况。 在尿崩症时,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的原因,出现了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肾脏的敏感性下降而出现多尿。这些不同的情况除有多尿的症状以外,还会有各自的表现。
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各种各样,其中多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这是因为在糖尿病患病后,由于血糖水平持续的升高,当超过肾糖阈后尿中的糖分就会增多,由于渗透性的利尿作用就会出现排水增多,出现多尿的情况。 出现多尿以后要注意进行血糖和尿液检测,明确多尿的原因。另外,在多尿发生后,还要考虑到是否由于其它原因所引起的,比如急性的泌尿系感染等。 但是这些疾病会有其它的一些表现,例如在尿路感染时,除多尿外还会有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的情况,是比较容易进行鉴别的。
糖尿病患者在发病以后需要在饮食,运动和药物方面进行综合的治疗,同时还可能会应用一些中成药物来配合治疗。 此时有一些患者会选择酵素作为减肥或者配合治疗的手段,但是酵素虽然在一些广告和个例的研究中发现对减轻体重或者血糖有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大型的循证研究的证据。 也就是说,并不能证明酵素对糖尿病的血糖和并发症,以及减肥有确切的效果。所以在糖尿病患者中,目前不推荐应用酵素来进行治疗或者辅助治疗。
糖尿病烂脚在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足。当发生糖尿病足时,首先要明确其病因,然后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能够引起糖尿病足的原因有很多,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如果是下肢血管闭塞,可引起下肢周围血管的缺血,容易进一步引起溃疡,发生感染的几率就会增加。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也会引起周围神经感觉减退,此时如果进一步的出现了足癣或者外物或外力的损伤,就会出现局部的破损或感染加重。另外,如果是原来患有一些足部的胼胝,鸡眼,也容易引起足部的组织破坏。 在明确病因以后就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一方面要把血糖控制稳定,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我们可以应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而像足部的胼胝,鸡眼则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血糖在原尿中增加,当血糖过高,一般在超过14毫摩尔每升以后会在尿中出现尿糖增加,检查时会出现尿糖加号。 此时如果尿液溅在地上,踩上去会有发粘的感觉。另外,如果糖尿病病史比较长,出现糖尿病肾病,血液中的蛋白会有漏出的情况,尿中的蛋白量会增多的,检查时尿蛋白会出现加号,外观看起来尿中的泡沫比较多。 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尿中尿糖和尿蛋白是正常的,但并不表明此时患者病情就不重,血糖并不高。只是说明此时的血糖水平还没有达到肾糖阈,尿中的蛋白量还比较少,尿中还没有形成显性尿糖和尿蛋白。
在目前的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主要的治疗手段还是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西医的治疗办法,对稳定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是有比较明确的治疗效果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医就没有一点作用,中医在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治疗过程中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效果还是不错的。 尤其在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中,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作用。但是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采用一些假的,虚假中医的治疗办法。一些过于夸大治疗效果的中医治疗手段则可能会延误或加重糖尿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