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视网膜脱落会有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眼前感觉有灰网飘动,而且多数是位于视野的某个区域内出现灰网飘动的视野、颜色发暗。这种情况如果及时就诊,通过眼底检查或者眼部B超检查,即可以确诊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发生视网膜脱离切忌剧烈运动,防止脱离范围进一步增加。应该根据脱离的位置采取适当的体位保护未发生脱离的视网膜,防止脱离范围进一步增大,必要的需要进行外路或者内路视网膜复位手术进行治疗。
角膜厚度是先天因素决定的,后天无法进行角膜厚度的改变,一般情况,角膜厚度略薄,但是视力以及角膜地形图不表现出异常的话,这也在正常范围内,因为角膜厚度也存在个体的差异。 但是在一些病理性角膜厚度异常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人工干预方法进行治疗,例如圆锥角膜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角膜交联手术来增加角膜厚度,巩固角膜的牢固性,防止发生角膜穿孔的风险。
眼角膜一旦发生损伤需要立即处理,根据损伤程度及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上皮损伤需要局部使用抗感染滴眼液预防感染,并且使用角膜上皮修复剂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多数24小时之内就可以修复。 如果损伤深及基质层或者发生深层的炎症,应该积极的抗炎治疗,必要时可能局部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如果角膜因为外伤而发生穿透性的裂伤,这种情况如果伤口不闭合有可能导致房水流出、眼压骤降需要及时的进行外伤缝合。
角膜上皮损伤,根据发生原因不同,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如果发生了电光性眼炎,需要使用激素类眼药水,进行局部抗炎治疗。如果是发生暴露性角膜炎,或者微生物感染导致的角膜炎,需要局部或者全身积极的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是因为外伤导致了角膜的裂伤,伤口比较深,容易导致房水流出眼压降低,所以需要进行手术缝合裂伤。后期需要根据伤口愈合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视网膜出现变性打激光相对是比较安全的,而且这也是一种有必要的治疗措施。因为视网膜如果局部出现变性的改变,很有可能继续发展出现视网膜的裂孔、视网膜脱离等更加严重的疾病。 如果能及早的发现并进行激光光凝,可以将变性的视网膜组织范围局限,使其不发生进一步的进展,从而就避免了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 只要在进行激光治疗的过程中与医师配合,保持固定的眼位,相对风险是比较小的。术后有可能出现一过性的视网膜水肿和视力下降的情况,但是经过积极的用药治疗之后多数都可以吸收。
全飞秒近视激光手术,一般要求术中切除近视度数所对应的角膜厚度之后,剩余角膜厚度至少要达到450微米以上,这样可以保证术后角膜对外伤有一定的耐受性,防止发生角膜破裂。另外,对于预防圆锥角膜,降低圆锥角膜的发生率也有一定帮助。 如果通过计算,术后角膜厚度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不建议进行激光矫正手术,可以考虑采取ICL植入手术的方法来治疗近视。ICL植入手术主要是对前房组织结构有一定的要求。
眼底的几个主要的功能区主要包括视神经、黄斑区以及视网膜后极部,这些部位无论哪个组织结构发生病变,都会直接导致视力大幅度下降。 有些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可能认为自己是因为屈光的问题,但是没有经过检查就不能够确诊仅仅是屈光问题出现视力下降,应该及时就诊。 尤其是突发的视力下降很有可能就是眼底出现了问题,眼底的问题,应该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否则延误了治疗,有可能会发生不可逆性的视力或者视野的损伤。
患者眼底出血,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眼底出血,黄斑出血等等,眼底出血通常会导致视力下降,患者就诊确诊之后可以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干预治疗。 如果出血量不多,可以口服逐瘀通脉类的药物,促进出血吸收;如果出血量较大,积极的方法是在玻璃体内注射药物,防止后期产生新生血管发生进一步出血的可能性。
如果是外伤导致了视网膜破裂多数是不可能自愈的,视网膜一旦发生破裂,就会使视网膜出现积液,视网膜会游离漂浮在玻璃体腔内,这种情况由于积液的分阻挡,无法使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层和神经上皮层之间贴合,所以一般情况是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 一般采取的是经内路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手术,术后根据具体的病情,可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入硅油或者重水的方式,促进视网膜的复位和功能恢复,如果视网膜破裂累计黄斑区,可能会造成术后视力预后不佳。
视网膜色素变性并没有什么治疗偏方,目前临床上也没有针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有效治疗方案。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性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眼底疾病,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通常在30到40岁之间开始发病,随着病情加重,会逐渐出现视野缩小,色觉异常,以及中心视力的逐渐下降,检查眼底时可发现视网膜自周边向后极部逐渐浸润的黑色斑片状色素灶。有些患者视力下降到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病情的稳定状态,而另有一部分患者会持续进展,直至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