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检发现子宫肌瘤,治疗与否取决于子宫肌瘤的位置,是否有月经的改变以及是否有压迫症状,比如尿频、尿急,大便排出不畅。 如果没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肌瘤小于5㎝,并且不是子宫粘膜下肌瘤,没有压迫症状,可以不治疗,定期复查超声即可。 如果是有其中任何一个症状,需要手术治疗,根据肌瘤生长部位决定手术方式。 对于小的肌瘤不影响月经和怀孕,但是怀孕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升高,肌瘤可能增大或者孕期出现红色变性。
女性之所以能正常来月经,首先子宫内膜得正常,并且控制子宫的卵巢功能正常,控制卵巢的下丘脑、垂体功能均正常才能够正常来月经。月经不调有几种原因,常见的有子宫性原因,卵巢性原因和中枢性原因。 治疗月经不调首先要寻找病因,如果是生育年龄的女性,流产后出现月经不调,首先需要排除子宫内膜或者宫颈粘连,或者子宫内膜损伤导致的月经不调。对于青春期,或者年轻女性没有流产史的月经不调,首先考虑卵巢不排卵导致的月经不调。所以,如果是黏连,或者子宫内膜损害性月经不调,需要分离黏连、预防再次黏连并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如果是不排卵导致月经不调,可以使用孕激素调整月经周期,有生育计划的,可以促排卵调整月经周期。
在治疗宫颈糜烂之前,首先需要排除宫颈病变,目前宫颈糜烂只能算是一种临床表现,不能是一种疾病。 表现为宫颈糜烂样外观的有以下几种情况:雌激素水平高的女性、口服避孕药的女性,还有妊娠期女性宫颈都可以表现糜烂样外观,这些情况都属于生理性的改变,不需要治疗。宫颈炎时也可以表现为糜烂样外观,如果不伴有白带增多和接触性出血,也不需要治疗。另外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宫颈癌早期或者宫颈上皮内瘤变也可以表现为糜烂样外观。 所以,如果宫颈糜烂样外观打算治疗,需要先做TCT、HPV排除宫颈病变。如果排除了宫颈病变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治疗。
曾经我们国家实行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二胎政策已经放开,有意愿生育两个孩子的夫妻可以再次生育,或者是某种原因婚姻变故需要再次生育的。 有些夫妇虽然有再次生育的想法,但是部分人因为年龄问题已经进入围绝经期或者绝经期,出现月经不正常或者已经绝经,这种情况出现卵巢功能障碍,已经不排卵或者稀发排卵,依靠自然受孕生育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是这种情况有生育意愿,建议生殖科就诊评估卵巢功能,评估是否有再受孕的机会。
宫外孕是卵子受精后未能正常到达宫腔内而着床于子宫腔以外的部位,最常见的部位是输卵管。宫外孕常见的原因是输卵管粘膜炎和输卵管周围炎导致输卵管管腔狭窄,蠕动变差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 其它原因中有输卵管妊娠史或者是手术史,输卵管发育不良或者功能异常,试管婴儿的应用,避孕失败,或者是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压迫输卵管,影响输卵管管腔的通畅性,使受精卵运行受阻而着床于输卵管。宫寒不是宫外孕的原因,如果同时有宫寒,但是宫寒不导致宫外孕,建议积极寻找宫外孕的病因。
胎动规律是从最初的由弱变强,孕7月到8月维持一段儿强度和频率大的时间,到孕足月的胎动由强变弱,这个规律是和胎儿胎动的幅度、频率以及胎动的空间是有一定关系的。 孕5月之后,不管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都能够感觉到胎儿的胎动,之后随着胎儿发育逐渐变强,孕7月和8月不论是频率还是强度都比较大,孕9月以后因为胎儿占满了整个宫腔,活动空间逐渐减少,孕妇反而觉得胎动的频率和强度减弱。
在临床工作中有好多月经周期不正常的女性,可能几十年月经不正常,不避孕也长期不怀孕的女性并不少见,所以认为自己不会怀孕就不再管是否会怀孕。 并且这些女性大多体型肥胖有些人几个月不来月经,在怀孕早期有的人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一直当做胃病自行吃药。 偶尔不经意间觉得自己的肚子好像是变胖了,并且似乎肚子里会动去医院就诊才发现自己怀孕了。 并且已经5个月甚至是比5个月更大,所以如果月经不正常还是需要定期关注一下是否怀孕的问题。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如果是顺产母子平安皆大欢喜,但是实际在临床工作中也时常会遇到产程不顺利出现难产或者孕妇本身是高危妊娠比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程中出现大出血、甚至羊水栓塞等并发症进而出现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如果胎儿已娩出危及产妇生命。 如果胎儿尚未娩出会危及母婴生命,生孩子大部分是安全的但也的确有各种各样的难产,产妇转入重症监护室的甚至孕产妇死亡的情况。 不管出现哪种情况医护人员都会全身心的去救治每一位孕产妇。
出生孕周达到37周为足月儿,不足37周为早产儿。体重低于2500克为低体重儿,早产并且低体重为早产低体重儿。早产儿出生时各个器官系统发育不太完善,皮下脂肪薄,新生儿期患病风险,死亡及小儿后期预后不良风险增加。 早产儿出生后呼吸系统不成熟,肺脏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容易得呼吸窘迫综合征,容易颅内出血,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新生儿出生后面临感染。由于皮下脂肪薄易并发新生儿硬肿症,各种因素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肺出血、新生儿休克等。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早产儿的护理及治疗水平升高,肺脏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
怀孕是由一个精子,和卵子相结合形成受精卵,孕育着床于宫腔内,逐渐分化发育成胎儿。胎动是胎儿躯体的活动,胎儿从孕12周起,就开始在子宫内活动。 但是因为活动量很小,孕妇一般感觉不到。随着胎儿的继续长大,活动频率和活动强度进一步增大,孕妇会逐渐感觉到胎动。 经产妇对胎儿的胎动敏感一些,一般在孕16~18周,可以感觉到最早的胎动,初产妇在20周左右第一次感到胎动。 胎儿在孕28周后胎动强度和频率进一步增大,孕32周时因空间充足,胎动强度和频率达到最大幅度,腹壁薄的孕妇胎动时,隔着肚皮可以看见突出的脚丫和小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