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韧带损伤。 从骨骼结构上看,踝关节本身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关节。如果韧带没有损伤,踝关节通常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除非发生骨折,否则踝关节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异常活动。这是因为韧带起到了固定作用。只有当踝关节的外侧副韧带或内侧副韧带受到损伤时,才会导致异常活动的出现。
半月板损伤通常由两种原因造成:退化和运动。大家需要了解,儿童时期的半月板充满水分且具有弹性,处于最完美的状态。随着年龄增长,进入中年,半月板的水分开始减少。到了老年,半月板开始脱水,即使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也可能发生退变和分层。退化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较早,有些人较晚。有些人即使到了六七十岁或七八十岁,半月板仍然状况良好,这可能与遗传和基因有关。然而,有些人在四五十岁时,半月板就已经严重退化。 另外,半月板对膝关节起到保护作用。运动爱好者在十几二十岁时,即使半月板处于最佳状态,但如果运动过于剧烈,也可能导致扭伤,从而引发半月板撕裂。因此,外伤和老化都可能导致半月板损伤,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引起半月板损伤。
少数腱鞘囊肿是可以自愈的,特别是那些与劳损密切相关的囊肿。患者可能会说,他们最近做了某个动作比较多,例如最近用鼠标比较多。如果注意到这一点并减少使用量,休息一段时间,那么在发现得早并及时处理的情况下,囊肿是可以自己慢慢消失的。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当人们发现囊肿时,往往已经比较晚了,囊肿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肿块。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愈合就变得比较困难了。但如果在一个月内就诊,医生可能会通过手法挤破囊肿,这样有些人可能就不会再复发。 但是,如果囊肿拖得太久,最初的囊肿是一泡水,但时间长了以后,里面不再是一泡水,而是变成了实质性的物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怎么挤都挤不破。如果囊肿影响外观或产生压迫症状,那么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切除手术。
踝关节积液的原因多种多样,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自行恢复。 能够自愈的情况多见于一过性滑膜炎。例如,在一段时间内,有些人跑步或打球过于剧烈,尽管韧带没有损伤,但由于运动过度,滑膜会大量分泌液体,引发炎症。这种情况下,通过及时休息,炎症可能会逐渐消退。 另一种情况是痛风引起的关节滑膜炎。对于这种关节积液,通过控制饮食和适当的药物治疗,积液也可能逐渐减少。 然而,如果是继发性积液,比如由于韧带损伤导致的韧带不稳定,整个踝关节变得不稳定,这种积液可能无法自行消退。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等方法来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从而消除关节积液。
预防半月板损伤的关键在于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在进行运动之前,充分的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半月板特别容易在扭转动作中受伤,一旦发生扭转,就可能导致撕裂。因此,在热身时,应该适当进行一些膝关节的旋转活动,以唤醒身体的保护机制。 对于那些喜欢长跑或爬山的人来说,这些运动对半月板的损伤风险较高。对于这部分人群,仅仅进行热身运动可能不足以保护半月板,可能需要更早地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例如,可以口服氨基葡萄糖等药物来预防半月板损伤。如果运动强度特别大,已经出现了膝关节酸胀的症状,那么应该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比如注射玻璃酸钠等,这些都是预防半月板损伤的有效措施。
脚后跟疼痛通常被称为跟痛症,但跟痛症实际上包含了不同的小病。 例如,跟骨的疼痛可以有不同的原因。如果疼痛发生在跟骨上方的跟腱止点,这种情况被称为跟腱末端病,也称作跟腱炎或跟腱止点炎。如果疼痛位于跟骨下方,一般称为跖筋膜炎。有时通过拍片可以看到该区域有骨刺,这种情况被称为跖筋膜钙化或跖筋膜骨刺炎症。此外,跟骨本身也可能感到疼痛,这种情况被称为跟骨高压。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情况,如痛风等,也可能导致跟骨疼痛。 因此,要到医院根据局部的痛点和疼痛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以确定属于哪一类型的跟痛,从而进行分类治疗。
半月板损伤分为三个等级,这些等级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来观察。在磁共振图像中,健康的半月板呈现为一个黑色的三角形。如果在这个黑色三角形内部出现了白色的小点,这表示是Ⅰ度损伤。随着损伤的加重,这些小白点会增多并融合成一条线,如果这条线没有与三角形的任何一边相连,那么这就是Ⅱ度损伤。如果损伤进一步发展,以至于突破了三角形的边界,看起来就像是三角形的某一边已经裂开,这种情况下就是Ⅲ度损伤。通常情况下,Ⅰ度和Ⅱ度损伤不需要手术治疗,而Ⅲ度损伤则需要通过手术来修复,这可能包括半月板的缝合或整形手术。
复发性髌骨脱位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许多患者存在先天结构异常,如膝外翻、膝内扣、滑车沟变浅、内侧支持带薄弱或撕裂、外侧支持带紧张等。通过一系列量表和评估后,我们才能确定手术方案。轻微的患者可能只需在微创关节镜下放置铆钉并进行韧带紧缩。而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截骨矫形等大型手术。因此,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制定明确的手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能走路并不代表韧带没有问题,这是大家需要特别注意的。 如果踝关节扭伤,扭伤后能够走路来就诊的患者,运动医学医生接触到这类病人,基本上99%没有大问题。但对于膝关节,尤其是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前后交叉韧带的自我感觉神经不太敏感,断裂时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在急性期,前后交叉韧带断裂通常只会导致局部明显的肿胀。如果伴有半月板损伤或骨挫伤,患者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疼痛症状。然而,如果是单纯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或后交叉韧带损伤,除了肿胀外,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有些患者经过处理和休息后,7-10天左右可能完全不疼,这时他们可能会抗拒手术。但过了1-2年后,由于关节不稳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容易扭伤或半月板损伤严重,就会出现另一种疼痛症状,这时才会考虑手术。因此,仅以疼痛与否来判断韧带是否有问题或是否需要手术,很多时候可能会耽误病情。
当韧带拉伤发生后,通常最显著的症状是疼痛。 这种疼痛会限制关节的活动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伤势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到了后期,关节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这会表现为在行走时感觉腿部无力,或者在走路时突然感到扭伤,反复出现扭伤的感觉。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更换鞋子。 因为足底筋膜炎通常是由于足底跟骨的骨刺刺激引起的。有些人天生有扁平足,这种情况下,更换鞋子是最主要的解决办法。如果换了鞋子仍然没有改善,那么可以考虑使用鞋垫。鞋垫有很好的承托作用,能够帮助形成足弓,这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认为,到专业机构定制合适的鞋垫,是治疗足底筋膜炎最有效的方法。当然,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的外敷和内服,以及冲击波治疗和其它物理治疗,都可以起到辅助缓解的作用。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的唯一解决方法是手术。 手术方式有两种:盂唇修补术和植骨术。对于早期患者,早期手术修补破裂的盂唇,微创、快速且有效,这是最佳选择。然而,许多人对手术有抵触情绪,通常要经历7-8次甚至十几次脱位后才考虑手术。这时,由于反复脱位,肩关节盂前方的骨头会出现缺失,仅进行盂唇修补已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另一种手术方式,即肩关节盂唇植骨填充术。通过填充缺失的骨头,或从喙突取骨,或从髂骨取骨,来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
膝关节弹响的原因有多种。 首先,半月板撕裂可能导致弹响。半月板的作用类似于鞋垫,当行走至一定程度时,半月板的裂口可能会翻起并复位,这时会产生啪嗒的响声。其次,韧带损伤,即使不是完全断裂,只要膝关节不稳定,行走时膝关节错位,也可能出现咔嚓声。此外,软骨磨损和老化,骨头磨骨头时,也会产生沙沙声,尤其是在髌骨关节,经常爬楼梯的人可能会使髌骨关节磨损严重,甚至在平地上行走时也可能听到沙沙声,这是关节磨损的症状。还有,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的人,突然起身行走时,也可能感到弹响。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有损伤,而是因为膝关节长时间不动,韧带变得僵硬,活动时产生的弹响。这种情况下,提示关节需要适当运动。 总的来说,弹响主要是由这几种情况引起的。
一般来说,对于Ⅰ度和Ⅱ度的半月板损伤,服用氨糖是有效的。 然而,对于Ⅲ度半月板损伤,必须通过手术方法来治疗,无论是缝合还是修整,都需要通过物理处理。这会让损伤经过一个恢复期,大约需要9到12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损伤会逐渐从Ⅲ度撕裂转变为Ⅱ度老化,或者Ⅰ度的退变。实际上,服用氨糖主要是为了营养软骨细胞。一旦软骨得到营养,疼痛感自然就会消失。因为很多时候,Ⅰ度和Ⅱ度的半月板损伤实际上是关节老化的信号。因此,服用氨糖对整个关节老化都有好处,它并不仅仅针对半月板的恢复。
黄韧带增厚是一种脊柱的退行性病变。黄韧带位于椎间盘的后方,当它变得肥厚时,可能会导致椎管狭窄。椎管狭窄会压迫神经,进而引发下肢疼痛、放射痛或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因此,一旦发生黄韧带肥厚,很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减压。除非在少数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保守治疗。 但即便如此,也应避免劳损,注意坐姿,并适当进行锻炼,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膝关节不稳定,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不稳定的膝关节会导致异常的前后或旋转移动。无论是前后错位还是旋转错位,都可能引起半月板损伤,最终导致膝关节软骨损伤。软骨一旦受损,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它会导致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甚至可能影响到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一旦膝关节出现不稳定,应尽早处理,以恢复其稳定性,这样才能保护好各个关节。
膝关节积液的原因多种多样,任何膝关节问题都可能导致积液。 例如,外伤、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都可能引起膝关节积液。内分泌疾病,如痛风,也可能导致膝关节积液。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红斑狼疮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样可能引起关节液积液。关节积液是膝关节出现问题的一个信号,但要确定具体问题,需要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和分析。有时,医生可能需要进行穿刺,抽取关节液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或结核等病症。
脚踝水肿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如果只是局部肿胀和疼痛,可能是外伤造成的,与骨科有关。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没有明显的外伤,但整个脚趾都肿起来了,尤其是双侧对称的肿胀,这可能与内科问题有关,比如心源性水肿或肾源性水肿。简而言之,这可能是心脏或肾脏出现问题导致的肿胀。 另外,如果血管堵塞,如静脉栓塞,也会引起肿胀。 如果脚踝既肿又痛,并且有外伤史,可能是韧带受伤了。 如果没有明显的外伤,但脚踝又肿又痛,可能要考虑内分泌问题,比如痛风性关节炎。 总的来说,出现水肿的情况,最好还是到医院进行鉴别诊断。
腱鞘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是松解术。 腱鞘炎通常是由肌腱增粗和腱滑卡住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想办法进行松解。中医常用的方法是小针刀,而西医则可能采用局部注射非甾体类消炎药,也就是打封闭。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如果小针刀和打封闭都无法解决问题,可能需要进行更复杂的手术。这种手术涉及切开小口,直接观察局部卡压的位置,并进行松解。
半月板撕裂达到Ⅲ度时,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Ⅲ度损伤的半月板是一个明确的手术适应证。这是因为在Ⅲ度撕裂的情况下,裂口已经可以用肉眼观察到。在行走、活动,甚至是关节屈伸的过程中,半月板的裂口位置可能会发生位移。一旦发生位移,半月板对膝关节的保护作用就会大大减弱,这将导致关节软骨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加速关节软骨的退变。 因此,越早恢复半月板的形态,对膝关节的保护作用就越强。如果手术时间拖延,关节的损伤会更加严重,退变也会更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