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尤长宣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肿瘤科门诊

擅长: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食管癌等实体肿瘤的精准诊断及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概述 出诊时间 联系方式 口碑评价
视频 文章 直播
查出肝肿瘤≠肝癌,医生告诉你如何区别
查出肝肿瘤≠肝癌,医生告诉你如何区别

肝癌和肝肿瘤并不是一回事。 肝肿瘤的范围更广,包括了肝脏上所有的肿瘤,具有良性的,也包括恶性的,肝癌只是肝肿瘤中的恶性类型的一种。首先,良性的肝肿瘤是很常见,如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腺瘤,这些肿瘤生长缓慢,不会扩散到其他地方,对身体的危害通常是不大的,很多人只是体检的时候偶然发现。 而肝癌是恶性的肿瘤,它会不断生长,还会侵犯周围的正常组织,甚至转移到其他的重要脏器,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会严重威胁生命。 所以,发现肝肿了之后,要积极的进行检查,明确是良性还是恶性,再决定后续的诊疗方案,不能一概而论。

肝癌能被治愈吗?能!但有个前提——抓住这个“黄金时期”
肝癌能被治愈吗?能!但有个前提——抓住这个“黄金时期”

肝癌能否彻底治愈,主要看发现的早晚和治疗是否及时。 早期的肝癌,如果能够及时地发现,这时肿瘤很小,也没有扩散到其他部位,通过手术切除、肝移植等根治性治疗手段,很多患者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长期生存的。 但如果肝癌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肿瘤比较大或已扩散到其他重要脏器,彻底治愈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此时治疗以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综合治疗,虽然很难完全清除所有癌细胞,也有一定复发风险,但通过系统治疗,患者的生存期可以显著延长,生活质量也能显著提升。 因此,肝癌的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特别是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以便在早期发现病变,争取达到治愈创造条件。

别以为年轻就是资本!鼻咽癌并非中老年人专利,这些症状要留意
别以为年轻就是资本!鼻咽癌并非中老年人专利,这些症状要留意

年轻人有可能得鼻咽癌,虽然鼻咽癌多见于40至60岁的中老年人,但30岁左右的年轻人患病也并不少见。 因此,不要因为年轻就认为自己不会得鼻咽癌,年龄并不是绝对的保护伞。年轻人患鼻咽癌可能与遗传因素、EB病毒感染、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关。 此外,年轻人的身体机能较好,症状可能更不明显,加上觉得自己年轻,不容易联想到癌症,反而容易耽误病情。 因此,年轻人如果出现涕中带血、耳鸣、颈部肿块等症状,且持续不缓解,也不要拖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肝癌不会传染,但这种病毒会!如何预防?
肝癌不会传染,但这种病毒会!如何预防?

肝癌本身不会传染,因为癌症是人体自身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异常增殖引起的。 肝癌患者的癌细胞只会存活在他自己的体内,不会传染给其他人。和肝癌患者一起吃饭、生活接触,不会被传染肝癌。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肝癌是由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乙肝、丙肝是会导致传染的,也就是说病毒是会传染的,但肝癌本身是不传染的。病毒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的传播会导致传染。 所以,与其担心肝癌传染,不如做好乙肝、丙肝的预防,比如接种相关疫苗,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降低发生肝癌的风险。

感染EB病毒≈得鼻咽癌?医生辟谣:真相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感染EB病毒≈得鼻咽癌?医生辟谣:真相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EB病毒的感染与鼻咽癌的关系非常密切,大部分鼻咽癌患者中能够检测到EB病毒感染的证据。EB病毒感染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并不是感染了EB病毒就一定会得鼻咽癌。大多数人感染EB病毒后,病毒会潜伏在体内,一辈子都不会发病。只有在遗传易感性、长期吃腌制食品、吸烟等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EB病毒才可能导致鼻咽部的细胞发生癌变。 因此,EB病毒的检测只作为鼻咽癌的筛查手段,如果检测结果有明显异常,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确诊鼻咽癌后,有什么治疗方法?这些主流方法要了解
确诊鼻咽癌后,有什么治疗方法?这些主流方法要了解

鼻咽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根据病情的早晚来选择。 放疗是首选的,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因为鼻咽部的肿瘤对放射线比较敏感。放疗可以精准地针对肿瘤的部位,杀死肿瘤细胞,同时目前的精准放疗还可以尽可能地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 对于中晚期的鼻咽癌,通常会采用放疗联合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方式。化疗和免疫治疗可以缩小肿瘤,让放疗更加精准、更加有效,也可以在放疗之后清除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的风险。 少数情况下,比如放疗后出现残留的肿瘤,或者是出现颈部淋巴结的单独孤立的转移,而且放疗效果也不好的情况下,可能会考虑手术的切除。 具体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扩散情况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具体决定。患者一定要遵照医嘱,进行积极的治疗。

警惕“沉默的杀手”:为何肝癌早期难以察觉?
警惕“沉默的杀手”:为何肝癌早期难以察觉?

肝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主要是因为它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的症状,很难让人察觉。 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即使有部分正常的肝细胞发生癌变,剩下的正常干细胞也能维持身体的基本功能需求。因此,早期肝癌患者往往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很难发现自己得了癌症。 等到出现明显的症状,如肝区疼痛、腹胀、黄疸、体重下降时,病情大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此时治疗难度大大增加,预后也不太好。正是因为这种悄无声息的特点,很多患者在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所以,有肝病基础的人应及时检查,不要等症状严重了才重视,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肝癌为啥会引发腹水?这3个原因很常见
肝癌为啥会引发腹水?这3个原因很常见

肝癌患者出现腹水,主要和几个因素有关系。 首先,肝脏能够合成人体的白蛋白,这种物质能够提高渗透压,帮助血管锁住水分。肝癌会破坏肝细胞,让白蛋白的合成减少,从而导致血管的锁水能力变弱,水分就会渗透到腹腔,形成腹水。 其次,随着肿瘤的长大,可能会压迫门静脉,或者导致门静脉内形成癌栓或者血栓,使得门静脉的压力升高,这会阻碍胃肠道的血液回流,血液里面的液体就会被迫渗入腹腔加重腹水。 此外,肝癌还会伴随肝硬化等问题,也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液体循环,让腹水更难控制。 出现腹水之后,患者会有明显的腹胀、食欲下降等表现。要及时就医,及时处理,同时要积极治疗肝癌本身,才能更好地缓解症状。

感染了肝吸虫会不会引发肝癌?
感染了肝吸虫会不会引发肝癌?

肝吸虫的感染可能会引发肝癌,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9年就将其列为一类致癌物。 肝吸虫主要通过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进入人体,寄生在胆管内,刺激胆管黏膜,长期可能导致慢性炎症、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最终可能演变为肝癌。然而,从肝吸虫感染到发展为肝癌通常需要很长时间,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生癌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积极预防肝吸虫感染,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生熟厨具要分开使用,一旦感染应及时规范治疗,以减少肝脏损害。

食管癌不传染!但“传染”的是这个习惯,这才是家族高发的真凶
食管癌不传染!但“传染”的是这个习惯,这才是家族高发的真凶

食管癌是不会传染的,这一点可以肯定。 癌症本身是一种身体的自身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异常增殖引起的,它不会像感冒、肺炎等由病原微生物导致的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接触或者食物来传播。家里人如果有人得了食管癌,家属是不用担心被传染的,也不用刻意隔离。正常的照顾、一起吃饭都是没问题的。 不过,要注意食管癌的发生和一些共同的生活习惯是有关系的,比如说家族里面都爱吃一些烫的食物或爱吃腌制的食品,家属应该一起来改变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从而降低自己的患病风险。

鼻咽癌会流鼻血吗?
鼻咽癌会流鼻血吗?

鼻咽癌有可能出现流鼻血的症状。 鼻咽癌引起的流鼻血,早期多数不是大出血,而是鼻涕中带有血丝,尤其是回吸性的鼻涕,痰中会混有血丝或小血块。这是因为鼻咽癌局部肿瘤组织脆弱,血供丰富,表面容易破溃出血。加上鼻咽部位置隐蔽,出血不容易大量流出,会和鼻涕混在一起。很多人早期会以为是天气干燥、上火或鼻炎引起的,容易忽略这些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肿瘤变大,可能会出现出血量增多,甚至大出血的风险。 所以,如果经常出现不明原因流鼻血,就不能不当回事,应该到医院检查,排除鼻咽癌的可能。

食管癌一旦转移,最爱“攻击”这些器官!早发现早治疗
食管癌一旦转移,最爱“攻击”这些器官!早发现早治疗

食管癌发展到中晚期,癌细胞可能会通过淋巴系统或者血液系统转移到其他器官。 首先,最容易转移的是,通过淋巴系统转移到附近的淋巴结,例如颈部、手上纵膈的淋巴结,患者会在脖子或者锁骨上摸到硬硬的结节和疙瘩。 其次,通过血液系统转移,肺部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食管癌细胞会跑到肺里面,从而引起咳嗽、胸痛、气短等症状。 当然,肝脏也是易转移的器官,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区疼痛、食欲下降、黄疸等。 此外,骨头转移也并不少见,如胸椎、腰椎、肋骨,引起转移的部位骨头会疼痛,甚至出现病理性骨折。 食管癌出现转移后,治疗难度会增加,所以对于食管癌的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这个癌症专找中国人?1分钟带你看懂鼻咽癌,早知道早防备
这个癌症专找中国人?1分钟带你看懂鼻咽癌,早知道早防备

鼻咽癌是指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位于鼻腔后端、喉咙上端,位置隐蔽,不易直接观察。 鼻咽癌主要是鼻咽部的黏膜上皮细胞发生癌变,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在我国南方地区,鼻咽癌相对常见。癌症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略,发现时可能已达中晚期。然而,若能早发现早治疗,疗效良好。 因此,平时应多留意身体的异常信号,如涕中带血、耳鸣等,一旦出现,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趁热吃?发霉洗洗还能吃?这些吃饭习惯,得食管癌只是时间问题
趁热吃?发霉洗洗还能吃?这些吃饭习惯,得食管癌只是时间问题

不少饮食习惯是诱发食管癌的重要因素,长期不注意的话,患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首先,最常见的是喜欢吃太烫的食物,比如刚刚出锅的火锅、热汤、热茶,温度超过65℃的食物会反复烫伤食管的黏膜,黏膜在修复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癌变,时间久了就会诱发食管癌的发生。 还有,长期吃一些腌制、熏制和霉变的食物,如咸菜、咸鱼、腊味、霉豆腐,这些食物里面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和黄曲霉霉素等致癌物,会持续影响食道的黏膜细胞,导致癌变的发生。 另外,总吃一些粗糙、过硬的食物,或者是吃饭时没有细嚼慢咽,会反复摩擦食道,造成黏膜的损伤,也会增加癌变的风险。 所以,想降低风险,还是应该尽量避开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长期饮酒会引发肝癌吗?很多人都没在意
长期饮酒会引发肝癌吗?很多人都没在意

长期的饮酒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乙醛,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会损伤肝细胞。如果长期大量饮酒,肝脏在反复损伤和修复的过程中会逐渐出现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是肝癌的温床,很多肝癌患者都有肝硬化的基础。此外,既喝酒又有乙肝、丙肝感染的患者,肝癌的风险会更高。 所以为了肝脏的健康,最好还是要少喝酒,尤其是不要长期大量饮酒,能戒酒当然是最好的。

同是鼻咽癌,为何南方发病率较高?这些原因医生早提醒过
同是鼻咽癌,为何南方发病率较高?这些原因医生早提醒过

南方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更高,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是遗传因素,南方人群中存在特定的基因易感性,家族中出现鼻咽癌患者的概率比北方人高。 其次是饮食习惯,南方多数人爱吃腌制食品,如咸鱼、腊肉,这些食物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增加患癌风险。 此外,南方气候潮湿,食物易霉变产生霉菌毒素,也影响癌症发生。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EB病毒感染,在南方较为普遍。虽然不是所有感染EB病毒的人都会得癌,但感染后结合遗传、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大大增加患癌风险。 因此,预防鼻咽癌,应减少腌制食品摄入,注意鼻腔卫生,出现鼻塞、涕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乙肝→肝硬化→肝癌,肝癌三步曲是真的吗?
乙肝→肝硬化→肝癌,肝癌三步曲是真的吗?

乙肝有可能发展成肝癌,但并不是所有乙肝患者都会发展成肝癌。 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慢性乙肝患者。如果病毒长期在肝脏中复制,会反复损伤肝细胞。肝细胞在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基因突变,时间久了,可能从肝炎发展为肝硬化,再进一步发展为肝癌。 不过,这个发展过程往往是漫长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规范治疗,可以大大降低这种风险。因此,有乙肝的朋友不用太恐慌,但要重视,要定期检查。

预防鼻咽癌:要从这里入手,建议你长期坚持
预防鼻咽癌:要从这里入手,建议你长期坚持

预防鼻咽癌,要从诱发因素入手。 首先,要尽量少吃腌制食品,如咸鱼、腊肉、腌菜,这些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长期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 其次,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防范EB病毒感染。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和他人共用牙刷、餐具等,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如果EB病毒检测异常,要定期检查鼻咽部。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属于高危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鼻咽镜检查和EB病毒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此外,要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保持鼻咽部健康。有鼻炎、鼻窦炎等慢性问题,要及时治疗。 总之,预防鼻咽癌并没有特别绝对的方法,但做好这些事情可以降低患癌风险,当然,早筛查也非常重要。

鼻窦炎反复发作,会变成鼻咽癌吗?医生告诉你真相
鼻窦炎反复发作,会变成鼻咽癌吗?医生告诉你真相

鼻咽癌和鼻窦炎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首先,鼻窦炎是鼻腔和鼻窦的炎症,多由细菌、病毒感染,或者是过敏引起的,属于良性病变。而对于鼻咽癌,是鼻咽部的恶性肿瘤,病因和EB病毒感染、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不过,两者的症状可能有相似之处,比如都会出现鼻塞、流涕。有时候鼻窦炎的症状可能会掩盖鼻咽癌的早期信号,让人误以为只是一个炎症,从而耽误了检查和治疗。 所以,如果长时间有鼻塞、流涕,或者涕中带血的症状,尤其是治疗之后不见好转,应该及时做鼻咽部的检查,明确病因。

肝癌检查:增强CT与核磁共振,哪个更精准?
肝癌检查:增强CT与核磁共振,哪个更精准?

增强CT和核磁共振都是检查肝癌的重要手段,各有优势,很难说哪个绝对更准。 首先,增强CT检查速度很快,几分钟就能完成,对于判断肿瘤的血供、大小、位置也很有帮助,尤其是在急诊,或者不能长时间配合检查的患者中,是更常使用的。 核磁共振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更强,能够发现更小的肝癌病灶,对一些不典型的病灶,核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是更高的。不过,核磁共振的检查时间比较长,需要患者配合保持不动。 一般来说,对于疑似肝癌的患者,可能会先做增强CT来进行初筛,发现问题之后,需要做核磁共振再进一步确认,或者是两者结合起来判断,这样就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具体选择哪一种检查手段,还是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