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心内科复杂的急重症抢救,尤其是对顽固性心衰、严重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
胸痛不一定就是心梗,胸痛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是心梗才会出现。 一、胸痛病人大部分不是心梗:特别是门诊所接诊的胸痛病人,绝大部分不是心梗。 二、出现胸痛原因: 1、疾病:器质性病变、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2、日常生活:工作压力大、休息不好,也会胸闷、胸痛。 所以,要看具体情况明确。
主动脉瘤破裂出血是严重的临床后果。 主动脉瘤破裂很可能直接导致死亡,因为主动脉瘤的破裂是向外破裂,一旦破裂血液往外喷。无过多时间给予临床做准备抢救,也没有外科手术的时间。 但是如果病变是在某些部位的破裂,有旁边器官紧挨着,并不能很好地扩张,只是出现渗血而无急剧出血,很可能还是有机会做相关抢救治疗。
主动脉瘤一般不会引发高血压,但是如果发生夹层病变,可能触发血压急剧升高。 1、主动脉瘤一般不会引发高血压:因为主动脉瘤是主动脉瘤样扩张,在扩张之后,动脉的压力会下降,导致血压反而下降。 2、夹层病变触发血压升高:但是如果引发了夹层病变,假腔会比真腔更大,会触发血压升高,且出现剧烈、大幅度地升高。
急性心梗牙痛是因为心脏的神经支配非常丰富,可以牵涉到口腔。 急性心肌梗死的部分病人出现牙痛,在临床上较常见。因为心脏的神经支配非常丰富,不单纯是交感神经,还有副交感神经。神经牵扯头部、口腔、腹部等方面。 所以,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出现胸痛,也会有相关部位的牵扯痛,如下颌痛、牙齿痛、头痛、背痛或腹痛。
ST抬高和非ST抬高的心梗,区别在于心电图的表现不同: 心肌梗死按照心电图表现,可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只要做了心电图,看到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就可考虑是ST抬高的心梗。而如全部导联都没有抬高,或只是压低,则是非ST抬高的心梗。 所以,区别是非常简单直接的。
腹主动脉瘤不一定会破,破裂的几率比胸主动脉小,但也有破裂的可能。 一旦形成瘤样变化,五年内出现破裂的可能是非常大的。五年内胸主动脉破裂的几率,高达90%;而腹主动脉也有75%的机会破裂。但是如果只是轻度扩张,不一定会发生破裂,要看具体的变化来判断。 如明确有主动脉瘤病变,应定期复查,避免危害性动作。
主动脉夹层a型是升主动脉受影响的严重疾病。 1、主动脉夹层a型涉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夹层可分为a型和b型。a型涉及升主动脉,b型发生于降主动脉。 2、主动脉夹层a型病情严重:a型比b型更严重,死亡率更高。因为涉及到的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结构复杂,也涉及周边脏器供血,包括心脏、脑以及其他关键部位的供血。
需要注意主动脉瘤的筛查的人群如下: 1、动脉粥样硬化人群: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更容易引发主动脉瘤。如老年病人、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 2、有特殊疾病的人群:包括特殊的先天性疾病,如马方综合征病人,长相较高瘦。 3、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 4、有感染或炎症的人群:如梅毒感染的人群。
心梗的诊断需做心电图检查,或要结合心肌酶的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1、典型的心梗,简单做体表心电图,可明确诊断。 2、不典型的心梗,第一份心电图可能无异常改变,可能要做两份或三份心电图。 二、心肌酶检查:心肌梗死有坏死物质的释放,如心肌酶异常升高。此时,除做心电图之外,还应抽血化验心肌酶学的改变。
主动脉夹层的疼痛特点如下: 1、胸部、腹部或背部疼痛:主动脉夹层会是胸部或腹部的疼痛。可能出现胸部疼痛牵涉到背部、上腹部的位置。 2、撕裂样的疼痛:疼痛沿着夹层撕裂的部位发展,撕裂到哪里,就会痛到哪里。 3、疼痛非常剧烈:疼痛会非常剧烈,很难忍受,伴有全身大汗淋漓,甚至濒死感。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金标准,包括了主动脉的CTA以及核磁共振检查。 1、主动脉的CTA:即血管动脉的增强的照影检查。 2、核磁共振的检查:也具敏感性与特异性。 以上都是金标准,不论是做哪个检查,诊断都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是单纯的后背刺痛,很可能不是心肌梗死,需要做好区分。 1、心梗的疼痛特点:一般表现为钝痛、闷痛或压榨样的疼痛。心前区疼痛会牵扯到背部,而背痛一般不是刺痛,很可能是牵扯导致放射的疼痛感。 2、单纯背痛很可能不是心肌梗死:背部病变也会引起疼痛,如背肌劳累、脊柱病变。 所以,要做相关检查明确。
射血分数是心脏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一、定义:心脏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二、正常值:右室射血分数≥40%,左室射血分数≥50%,安静时55%-65%。 三、意义:其大小与心肌收缩力有关,心肌收缩力越强,每搏输出量越多,射血分数越大。 四、应用:判断心力衰竭类型。
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如下: 1、PR间期固定,部分P波后面无QRS波群,即有QRS波脱落; 2、若QRS波群正常,阻滞可能发生在房室结内; 3、若QRS波群增宽畸形,阻滞可能发生在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系统。 4、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例为2:1。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如下: 1、V1导联QRS波群呈rSR‘型,R’>r;V5、V6导联呈qRs型或Rs型,s波宽钝 2、Ⅰ导联有终末宽钝S波,aVR导联有终末宽钝的R波; 3、QRS波群时限≤0.12s; 4、继发性ST-T改变,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厄贝沙坦片能不能长期吃看用药反应和患者机体情况。 1、服用厄贝沙坦片后出现高钾血症者,建议及时停用此药。 2、服药后肌酐水平大于300umol/L,说明肾脏已经受损严重,不宜继续使用此药。 3、肾动脉狭窄患者不宜服用厄贝沙坦片,服用此药有可能会加重病情,会导致肾动脉变得更加狭窄。
二尖瓣P波心电图有典型的特征: 1、最明显的就是P波的时限延长≥0.12秒,并且P波常呈双峰型,注意可能是左心房的增大或二尖瓣病变。同时,第二峰长较第一峰大,两峰间距≥0.04秒。 2、这种改变在下壁导联上比较明显,也就是Ⅱ、Ⅲ、aVF导联上可以看到明显的P波和明显的双峰切迹。
房早心电图特征如下: 1、房早的P波提前出现,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 2、PR间期>120毫秒。 3、QRS波群呈室上性,形态多为正常。正常的较早的房早可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称为室内差异性传导。 4、代偿间歇多为不完全性,少数房早发生时间晚,可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
沙坦类药物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常用来降血压。 常用的沙坦类药物有厄贝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等,具有降血压和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但持久平稳。多数沙坦类药物随剂量增大降压作用增强,治疗剂量窗较宽,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较少,持续治疗依从性高。抑制心室重构可治疗心力衰竭。
NIBP是无创血压测量的简写,指自动性的持续性的监测血压的一种方式。 NIBP主要通过袖带束缚在肱动脉搏动处来监测血压,最常用于重症监护室及手术过程中,观察患者血压变化,防止血压进行性升高出现高血压脑病,或血压持续性下降,造成的低血压休克等恶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