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等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
只是三天以内出现拉肚子、拉水,可以尝试口服益生菌,像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这一类的益生菌以及止泻的药物,包括蒙脱石散,洛哌丁胺这一类的药。前提是没有明显腹痛或者是发热等情况。一旦出现发热,而且腹泻量非常大,已经出现脱水的症状,建议一定要尽快来医院就医。
山楂是酸性比较高,里边含有大量的果酸,很多人吃了之后可能会出现反酸、想吐。这时要尽量少吃或者尽量不要空腹吃。因为吃比较酸的东西或者是里边含有果酸或者是纤维的食物,是容易刺激胃壁,造成胃里的产酸更多,会造成反酸、想吐。
如果肚子胀,有些原因要查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肚子胀,想排气又排不出。首先,如果是正常人,肯定不会出现肚子胀、不舒服。一旦出现要想一下是胃有问题,是胃酸,是出现胃里炎症、溃疡,出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是中间这一大段小肠出现溃疡或者炎症,还是大肠里面有问题。
反流性食管炎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做胃镜看不到任何的糜烂或者是炎症,只是会有些症状。比如会觉得胸部或者烧灼感,会觉得有食物反流到咽喉,会出现慢性的咽炎,会出现食管的烧灼感,这是症状。但是真正做胃镜是看不到任何条状的糜烂或者炎症。
很多孕妇会出现胃的胀气、不舒服。所以提醒大家,一旦想怀孕,既往反反复复有胃泻、胃病,尽量在怀孕之前先做胃的检查,做胃镜、碳13呼气,先排除胃的问题,甚至进行治疗之后再进行怀孕,这样会好些。如果是已经怀孕,又出现胃胀痛、不舒服。
晚上排气多又臭,可能很多人会出现,这个往往是不是进食非常多的高蛋白食物,吃了比较多的肉,吃了比较多的豆制品。长期不排便容易便秘,也会导致排便比较多,排气比较多。这时可以尝试多吃蔬菜、水果,先从饮食上调节,看看能不能改善。
东西太好吃,最好也不要吃太撑。如果实在吃太撑,有什么方式?可以吃比如复方消化酶,补充消化酶,或者是通过吃促胃肠动力的药物,帮助胃以及肠道里边的食物、食糜快速排泄,都是有一定的方式。千万不要吃抑酸的药物,本身在胃里面大量食物的前提下,是需要更多的胃酸,需要更多的消化酶来帮助消化,所以这时千万不要盲目地吃胃药,比如奥美拉唑这类药,千万不要吃。
很多人会出现腹泻、腹胀、肚子咕咕叫,要看一看是短期内出现,还是问题已经困扰很久,已经比较长的时间。如果短期内出现,可能更多的考虑是急性感染性的急性胃肠炎,由于肠道的炎症所引起的肠道蠕动过快、腹泻、咕咕叫等问题。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首先根据临床症状是否有典型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如果是有就进一步安排检查,主要的检查以结肠镜为主,在结肠镜下是否能看到典型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进一步再安排放大内镜的检查,看看在放大内镜下是否能看到,典型的珊瑚状的或者是蜂窝状的,溃疡性结肠炎放大之后的改变。
怎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用药就是美沙拉嗪。我们国家以轻度以及中度的溃疡性结肠炎为主,所以用口服的美沙拉嗪,以及局部的美沙拉嗪的栓剂,和灌肠液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前提是口服的美沙拉嗪一定要足量,要配合局部的栓剂以及灌肠液,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其他的如果是中度以及重度的溃疡性结肠炎,或者是反复用口服的药物以及局部的药物,没有办法达到治疗的效果,也可以应用其他的,比如激素或者生物抑制剂。
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包括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还有生物抑制剂,包括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乌司奴单抗、维多珠单抗。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沙利度胺,还有新开发的小分子口服药。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不会传染。传染病指的是有传染源携带病原体,通过传播途径传染给易感者。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不是感染性的疾病,没有感染源的存在,所以不会传染,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的肠道炎症,是非特异性的炎症,是不会传染给任何人的。
溃疡性结肠炎轻度的和中度的反复发作,主要以口服药物为主。如果是在口服足量的美沙拉嗪,以及每天栓剂一到两次,以及每天一次灌肠液的情况下,仍然控制不好反复发作。这时候就要想一想原因,第一,有没有合并其他的感染。比如像其他的CMVEBV等,有没有合并其他的感染。第二,是不是有足量、足疗程地进行服药。溃疡性结肠炎吃美沙拉嗪一定要足量,是不是有达到这样足量的疗程。
婴儿的克罗恩病指的是累及整个消化道,从口腔到肛门会出现多发的、节段性的、跳跃性的溃疡性病变。具体婴儿会有哪些表现,会出现腹痛、腹泻、便血、黏液脓血便、消瘦、不长个、不长体重、生长发育迟缓。还有成年的女孩子,如果是来月经可能会出现停经。
小肠克罗恩病的早期诊断,首先要做小肠的检查,包括胶囊内镜或者是小肠镜,以及CTE或者MRE,以及小肠的超声检查。所以对于小肠克罗恩病的早期诊断,一定要结合这几个检查,一起来综合进行判断。对于极早期的小肠克罗恩病的筛查,甚至不能够通过影像学发现蛛丝马迹,往往是胶囊内镜或者是小肠镜,发现肠道多发的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溃疡性结肠炎是原因不明的,非感染性的慢性肠道系统性的疾病。有研究发现,具体跟以下几种因素相关,包括环境、性别、年龄、遗传、免疫等因素。但并不是单一的因素起作用,而是这几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起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算慢性病,一旦得溃疡性结肠炎,是终身性的疾病,需要随时吃药来控制疾病的缓解进入缓解期。即使进入缓解期之后,也要进行缓解期的维持治疗,所以它算是慢性病,不是急性的感染性疾病。短期内可以达到疾病的缓解和控制,但是没有办法完全治愈。
白塞氏病的发病机制跟溃疡结肠炎有根本的区别,白塞氏病是全身性的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可以侵害人体的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神经系统等。病人的主要表现是会出现反复的口腔溃疡,眼睛会出现虹膜炎,以及生殖器的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的出血怎么治疗,需要从药物方面进行治疗。如果是口服足量的美沙拉嗪,配局部的栓剂以及灌肠液,能够达到控制粪便的作用,就可以控制溃疡性结肠炎的出血。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控制不好,要及时转换激素或者是生物抑制剂。
溃疡性结肠炎造成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是因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时比较重,累及全身可能就会造成低白蛋白血症,往往指的是白蛋白小于30g/L。白蛋白是人体营养代谢非常重要的指标,是反映人体的营养状态。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出现白蛋白血症,可能是提示摄入不足或者消耗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