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节律性疼痛,患者常在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出现上腹疼痛,持续1~2个小时后逐渐缓解,下餐后又再次出现; 第二,周期性疼痛,常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往往在秋冬季节加重,可能因情绪波动或饮食不规律诱发; 第三,疼痛位于上腹部,以钝痛、灼痛为主,可能放射到胸部、背部或肩胛区; 第四,伴随症状,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反酸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并非由饥饿引起,但饥饿状态确实会触发十二指肠溃疡疼痛,我们通常称之为饥饿痛。这是因为没有食物作为底物,胃酸会直接刺激溃疡创面,引起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原因包括胃酸过多分泌、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的长期使用。其他因素还包括遗传易感性、压力和饮酒等。 尽管十二指肠溃疡不是饿出来的,但按时吃饭是保护胃肠道的一个好习惯。
第一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有60%~90%的胃溃疡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第二是药物因素,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头痛散等,还有中高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都可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引起溃疡。 第三是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进食辛辣、腌制食物,过量饮酒,饮食不规律,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 第四是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或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引起胃溃疡。 第五是遗传的易感性,这可能与遗传基因在胃酸分泌、胃黏膜的防御机制等方面的作用有关。 第六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如休克、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可以引起应激性胃溃疡出血。
老人消化不良可以引起便秘,临床上也常遇到消化不良患者同时有便秘的情况。 因为老年人胃肠动力不足,可以引起胃排空延迟,大肠传输功能下降,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及排便困难。老年人由于牙齿咀嚼功能下降,倾向于食用低渣精细的食物,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和便秘。 老年人活动减少,特别是因病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缺乏运动性刺激,胃排空延迟,同时难以推动粪便运动,容易引起便秘。当消化不良伴有焦虑、抑郁、强迫等负面情绪时,也容易出现便秘症状。
老人消化不良通常不引起发热,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早饱、上腹疼痛、嗳气、恶心等,发热较少见。但以下情况可能出现发热: 第一是急性胃肠炎引起的消化不良,因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引起腹胀、呕吐、腹泻和发热; 第二是肿瘤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可出现因为肿瘤引起的低热; 第三是慢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例如胃肠道结核; 第四是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或者发烧,可以伴随皮疹。
老人长期消化不良,在多数情况下会引起体重下降。 如果消化不良是由器质性疾病,如消化系统肿瘤、胃溃疡、糖尿病等引起的,这些疾病本身可加重身体消耗,引起体重明显下降。功能性消化不良对体重的影响相对较少,但如果症状严重,也可以导致体重下降,特别是伴有情绪或睡眠障碍问题的消化不良,体重会下降得比较明显。 少部分消化不良患者反而会出现体重上升,常见于暴饮暴食的患者。如果患者仍然继续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且运动量不足,身体所摄取的总能量可能会超过消耗的能量,进而引起体重增加。
十二指肠溃疡通常不会拉肚子,但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出现腹泻。 第一,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它可引起反复的十二指肠溃疡,同时其分泌的激素可以刺激肠道引起腹泻。 第二,克罗恩病累及上消化道,可能出现十二指肠溃疡,引起肠道积热,出现腹泻。 第三,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可出现肠道溃疡、腹痛、腹泻,活检病理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第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过程中用了抑酸药物,或者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引起腹泻。因此,当十二指肠溃疡同时出现腹泻,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部分老人消化不良,是脾胃虚弱导致的。 因为胃动力功能减弱、胰腺消化酶分泌不足,可引起食物无法充分消化吸收,从而引起餐后胀满不适、食欲不振。脾胃虚弱还可导致大便不成形。 老人消化不良,其他的原因还包括饮食不节制、进食油腻、喝酒、情绪失调引起的肝气郁结、感染或者其他慢性疾病、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等。 如果老年人出现了消化不良,建议到消化专科就诊,以明确病因、改善症状。
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有15%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胃或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第二是胃酸分泌过多,胃蛋白酶在高酸环境下活性增强,导致十二指肠黏膜损伤。 第三是药物因素,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中高剂量激素可损伤胃十二指肠黏膜。 第四是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与十二指肠溃疡密切相关。 第五是遗传易感性,遗传因素影响胃酸分泌调节和黏膜修复能力,导致十二指肠溃疡发生。
首先,它的部位是不同的。胃溃疡发生在胃部,而十二指肠的溃疡是发生在十二指肠。 发病的原因也不同,胃溃疡多与胃黏膜保护因素减弱有关,它的胃酸分泌可以是正常或者减少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是比较常见的。十二指肠溃疡主要与胃酸的分泌过多有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可高达90%的人感染。 对发病人群来说,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疼痛的规律方面,胃溃疡的疼痛多发生在餐后,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发生在空腹的时候,进食后可以缓解,可能有夜间疼痛。 治疗的疗程也有所不同,十二指肠溃疡用药的疗程大概是4~6周的时间,胃溃疡需要6~8周的时间。并发症方面,胃溃疡可能发生癌变,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癌变的几率是比较低的。
胃溃疡可能导致多种严重后果。 第一,它会引起夜间痛,影响睡眠。 第二,可能发生消化道出血,引发呕血或黑便,严重时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第三,如果发生消化道穿孔,胃内物进入腹腔,会引起剧烈的腹部疼痛,可能引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需要紧急外科手术治疗。 第四,如果并发幽门梗阻,会导致呕吐隔夜宿食,出现腹胀、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症状。 最后一点,胃溃疡如果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有可能发生癌变。 因此,胃溃疡治疗后,需要复查胃镜,进行活检排查癌变。
胃溃疡患者可以吃香蕉、苹果、葡萄、木瓜等。香蕉属于碱性食物,富含水溶性的膳食纤维,能够中和胃酸,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苹果富含果胶,对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葡萄可以健脾开胃,木瓜含有木瓜酶,可以帮助消化蛋白质。 其实,胃溃疡患者选择水果并没有绝对的禁忌,原则上是不要吃太多生冷的、太粗糙、太酸、太容易饱腹的水果,例如从冰箱拿出的水果、百香果、菠萝、三华李等,不宜多吃,避免诱发腹部不适。 患者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当吃了就不舒服时,那就自觉地少吃一点。
因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酸分泌增加,在空腹状态下,胃液直接接触溃疡面,胃酸刺激溃疡导致疼痛。进餐后,食物可以帮助中和部分胃酸,从而减轻疼痛。半夜时,距离晚餐时间已超过8小时,胃基本处于排空状态,胃酸直接刺激溃疡,引起夜间疼痛。 另外,十二指肠溃疡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可能导致胃酸分泌不规律,在晚上会增加分泌,引起疼痛。因此,溃疡患者应该按时进食,晚餐也可以喝一小杯牛奶,以中和胃酸,保护胃肠黏膜。
对于老人胃胀气、不消化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生活饮食调整,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例如小米、南瓜粥、面条、烂饭等,还需要改善睡眠,保持良好心态; 第二,适当增加运动量,每周建议运动4天,每次半小时,当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为,以促进胃肠蠕动; 第三,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促进胃肠道动力的药物,例如多潘立酮、伊托必利,对于有胃炎、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可使用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同时最好能补充消化酶,可以适当选用益生菌。 如果老人胃胀气、不消化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有加重趋势,应该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
积食通常是指短期内饮食过量导致食物积滞难以消化,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嗳气、恶心、呕吐或者食欲减退,以及大便干结,可出现口臭,在儿童中更常见。 消化不良是一组症候群,包括上腹饱胀、早饱、上腹灼热感、上腹疼痛、嗳气、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涉及更广泛的胃肠功能问题,可能是由于胃肠动力障碍、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引起的。 根据病因,它可以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例如,胰腺肿瘤导致的上腹饱胀、食欲不振属于器质性消化不良;如果在生化检查和影像方面没有发现具体病因的消化不良,则称之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因此,消化不良涉及的疾病会更多。
老年人消化不良,可以适量地吃鸡蛋。 建议吃容易消化的蒸水蛋或者水煮蛋,避免煎炸荷包蛋,因为高蛋白、高脂肪的煎荷包蛋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延迟胃排空。食用量以每天1个鸡蛋为宜。 如果患者吃鸡蛋后出现上腹饱胀、疼痛、嗳气等不适,建议暂时避免食用。部分患者若对鸡蛋过敏,可能会出现腹胀、肠鸣、腹泻,这时也不建议吃鸡蛋。 总的来说,老年人消化不良可以食用鸡蛋,但是要注意烹饪方式、食用量以及个体差异。如果消化不良的症状比较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
十二指肠溃疡可出现便血。 当溃疡侵蚀周围血管,或者深处血管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量少时,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或者黑色的成形便;出血量大时,可表现为呕血、解柏油样便,甚至排暗红色的血便,往往伴随头晕、心慌、胸闷。 十二指肠溃疡引发便血是极为重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者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需要及时就医。
胃溃疡患者可以喝适量的豆浆,但应控制在250到300毫升内。饮用豆浆时,必须确保豆浆完全煮熟,以避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含糖的豆浆有时容易引起腹胀,如果患者出现腹胀或肠鸣症状,建议不要饮用。此外,当胃溃疡患者存在出血或梗阻情况时,也应避免喝豆浆,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老年人的消化道结构和功能发生了生理性退化,例如唾液腺或胃底黏膜腺体萎缩,直接影响消化酶的分泌和活性,胃肠动力的下降引起了胃排空障碍,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第二是胰酶分泌不足,一般在60岁以后,胰腺分泌胰酶不足,导致对蛋白质、脂肪、淀粉的消化功能下降,容易引起进食肉类腹胀、大便烂等改变。 第三是运动量减少,排便不畅,都可以影响到胃肠动力。 第四是一些慢性基础疾病或药物影响,例如糖尿病可以引起糖尿病的胃轻瘫,导致消化不良。 第五是老年人的情绪问题,睡眠障碍,也可以引起消化不良。
首先,生活上要按时吃饭、戒烟限酒、避免辛辣,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二,使用抑酸药物治疗,例如艾司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艾普拉唑、凯普拉生等,这些药物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第三,使用胃肠黏膜保护剂,例如瑞巴派特、替普瑞酮、硫糖铝、铝碳酸镁等,这些药物可促进溃疡修复,改善溃疡的愈合质量。如果溃疡由幽门螺杆菌引起,需要进行根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遵医嘱,按时按量足疗程抗溃疡治疗,并定期复诊。若溃疡深大或者病情反复,需要复查胃镜,明确溃疡的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