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热证,是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所表现的证候,多因烦劳、嗜酒、恼怒伤肝、房室过度等引起。血热之证由于所伤脏腑不同,因此可见不同的症状,临床上可见咳血、吐血、尿血、衄血及舌红绛脉弦数等症。 对于血热证的朋友可以使用清热凉血的中药来治疗,常见的有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生地、玄参等,具体的还要结合脏腑症状辨证后施方及加减才能更准确的治疗。
艾灸是中医的一种外治方法,是用艾叶制成艾炷或艾条,来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手段。但是我们在使用艾灸时也应注意一些事项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若是出现艾灸出现流水可能是由烫伤造成的,一般可外用京万红软膏或者烧伤湿润膏等,同时应保持疮面清洁、干燥,且预防感染是关键。 如果艾灸表面轻微红肿,可以外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加重。如果红肿加重并伴有脓液,需要医院就诊。另外要注意局部的卫生,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等。
对于自汗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我们可以通过艾灸来治疗自汗,常用的穴位有复溜、后溪、肺腧、迟泽穴。每次点燃艾条,在相应穴位上温和施灸。 每次20分钟左右,艾条离穴位约15-20cm,每天1次,5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行下一个疗程。 灸法需要特别注意不能烫伤,烫伤后尽快冷敷。
裂纹舌是指舌面上有裂沟而裂沟中无舌苔覆盖者,称裂纹舌,多因精血亏损、津液耗伤、舌体失养所致,故多主精血亏损。此外健康人中较少见,大约5%的人在舌面上有纵横向深沟,称先天性舌裂,其裂纹中多有舌苔覆盖、身体无其它不适与裂纹舌不同。 另外对于脾虚证,因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所以脾虚后机体可能由于长期缺乏营养导致阴津不足,从而出现裂纹舌。
在中医上心阴虚是因为阴液不足,心失所养而导致,常表现为心慌、心烦失眠、胸闷气短等等。 脾虚,常常包括脾气虚、脾阳虚及中气不足和脾不统血等证型。脾气虚常表现为食欲不佳、腹胀、腹泻、容易困倦及气短等;脾阳虚则在脾气虚的基础上有腹部冷痛及四肢怕冷和大便溏稀等;中气不足常在脾气虚的基础之上有内脏下垂的症状;脾不统血证也因脾气虚所导致,常有慢性出血的症状。
白驳风相当于西医的白癜风,病因不明确,常认为与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等有关。中医则认为与风邪侵扰、气血失和、脉络瘀滞有关。常表现为在皮肤上发生白色斑片、边缘清楚、表面光滑、部位、大小、形态不一。一般无自觉症状,病程缓慢终始不愈。 对于白驳风,在中医治疗上需要先辩清是肝郁气滞型、肝肾不足型还是气滞血瘀型,再对证给予相应治疗,分别可以用逍遥散、六味地黄丸及通窍活血汤来治疗。另外平时也要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血虚在中医上是指因为体内阴血亏损而引起的病理现象。血虚的主要症状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等。患有血虚的人应该及时饮食调理。 血虚的人吃以下四种食物可以补血: 1、南瓜,富含钴和锌,具有合成红细胞和增强红细胞功能的作用; 2、黑豆,可以增强脾胃的功能,对肾虚及血虚者也大有好处; 3、乌鸡,可以滋阴补气养血,对阳虚、气血两虚疗效也好; 4、胡萝卜,富含铁和胡萝卜素,可以合成血液和提高血液质量。
皮肤白斑病,是指人体皮肤黑色素细胞遭到破坏后,在皮肤表面出现的大小不规则的白斑。病因可能是神经损伤,释放出毒性物质,破坏黑色素细胞,或者是因本身免疫系统出现问题,破坏了本身黑色素细胞,又或者是其它先天性因素或结缔组织疾病所导致。临床对于白斑病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可以使用物理疗法及服用一些中成药,促进黑色素的生长。
瘰疬是好发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在瘰疬后期我们可以见到液化成脓的结块经切开或自行溃破后,脓液稀薄,夹有败絮样坏死组织,创面肉色灰白,疮口皮色紫暗,久不收敛,可以形成窦道。可能会出现低热、乏力、头晕、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表现,可以使用香贝养营汤来治疗。另外,平时也要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中医上生地甘、苦,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生津的功效,主要用于热病热邪入营、舌绛口渴,或身发斑疹,或阴虚火旺,咽喉焮肿,以及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等症。 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所以生地苦寒,易伤阳气,所以阳虚的病人不建议不要使用生地,如病情需要使用生地,则应加入温阳药物来中和其寒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