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不同。当乙肝病毒携带没有并发肝炎活动之前,需要注意避免饮酒,避免劳累,避免服用会导致肝功能损害的药物,例如结核药,某些含有金属成分的抗肿瘤药物、还有何首乌、土三七等。 在乙肝病毒复制活动,并发病毒性肝炎的时候,需要抗病毒治疗,需要在医师指导下抗病毒治疗治疗,同时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等,需要长期服药,不可以随意的停药或者换药,以免使病情反弹或者诱发病情加重。 在乙肝并发肝硬化阶段,如果并发消化道出血以后,饮食上应注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软食,避免食用坚硬粗糙的食物,以免再次诱发消化道出血。
乙肝的治疗应综合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症状选择个体化的随访或者是抗病毒治疗。如果HBV感染达到慢性乙型肝炎达到了抗病毒治疗的指针时应积极予以抗病毒治疗, 可以选择口服药物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替比夫定等;若患者条件允许,有干扰素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可以选择长效或者短效干扰素来进行抗病毒治疗;没有抗病毒治疗指证的,应选择定期的复查、监测,不需要用药。 如果患者肝功能损害明显,甚至出现黄疸和出血倾向时,说明患者病情严重,治疗上除了要抗病毒以外,需要积极保肝护肝,退黄降酶,必要时需要输注血浆和白蛋白等支持对症治疗。具体用药需要就诊于正规医院,由面诊医师决定具体治疗方案。
关于抗乙肝食物的问题,目前并未发现可以抗乙肝病毒或者清除乙肝病毒的食物。 对于急性乙型肝炎来说大部分可以完全康复,一般予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饮酒和应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而慢性乙型肝炎以抗病毒治疗、抗纤维化治疗、调节机体免疫,改善和恢复肝功能为主。 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可有利于肝脏的修复,避免发生脂肪肝、避免饮酒,应避免食用可能会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及成分不明的保健品。 最重要的是定期复查,防治乙肝病毒活动和肝炎的相关并发症。
针对乙肝的治疗应综合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症状选择个体化的随访或者是抗病毒治疗。如果存在HBV DNA增高,肝功能显示有转氨酶的增高,排除其它的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就达到了抗病毒治疗的指针。 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肝功能和家庭的经济能力选择口服核苷类似物口服药物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替比夫定等;若患者条件允许,有干扰素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可以选择长效或者短效干扰素来进行抗病毒治疗;没有抗病毒治疗指证的,应选择定期的复查、监测。 如果HBV DNA增高,肝功能正常,年龄大于35岁,一般建议行肝脏穿刺,了解肝细胞病理改变,必要时仍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
关于乙肝病毒感染者能否母乳喂养的问题: 首先、要了解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怀孕前是否行抗病毒治疗,或者在妊娠期是否行母婴阻断,如果在抗病毒治疗或者母婴阻断以后乙肝病毒载量会明显下降。 第二、新生儿出生以后24小时内是否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经过母婴阻断和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机率会明显降低, 如果产妇乙肝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DNA高病毒载量时不宜采用母乳喂养。 在采取适当的免疫措施后,在产妇病毒量阴性,产妇乳头、婴儿消化道无损伤情况下可以实施母乳喂养。
其实是乙肝的传播途径和方式的问题,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经血液体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在我国较常见的是母婴传播,乙肝不经过消化道传播,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和工作接触都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而且目前在我国新生儿已经普遍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的感染率已经大幅度下降,但是在接种乙肝疫苗以后一定要复查乙肝两对半了解有无乙肝抗体生成,如果没有抗体生成,建议继续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抗体13应该指的是乙肝表面抗体的数值为13。只有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数值达到13说明体内已经产生了保护性抗体,有了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在我国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易感者均可以接种。一般在接种三针后,建议复查乙肝两对半,了解有无乙肝抗体产生,部分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仍为阴性,需要重新接种。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人群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小于10mIU/ml,宜加强注射一次。 目前乙肝表面抗体有13的话,说明体内的保护性抗体仍有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但是建议第二年继续复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如果继续下降,建议加强注射一次。
大三阳是指在乙肝两对半的五个指标中分别为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表示有乙肝病毒感染并且乙肝病毒传染性强,病毒复制活跃。 单独的结果并不能明确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一定要同时完善乙肝病毒载量和肝功能的检查。 如果HBV DNA 增高、肝功能转氨酶增高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就可以考虑系乙肝病毒复制活动引起的肝炎,就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 也有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乙肝大三阳,但是肝功能完全正常,在排除肝纤维化、肝硬化后定期复查检测即可。
肝癌期期是指患者的肿瘤通过手术治疗已经难易治愈,或者已经发生了远处的或者是多个脏器的肿瘤转移,难以达到肝移植的治疗指针。 如果患者的一般情况良好肝功能尚可,可以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局部肿瘤以及局部的放疗,还有可以通过介入手段栓塞肿瘤的营养血管。 也可以选用联合使用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索拉菲尼等综合治疗方案,具体的治疗方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根据主治医师的意见选择具体治疗方案。
由于我国是结核病和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国家,所以目前我国实行对所有的新生儿出生后进行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的免费接种。 卡介苗是一种经过人工培养的菌苗制成的减毒活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有效制剂之一,特别是对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乙肝疫苗,由于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常见感染方式之一,所以目前我国对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以内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如果是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产妇,生产的新生儿应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提示,越早越好。 乙肝疫苗在出生后一个月,六个月需要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剂以加强达到疫苗的接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