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肝胃痛的问题,肝炎患者活动期可以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腹胀,严重者可以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甚至黄疸。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定量增高,而胃镜检查没有明显异常。 如果不是由乙肝病毒活动肝炎引起的胃疼,而是消化道病变导致的胃痛,一般胃镜检查可以发现胃部或者十二指肠的病变,而肝功能检查不会有明显的病变。所以需要完善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上腹部B超和胃镜的检查。
感染乙肝病毒以后临床可以表现为急慢性肝炎,严重的可以出现重型肝炎,肝硬化,淤胆型肝炎。 慢性肝炎随着病程的进展,可以逐渐变为肝炎肝硬化,甚至部分患者最后可以进展为原发性肝癌。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等严重的并发症。 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限,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个人和家庭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也有部分人群在感染乙肝后表现为终身的乙肝病毒携带状态而不发病。 但是目前慢乙肝患者经过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可以维持长期的稳定状态,延缓向肝硬化病情的进展,可以明显的改善预后。
丙型肝炎分为六种基因型,在我国最常见的基因型为1B型和2A型。 目前丙肝直接抗病毒治疗用药中:达拉他韦与索磷布韦均为常用的直接抗病毒药物,在无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以联合应用达拉他韦与索磷布韦,无需加用利巴韦灵,疗程为12周。 而1b型慢丙肝使用干扰素治疗较难获得应答,治疗时间长,剂量大,药物不良反应较多。肝硬化以及肝癌患者丙肝1b型明显高于其他型慢性肝炎。 丙肝基因型与其致病性、肝细胞癌发生以及直接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密切相关。
关于乙肝六项,首先要明确是哪六项,不同医院的检验报告可能有所不同。常规的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就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说明体内已经产生了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乙肝e抗原,是病毒复制的标志,阳性说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乙肝e抗体,是病毒复制停止或者复制低下的标志。乙肝核心抗体,是既往感染或现正感染的标志。 如果是倒数第二项阳性,很有可能是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它是提示既往感染或现正感染的标志。建议就诊于正规医院,可详细询问面诊医师具体情况。
关于乙肝可以母乳喂养的问题,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有明确的规定,在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以后,可以接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喂奶,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乙肝患者母亲想要喂奶,前提是宝宝出生以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是可以喂奶的。前提是乳头没有破溃,如果乳头有破溃,伤口建议停止喂奶。
首先要明确是否为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要了解患者的肝功能,凝血项,乙肝病毒DNA,两对半定量上腹部B超等;查体时需要注意,除了有眼睛黄,是否存在有皮肤粘膜的黄染。 除了乙肝病毒,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黄疸,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比如药物或者感染等因素诱发的溶血性黄疸,也可以出现眼睛的黄;还有胆囊炎,胆石症,胰头癌,肝癌,胆管癌等肝外梗阻性病因引起的梗阻性黄疸。 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才能明确乙肝人群眼睛缓黄染的病因。
肝癌晚期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包括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甚至出现腹痛,黄疸,全身症状可以出现发热,甚至消瘦,恶病质状态,肿块破裂,甚至会引发腹腔大出血导致休克。肝癌晚期还可以在血管内形成癌栓,导致出现癌性腹水。 肝癌晚期,治疗难度比较大,由于肝癌晚期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时机,这个时候如果手术切除肿瘤,对患者的身体伤害很大。肝癌晚期如果患者的身体情况允许,建议可以采用放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的综合手段来抑瘤消瘤。 总的来说,晚期以防治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加强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
乙肝病毒感染以后可以导致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癌。对于乙肝需要予以正规的监测、复查,及时治疗,同时对于乙肝人群也需要注意科学合理的膳食。 目前认为不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人群,乙肝肝硬化患者,只要患者的食欲胃口尚可,都可以喝酸奶;只有在并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时需要避免服用酸奶。 乙肝患者的饮食以清淡的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为宜。同时要防止发生脂肪肝,避免饮酒。平时应避免食用,可能会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及成分不明的保健品等。乙肝人群最重要的是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定量等,防治乙肝病毒活动和肝炎的相关并发症。
关于口水乙肝的问题,应该是指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问题,含有HBV感染者的体液或者血液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进入机体感染乙肝病毒。 常见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感染、分娩后传播。 第二种是血液体液传播,包括注射剂传播,目前证实唾液、汗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均含有乙肝病毒,密切的生活接触、性接触也是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途径。 而口水并不能传播乙肝病毒,可以通过口水也就是消化道传播的肝炎的是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关于乙肝病毒荧光定量指的是检测乙肝病毒含量。一般乙肝病毒含量是指HBV DNA,HBV DNA是乙肝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定量检测HBV DNA,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的程度,传染性大小和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乙肝人群来说,除了要检测乙肝病毒载量,还需要检测的有乙肝两对半,甲胎蛋白,凝血象,上腹部B超等,需要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肝炎活动的指标。 如果HBV DNA增高,肝功能显示有转氨酶的增高,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就达到了抗病毒治疗的指针。 如果HBV DNA增高,肝功能正常,年龄大于35岁,一般建议进行肝脏穿刺。了解肝细胞病理改变,必要时仍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