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用于乙肝肝硬度的检查也称为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主要是为了评估有没有肝硬化,肝纤维化以及脂肪肝的情况。 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可以诊断肝硬化、进展性肝纤维化,但是必须排除肝脏炎症坏死,胆汁淤积、脂肪变以及操作经验等影响因素。 乙肝硬度的检测还可以通过肝脏b超、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来判断,如果需要了解是否存在肝纤维化,还可以通过肝穿刺行病理检测来明确。 如果是有肝纤维的话,是可以配合服鳖甲软肝胶囊或者服用安络化纤丸等进行治疗。
在乙肝病毒感染以后,肝细胞病变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也就是免疫力,免疫力反应的不同。 免疫应答可以清除病毒,但是也可同时导致患者自身的肝细胞损伤,甚至诱导病毒变异。 机体免疫力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当机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时就是免疫力、免疫功能不健全、低下时一般不发生免疫应答,大多数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当机体免疫功能健全免疫力正常时,如果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以后,大部分表现为急性肝炎大部分可以彻底清除病毒。 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也就是免疫力弱,不完全免疫耐受时,可能会导致慢性肝炎。 但机体处于超敏反应也就是免疫反免疫力过强时,可以导致大片的肝细胞坏死发生重型肝炎。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以引起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据患者的肝功能情况,乙肝病毒量的情况可以定期随访或者是抗病毒治疗。定期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两对半定量、上腹部B超等检查。 饮食中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就是避免饮酒,不要熬夜,同时避免食用一些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伤的药物,醋对乙肝病毒并没有特别的作用,既不能清除乙肝病毒,也不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也不会加重患者的病情。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是乙肝患者,没有必要特意服用醋,也没有必要避开醋,但是仍然不建议过量服用。
没有乙肝表面抗体意味着没有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需要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易感者均可以接种,新生儿普遍接种。 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疫苗,在接种三针后,建议复查乙肝两对半,了解有无乙肝抗体产生,部分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仍为阴性,需要重新接种。 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人群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小于10mIU/ml,宜加强注射一次。
其实是乙肝的饮食问题。如果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慢乙肝病情稳定,肝硬化代偿期,饮食上注意避免饮酒,控制体重,避免并发脂肪肝,是可以食用海鲜的。 如果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肝炎活动期,患者常有胃肠道不适的症状,饮食上应注意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如果是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阶段,饮食中应注意蛋白质摄入的总量,避免诱发肝性脑病,最好就不要吃海鲜,可以进食少量的优质蛋白。 乙肝人群最重要的是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定量等,防治乙肝病毒活动和肝炎的相关并发症。
乙肝为DNA病毒,丙肝为RNA病毒;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类似,但是由于血液中一般丙型肝炎病毒含量较少,R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低,其传播途径较乙型肝炎更为局限; 乙肝病毒有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但是目前丙型肝炎,仍然没有疫苗。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以后,90%左右主要表现为急性乙型肝炎,可以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而丙型肝炎在成人感染以后,70%左右会进展为慢性丙型肝炎。 治疗方面的区别,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是口服核苷类似物药物,和肌肉注射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目前只能控制病毒,并不能清除病毒;而慢性丙型肝炎目前,可以通过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来达到治愈的疗效。
关于乙肝3阳的问题,可能是指乙肝两对半检查项目中有三个指标阳性。 乙肝两对半的意义如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说明体内已经产生了保护性抗体有了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 乙肝e抗原是病毒复制的标志阳性说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乙肝e抗体是病毒复制停止或者复制低下的标志。 乙肝核心抗体是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的标志,具体每一项指标意义不同,一定要明确是哪三项检查阳性。 同时建议完善肝功能、乙肝病毒DNA以及B超检查,才能全面的了解乙肝的病情。
关于乙肝新进展的问题,根据2019年最新版的慢乙肝治疗指南,目前新版指南放宽了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1对所有乙肝病毒DNA阳性,转氨酶升高的患者,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转氨酶升高,建议抗病毒治疗。 第二、肝组织活检有明确肝组织坏死、纤维化的患者,以及30岁以上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乙肝病毒DNA阳性,转氨酶正常的人群也建议抗病毒治疗。 第三、三十岁以上没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转氨酶正常的人群,建议寻找证据治疗所谓寻找证据治疗就是可以进行无创肝纤维化检测评估或者肝组织学检查来决定是否治疗。
目前乙型肝炎在临床可以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成年人感染乙肝,90%左右为 急性乙型肝炎,经过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状态。 而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要达到治愈则较为困难。口服药物治疗抑制病毒效果较好,但是不能清除病毒,需要长期用药不可以停药,停药后可以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反弹,很难达到治愈的状态。 而干扰素治疗约有30%~40%的患者可以达到病毒清除,甚至治愈的临床效果,但治愈后仍然存在乙肝复发的风险。所以乙肝能否治愈需要结合患者感染的年龄,免疫状态和用药后的反应等多种因素分析。
丙肝HCV RNA是丙肝病毒复制活动的直接标志。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输血、血制品,针刺,注射,血液透析,骨髓移植而感染病毒,丙肝病毒属于RNA病毒,一般在发现丙肝抗体阳性后,会建议患者进一步完善丙肝核酸检测,也就是HCV RNA,肝功能,以及上腹部B超检查了解有无肝硬化或者肝纤维化。 如果HCV RNA阳性则提示丙肝病毒复制活跃,需要抗病毒治疗,目前临床上可以予以口服DAA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具体疗程根据有无肝硬化疗程大约是三个月至六个月不等。 目前通过口服DAA抗病毒药物可以直接清除丙肝病毒,达到临床治愈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