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乙肝两对半检测不包括的有乙肝核心抗原,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凝血象甲型肝炎抗体,戊型肝炎抗体,丙型肝炎抗体和丙型肝炎抗体。 乙肝两对半检测以外的内容,对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或者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需要同时完善,尤其是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部分患者需要完善上腹部B超,或者是CT,以及甲胎蛋白等才能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乙型肝炎抗体,需要明确为哪一种乙肝抗体。在乙肝两对半检测当中,有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其不同的指标临床意义有所不同。 如果是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提示对乙肝病毒没有保护力和免疫力。 如果是乙肝e抗体阴性,或者是乙肝核心抗体是阴性,需要结合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DNA等相关检查综合来判断。如果乙肝五项检测,所有的抗原抗体均为阴性,建议患者接种乙肝疫苗;如果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提示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
在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中,主要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与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原、乙肝的核心抗体。 其中只有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急性感染后期,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后一段时间开始出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提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可以见于乙型肝炎感染的恢复期,既往感染和疫苗接种以后,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提示其免疫力和抵抗力越强。
乙肝表面抗原是在感染乙肝病毒以后,可以出现的一种乙肝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根据乙肝两对半其他的检测结果,乙肝DNA的结果,临床意义有所不同。如果乙肝五项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原均为阴性,提示体内未感染乙肝病毒。 如果乙肝两对半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核心抗体和e抗体均为阳性,提示患者是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如果乙肝两对半显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但是乙肝病毒载量也就是乙肝病毒DNA为阳性,可能是一种特殊的乙肝病毒感染的表现,被称为隐匿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复制过程中会出现肝细胞病变,取决于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例如,当机体免疫反应强烈时,可以导致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携带有乙肝病毒的肝细胞,可能会导致肝细胞大量的受损,出现转氨酶的升高。 乙肝感染者转氨酶出现升高,如果病毒量也增高,则提示存在乙肝病毒复制活动。需要根据病情及时予以抗病毒和保肝降酶对症治疗。乙肝病情严重时会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消化道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最关键的措施,目前采用的普遍是0,1,6个月的接种程序,接种以后,乙肝两对半检测会出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 但是随着接种时间的推移,部分人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如果低于10mIU/ml时建议加强接种一次。在感染乙肝病毒以后,如果体内出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核心抗体阳性和e抗体阳性,提示患者为目前为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或者是既往感染。
乙肝五项125,分别是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提示目前也处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 第五项阳性核心抗体阳性,表示乙肝病毒可能是现症感染,也有可能是既往感染。其病情是否严重,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凝血象,白蛋白,上腹部B超等相关检查综合来判定,而不能通过乙肝五项检检测结果来判断病情。
乙肝五项OD值,其中OD值是光密度的缩写,其数值是检查乙肝五项检查手段数值的高低,需要通过跟正常值比较判断来判定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例如,如果乙肝表面抗原OD值超过正常值,说明乙肝表面抗原呈现阳性,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 它是通过对照的方式来判定阳性,或者是阴性,并不能说明具体各项指标的具体含量。如果需要了解乙肝五项各项指标的具体含量,需要进行乙肝五项定量检查。同时,需要了解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肝脏B超等检查来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需要了解宝宝出生前是否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例如,如果产妇携带乙肝病毒,则可能通过宫内感染和围生期传染乙肝病毒给胎儿;宫内感染,一般是只经过胎盘传染病毒给婴儿。 围生期或者是分娩过程也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因破损的皮肤或者黏膜接触母亲的血液,羊水或者是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如果母亲并不携带有乙肝病毒,宝宝出生以后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后,还要接种乙肝疫苗,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以后才会完全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
一般所说的乙肝抗体,应该指的是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的标志,一般可以见于乙肝疫苗接种以后。乙肝抗体也就是乙肝表面抗体20多,就可以抵抗乙肝病毒的感染。一般在临床上乙肝疫苗接种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人群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如果低于10mIU/ml,建议加强注射乙肝疫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