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样腺癌是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约占病理类型的80%到90%。按腺癌分化程度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大多数为五十岁以上的妇女,主要表现为绝经后出现阴道出血,或者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或浆液性分泌物。对于绝经后再次出现阴道出血或绝经过渡期出现月经紊乱的女性,均应该首先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首选手术治疗,根据有无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采取手术、放射、药物等综合治疗。
外阴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外阴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现在年轻女性的发病率也有升高的趋势。 外阴鳞腺癌的主要症状为长时间持续久治不愈的外阴瘙痒和外阴各种不同形态的肿物,如结节状、菜花状、溃疡状。肿物可生长在外阴任何部位,但大多数发生于大阴唇。 外阴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依靠活体组织检查。对于外阴的赘生物、溃疡和可疑病灶都应该尽早活组织病理检查。 外阴鳞状细胞癌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式。晚期的肿瘤不再适合手术,可以选择放疗对症和支持治疗。
乳腺增生与子宫肌瘤的发病均与女性性激素相关。女性乳腺增生突出的表现为乳房胀痛和肿块,具有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往往在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体检发现一侧或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乳腺增生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可用中药或中成药调理,包括疏肝理气,调和,冲任及调整卵巢功能。另外情绪因素对乳腺增生的症状也有一定的影响,平时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缓解症状。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良性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为月经改变,可表现为月经量多或持续时间长。无症状的子宫肌瘤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定期三到六个月复查。对于症状明显或肌瘤较大或疑有肉瘤样变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以采取肌瘤剥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
前庭大腺炎是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引起的炎症,在性交,分娩等污染外阴时容易发生,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肠球菌等。 炎症多为一侧,初起时局部肿胀、疼痛、灼热感、行走不便。检查可见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患侧前庭大腺开口处有时可见白色小点,当脓肿形成时疼痛加剧,脓肿直径可达3到6厘米,局部触及波动感。 前庭大腺急性炎症发作时,需要卧床休息,局部保持清洁,根据病原体选择口服或肌内注射抗生素,也可以选用清热解毒中药局部热敷或坐浴,脓肿形成后需行切开引流及造口术,并放置引流条。
前庭大腺炎,以育龄期妇女多见,幼女及绝经后期的妇女比较少见,是由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肠球菌等侵入前庭大腺引起的炎症。 前庭大腺炎在性交、分娩等情况污染外阴部时容易发生。当急性炎症发作时,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外阴部局部清洁。 可以在前庭大腺囊肿开口处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确定病原体后,根据病原体选用适合的口服或肌内注射用的抗生素。 另外,前庭大腺炎也可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局部热敷或坐浴。当前庭大腺脓肿形成后,需要及时切开引流或进行造口术,并放置引流条。
宫颈糜烂和尖锐湿疣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其中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通过性交传播,而宫颈糜烂并不传染。 宫颈糜烂只是指子宫颈的外观呈糜烂样改变,可以为生理性变化,也可以为病理性变化。生理性的宫颈糜烂样改变,是子宫颈的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不需要治疗。合并感染合并感染出现白带增多或接触性出血需要进一步治疗。治疗前需要做tct及HPV检测,以除外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 尖锐湿疣是低危型HPV感染引起的生殖道疣状增生,病灶多发生在性交易受损部位,呈鸡冠状、菜花状或桑葚状。具有传染性,治疗主要采取局部物理治疗和手术切除。
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者有明显病变而又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患宫外孕时,应该尽量行保留输卵管的保守手术。 根据受精卵着床部位及输卵管病变情况选择术式,如果为伞部妊娠可行挤压,将妊娠产物挤出;壶腹部妊娠行输卵管切开术,取出胚胎再缝合;峡部妊娠,行病变节段切除及断端吻合。 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手术后,可以保留患侧的输卵管,使患者有再次自然受孕的可能。但术后残余滋养细胞有可能继续生长,再次发生出血,引起腹痛,所以术后应该密切监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
胎停又称为胚胎停育,多发生在妊娠12周前,遗传及染色体异常是胚胎停育最常见的原因。超声下发现胎囊发育不良或观察1到2周,胎囊无明显发育,或者从有胎心到无胎心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反应消失、阴道出血或腹痛。 死胎是指妊娠2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胎盘因素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因素如胎儿严重畸形,孕妇合并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是引起死胎常见的原因。主要症状为孕妇自觉胎动停止、子宫停止生长、检查时听不到胎心音,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不符合,B超检查发现胎儿无心跳可以确诊死胎。 发生胚胎停育或死胎均应尽快行人工流产或引产,并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
孕妇在怀孕六周左右会出现恶心,呕吐,畏寒,头晕,流涎,乏力,嗜睡等症状,称为早孕反应,大多在停经12周左右,症状消失。 极少数孕妇会出现严重持续的恶心呕吐,并引起脱水酸中毒,称为妊娠剧吐。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的症状随妊娠进展逐渐加重,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呕吐,不能进食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酸中毒,极为严重者可以出现嗜睡、意识模、孕妇体重下降,下降幅度甚至超过发病前的5%,出现明显消瘦、极度疲乏、眼球凹陷、尿量减少等症状。 出现妊娠剧吐需要及时住院治疗,包括补静脉补液、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生素、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合理使用药物防止并发症等。
胎动是胎儿在母体中的躯体活动,一般孕妇在怀孕后从18到20周开始,可以自觉到胎儿胎动,刚开始时胎动的感觉是比较轻微的,随着胎儿发育逐渐增大,孕周增加,胎动的幅度逐渐加大,孕妇的感觉也会越来越明显。一般在32到34周达高峰。 孕妇在怀孕28周以后,自己计数胎动是了解胎儿宫内情况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正常情况下,胎动不少于3-5次/每小时、30次/12小时。 如果12小时内胎动次数少于30次或过于频繁,说明胎动异常,不排除有胎儿宫内缺氧、窘迫的可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