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便血的话,首先需要找到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一般来说,如果是鲜红色出血,可能是肛裂、痔疮,或者直肠病变引起,可以到肛肠科做肛门指检,或者直肠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如果是出血颜色较深,应该是肠道问题了,比如溃疡、息肉或者肠癌伴出血,需要消化内科做肠镜检查,然后针对性治疗。 至于吃什么水果好得快,大部分出血可能与痔疮,或者肛裂等有关,可能与平时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关,比如过食辛辣油腻刺激食物,所以可以适当进食偏凉性的水果,比如火龙果、梨子、西瓜、柚子之类都可以,避免热性的水果,像橘子之类。
便血不痛这种情况可见于肛周疾病、肠道疾病等等。肛周疾病,比如痔疮、肛瘘之类,都可能会出现无痛性便血现象。这种情况出血颜色应该是鲜红色,量可多可少,需要到肛肠科进一步诊治。 肠道病变也会出现无痛性便血,比如肠道的息肉、肠癌等等,需要做肠镜检查,都是能够明确诊断。另外,许多高龄患者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等等,会出现无痛性的消化道出血现象,需要引起注意。
便血伴有腹痛,最常见的应该是肠道病变,所以必须上消化内科进一步是诊治。常见的疾病,比如说感染性的和非感染性的,感染性的,包括细菌性痢疾或者肠结核等等,都可能会出现腹痛、便血现象。另外,炎症性肠病,比如说溃疡性结肠炎或者是克隆氏病等等,都有可能会出现脓血便、腹痛等现象。 另外,肠道的息肉、缺血性肠炎、憩室炎甚至肠癌等等,都可能会出现腹痛,伴有便血现象。这些情况可以通过肠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得到明确的诊断,然后针对性的治疗。
一般考虑是左半结肠问题,比如,降结肠、乙状结肠溃疡、息肉、或者肿瘤伴出血等,这种情况首先建议肠镜检查,一般可以明确具体的出血位置,明确诊断,然后可以针对性治疗。 同时,由于老龄化日益明显,服用非甾体类等药物人群增多,往往会导致消化道出血现象,所以,消化道出血患者,尤其是高龄,有基础疾病的,需要排除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可能。
出现暗红色血便,通常提示乙状结肠或者是降结肠,以及部分横结肠病变导致的出血。 首先需要做相关检查,首选是结肠镜检查,基本可以明确出血的病因,比如溃疡、糜烂、憩室、息肉、血管畸形甚至肠道肿瘤等等。只有确定了具体的病因以后,明确诊断,才可以针对性的治疗。部分的直肠病变,比如说直肠息肉或者直肠癌伴出血,血液可以逆流进入乙状结肠等等,时间较长以后也会导致暗红色的血便,需要注意排除。
大便细少、粘、肚子胀气,如果是反复出现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排除肠道病变可能,比如说结肠的溃疡、息肉甚至肠癌等等,可以到消化内科进行肠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针对性处理。 如果没有异常,可能饮食结构,比如说过分油腻、辛辣刺激食物。或者肠道菌群失调、肠功能紊乱等等,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起居习惯,清淡易消化为主,尽量避免生冷、油腻,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药物方面,可以适当服用益生菌类或者是胃肠动力药物。
大便细短,烂不成形,早晨起每天拉两次,这种情况首先可以查大便常规、大便培养、肠镜等,根据检查结果可以针对性的治疗。 如果排除了肠道相关器质性疾病,很可能是肠功能的问题了,比如说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等。这种情况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尽量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同时,调整心态也很重要,可以适当服用益生菌的药物,调节肠道菌群,可能会有改善。如果迁延不愈的,可以适当服用调节脾胃的中成药。
这种情况首先考虑是肠道问题,包括肠道功能紊乱,或者是肠道器质性疾病等等。如果长时间反复发作的话,首先建议做肠镜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比如说炎症,溃疡甚至肿瘤等等,然后考虑是功能性胃肠病可能,比如肠易激综合征等。 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服用调节胃肠功能药物,比如奥替溴铵或者匹维溴铵等。另外,益生菌类药物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从而改善大便情况,也有帮助。同时,也需要排除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造成的,比如说长期酗酒等等。
便通胶囊属于刺激性泻剂,主要是刺激肠黏膜分泌以及肠道的蠕动,能够加速排便,而改善便秘现象。一般认为泻剂类药物,主张短期内服用,不主张长期使用。 长期服用是会引起结肠黑变病,与肠道息肉、肿瘤的发生可能有关系。其次,过分的刺激肠道,很容易会产生依赖现象,从而加重便秘。过分的导泻,也会引起水电解质失调,以及肠道菌群的紊乱,会加重便秘现象。
便溏意思是指大便稀薄不成形,与腹泻有区别。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也就是消化吸收,出现便溏这一症状多见于中焦气虚的病人,所以当身体出现便溏症状时,多会同时出现饮食减少、食欲不佳、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中气不足表现。 西医认为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或者是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当然也需要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可能,通常需要做肠镜等检查。排除相关疾病以后,可以针对性的治疗,比如调节肠道菌群,调整胃肠功能或者中医中药治疗。